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浪子:【我的寫作略述】

邊城浪子
【字號】    
   標籤: tags:

前些時候在好友熱心引介下,我加入一個非常不錯的文學讀書會(網路讀書會),上次交流中有文友提議–『希望大家能將自己創作的心路歷程寫出來,以供相互學習、激盪彼此的創意,另一方面也能讓更多渴望嘗試文字創作,但仍停留於觀望中而未積極投入者,藉由這樣的分享來促進他們寫作的動力……』

浪子聞言歡聲讚嘆,君之所言正合我意。以下就我慣用觸動靈感的方式向大家報告,若有粗略不全之處還望諸文友(讀者)不吝指正。

(一)
研讀古詩詞以吸收古典文學豐富的養分,浪子非常喜歡唐代詩聖杜甫的觀點:「讀書破萬巻,下筆如有神。」而個人對「破」字的體會,則在於能突破文字的設限,連結創作者的思緒,直接與之進行心靈深層的交談。

另則宋代大儒朱熹作品【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彩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也引發了我的共鳴,因有源頭活水(多方位閱讀與學習)的灌注,自能心思活躍開創體會新格局。

而在古典文學中影響我最深的當屬「陶淵明的作品」,因為淵明大師的詩詞每能觸動心性的溫馨、柔和與寬厚,適巧引導了浪子平淡的樸實風格,是我創作上不可或缺的靈感寶庫。

(二)
隨身攜帶紙筆以便即時捕捉靈光一閃時的體悟(閒暇之餘我會隨筆遊走,放任筆觸在紙張上天馬行空,再將這些文字稿收放起來,等待有一天心思妥當時,或能由其中彙編符合自己意趣的文章。)有一好友亦提供不錯的方法,身上放著小型錄音設備,每當靈感浮現時就直接口述錄音。

(三)
我的作品大多以詩的格式呈現,所以對音韻節奏的協調性會比較用心推敲。曾經觀察並分析時下文學的三大分類「小說、散文、新詩」,發現其中小說的市場最活躍、其次散文,而新詩則是敬陪末座(純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有位熱心的文友曾詢問浪子,可否在散文方面多寫一些作品?這讓我想起自己三十歲之前,習慣用日記與生活交談,那樣的格式近於散文寫作,我或可由這方面出發吧!

(四)
在長期觀察自己的創作風格後,發現我個人有一種趨近互動性的寫作形式,目前在大紀元發表的文章半數以上,就是憑藉著與朋友們即時互動,所觸發的靈感(也許是牽動了潛意識中所蘊藏的情感)抒寫而成。
有詩為證 :
**********
俳句習作集–【即時互動】
http://epochtimes.com/b5/6/3/2/n1237082.htm

天涯若比鄰
網際傳訊無隔離
思維互珍惜

浪子 2006.02.18

【後記】
網際空間的即時互動,對浪子的文思助益頗大。我喜歡用輕鬆的心情與文友們,以「線上聊天室」或「即時通」軟體為平台,進行更直接的手談來鋪設思維的走向,藉而觸發彼此的靈感,期能在自自然然的情境下成就各自的文章。
*********

(五)
說到寫作的腸枯思竭現象,我當下也正面臨這樣的處境。換個角度來省思,這不正是提醒自己該暫停腳步並思索寫作方向,與再加強多方面涉獵的訊息嗎?

希望有機會能夠再深入的交流分享,因我目前適逢—「腸枯思竭休耕期(山窮水盡疑無路),活水源頭暫藏匿,還讀我書覓新機,水落石出特有趣(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特別期待已跨越創作甁頸,向更高的體會邁進的文友(讀者)們,也能不吝於分享您們的心得與指正。

浪子 2006.06.02

( 邊城個人網站網址 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s/l/i/linfuman/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