小說和藝術良心

木知力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19日訊】真正美好的閱讀是來自心靈的洗禮,在物質時代,關於心靈的閱讀已經成為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更多的人放棄了對內心的美好世界的追求而進入了一個完全被世俗的物質充斥的世界。小說在這個時代是不合時宜的,那麼小說又為什麼存在?小說家依靠寫作的微薄收入養家糊口,文學成為了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不是一種抒情方式。讀者對文學的期盼乃是對抒情的期盼,在濫情的時代,連作家都失去了抒情的操守,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看小說?

這麼說,我感到很難過,因為我也是一個寫作者。相比較詩歌散文來說,小說還有相當的市場,這與它本身所具有的蠱惑性有關,而和這些小說的藝術水準無關。小說的問題出在小說家身上,雖然無數的小說家在面對記者和鏡頭的時候說:“我是多麼的熱愛小說,我為我的人民寫作!”但是實際上這樣的寫作者很少。小說家們總是喜歡把文學的冷遇歸結於讀者,認為是讀者放棄了文學,放棄了小說,認為是市場經濟的大潮讓人們失去了閱讀的興趣,但是實際上是寫作者不負責任的文字讓讀者無法獲得閱讀的快感。在小說家們失去了抒情的能力後,讀者也就失去了感動的源泉,而寫作本應該是指向內心的。現在,當我面對無數雜誌上汗牛充棟的虛偽的文字時,我無話可說。

我還記得在我剛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一位老作家看了我的小說之後說:“做一個作家要有良心,不僅是做人的良心,還要有藝術良心。你要想想你寫的東西,如果發表了是有讀者要看的,讀者看的時候是花了錢的,如果你不能讓他得到一點什麼,那麼你就是欺騙了他,你的東西就是‘劣質產品──假冒偽劣’。”我想這些話不僅是對我有用,對很多的小說家也同樣應該有用的。

訓練有素的小說家和批評家如果有機會看見這篇文章他們會說,“這個毛頭小伙子不知道深淺”或者“呵呵”的曖昧地笑笑,一切盡在不言中。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寧願是一個現代社會的堂吉訶德,因為我至少還沒有欺騙內心,還保留了寫作的真誠。長期以來我一直有一個很偏激的想法:一個寫作者只有在寫作的初級階段才是真誠的,才會追求藝術與形式的完美,而一旦成名之後,大部分垃圾作品都可以打上“名家製造”的標籤,雖然他們也是大多數精品的製造者,因為未名作者發表作品太難,想製造精品和垃圾都不太容易。對於這樣的小說家,要求他們有抒情操守,實在是有一點強人所難的味道。

我們為什麼沒有力量,我們為什麼失去了感動的能力?想要找一個唯一的確定的答案實在是太難。

【明心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月5日訊】(中央社台北五日電)中國大陸農產品品質不佳,再加上不法商人使用化學品進行加工處理,使得大陸農產品更令人望而生畏。最近湖北省荊州市查獲的硫磺毒筍,會導致食用者胃腸穿孔,令人觸目驚心。香港東方日報報導,荊州市一些昧著良心的竹筍作坊,竟用硫磺燒鹼及雙氧水製作保鮮白筍,這些化工白筍含的有毒物質超過標準高達五十多倍,吃了會胃腸穿孔。
  • 憲法中“堅持中囯共產黨的領導”的硬性規定,其實質就是把非共產黨的12億2千萬餘人置於共產黨的絕對權力之下。共產黨曾經任意處置農民的土地和資本家的物業,現在任意處置國有資産,曾經用毀滅的手段處置未持不同政見的“地主,富農”,曾經用毀滅的手段處置持不同政見的“反、壞、右”,並且導致數千萬民衆非正常死亡,現在仍然隨意處置楊建利方覺劉荻等良心犯,因此,我有理由斷定,共產黨與這些它所任意處置過的人們之間處於戰爭狀態。
  • 在秤杆上嵌这16颗星时,其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心地纯洁,不能昧着良心(黑心)。倘若短斤少两,少1两叫“损福”,少2两叫“伤禄”,少3两叫“折寿”。由此可见古人在发明秤时所费的苦心。这些秤星时时刻刻在告诫生意人:务必买卖公平,切莫短斤少两,否则等于是在伤害自己。
  • 程寶龍在建筑行業當了20多年的包工頭。因為他下面的小包工頭程光明不辭而別,沒拿到工錢的民工天天在背后罵他“黑良心”。程寶龍一臉委屈開始倒苦水。
  • 香港市民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的大規模示威遊行振奮全球華人心,說明在中共統治和洗腦之下,香港人良心未泯。為什麼香港有這樣多人出來抗爭?全球的華人又如何出來聲援,大紀元新聞網和新唐人電視有詳盡的報道。
  • 以“群體滅絕罪”控告江澤民一案,与當年以“六四屠殺罪”控告李鵬一案有同樣的意義,其目的不在于最終是否能將兩位被告送上法庭,而在于這是良心的審判。由于在中國大陸,歷史被政治謊言深深地掩蓋住,現實又被精心策划的宣傳弄得面目全非,這种良心的審判更顯得尤其必要。

  • 人生有限,大道無限。天不變,道亦不變。人生如潮水,時漲時落,聲名本是虛幻,富貴難得百年。只有那份沉重的良心,那與天道同在的良心,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線,它托住了我們,使我們免於徹底的沉淪。
  • 張藝謀的故事,是一個本來有可能走向傑出的藝術家,墮入庸俗的故事。他的宿命來自於他那一代人成長的悲哀。從文革混沌到鄧小平貓論治國,支配著中國社會的只是權力和金錢,沒有幾個人講良心和道義。因此,張藝謀所代表的至少一代人的藝術的工具化,迴避和缺乏深度與內涵,輕易地被權貴所利用,也就順理成章。
  • 測謊儀的發現,應該來源於人的良心發現,或者說是發現良心。因為人在說謊時,他的良心會痛苦,而這種痛苦以物質的形式表現在測謊儀上。人們由此而推斷誰在說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