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偶戏馆盛妆西进

自由时报记者王凌莉台北报导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7日讯】大稻埕偶戏馆将前往荷兰、西班牙访问,参加四月中在荷兰荷恩市立博物馆举办“台湾与亚太偶戏展”暨《Marco Polo马克‧波罗》布袋戏展。大稻埕偶戏馆准备了两百多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偶戏文物,其中多数是来自于台湾、中国、印度、越南、印尼等地,戏偶类型则包括皮影戏偶、杖头傀儡和布袋戏偶等,除了静态展示,现场民众可以透过纸偶、手动木偶等DIY操偶过程,体验虚拟的表演。而动态活动则包含两场的偶戏互动座谈与台湾传统布袋戏雕刻、身段示范。

 偶戏馆此次还安排代表作《Marco Polo马克‧波罗》在荷恩市立剧院和邻近的西班牙各演出三场,此作结合台湾传统布袋戏和意大利喜剧的演出特色,中国南音和意大利歌剧演唱也将穿插其中,剧中特别请来歌仔戏演员邱秋惠担纲女性角色所有口白部分,并现场演唱。此外,剧里也设计了陈锡煌师傅与爱徒吴荣昌在盾牌、双打、跳窗、小旦出浴梳头等方面的精彩身段功夫。《MarcoPolo马克‧波罗》将分别在荷兰东方教堂和西班牙造型独特的高第建筑内登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继上周华视推出“四大名捕”之后,多出电视八点档新戏本周加入战局,包括台视“少年史艳文”、东森综合台“乱世英雄|霍元甲”及三立都会台“清宫秘史|大玉儿”,有趣的是,这些戏剧都是以武侠或历史人物为主角。台视八点档新戏“少年史艳文”四日上档,改编自经典布袋戏故事“云州大儒侠”,吃重的“史艳文”一角由来自香港、演过电影“全职杀手”的帅哥骆力炜担纲。
  • 为了让美国人士更了解台湾文化,旧金山总图书馆和中华民国驻旧金山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首次合作,推出“台湾风情画”电影展活动,将于三月二十九日及四月五日两个周末,播出一系列介绍有关台湾社会、文化及风土的纪录片及剧情片。“台湾风情画”电影展播出的第一部影片,是由“搭错车”导演虞堪平所执导的“掌中舞春秋--台湾布袋戏”纪录片。本片以电影手法拍摄剪辑,曾获二○○一年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国际电影与录影带展”佳作奖。
  • 中华邮政总局今天首度下乡,在西螺大桥举行地方戏曲邮票|掌中风云发行典礼,一套四式的邮票细说布袋戏文化由野台戏、电视、剧场到电影的历程,非常具有纪念价直,造成抢购风潮,一百零三岁的国宝级布袋戏人瑞黄海岱与会,见证布袋戏与大桥通车历史,受到热烈欢迎。
  • 一说起端午节的民俗,你的脑海中想到什么呢?应该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说粽子起源于纪念、奠祭战国时代楚国的爱国大夫屈原,可是真是这样吗?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就从“粽”的文字内涵与相关文化民俗来探寻追索吧。
  • 黄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节。除了大家普遍关注的粽子口味,古来还有更被关心的要点,那是什么呢?古人重视养生,协和阴阳,在端午节也不例外。有什么具体作法表现在民俗中呢?
  • 过去重门深锁的上水乡应龙廖公家塾(又名显承堂),有186年的历史,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举行竣工开光礼仪暨例行春祭,首度开放予公众参观。未来祠堂都会定期开放,公众终于有机会一窥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传裔孙、显承堂修葺委员会主席廖崇兴接受本报专访,讲述家族百年往事。原来,在显承堂诞生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廖氏族人为早逝才子圆梦的感人故事。
  • 竹枝词谱写的秋歌多采多姿,词情贴近人心,直写人生,抒发心情,描绘人生风尘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忆,或许得到慰藉,得到净化升华!
  • 元宵花灯诗情画意,人间与天上相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般殊胜出尘的元宵花灯的节俗,起于何时呢?在中华文化中象征什么精神内涵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