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死了

【字号】    
   标签: tags:

“搞什么飞机”
第一人听到这句话从老爸的嘴里吐出时,我有些“瞎子摸象”-搞不懂啦!

其实,我没有搞过飞机呀!即使有,也顶多弄坏一、二台小飞机而已,老爸犯不着青筋暴露的吼我嘛!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他已受不了,我拔光他种的树,拆开他钟爱的钟,猛敲他的传真机。

他严厉警告我,再不乖就要把我丢到深山去。我虽然没去过深山,但猜得出来,那一定是个比“大魔域”还要恐怖的地方。

我不乖吗?我打从心底不服!因为……因为我在追求“真理”呀!

我拔光老爸的树,是因为我想证明,树的底下是不是藏有“忍者龟”:它每天吐气让小树长高了,最后实验证明,我的假设错了。

拆开老钟,则是我假设钟里面,躲着“外星宝宝”,他们趁我不注意时,偷偷的拨动秒针、分针及时针。最后我也没有找到他们的踪迹,但对我而言,那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至少我又多做了一项研究。

猛敲他的传真机,更是有原因了。我想明白能不能透过这部机器和“恐龙”沟通,于是我按了每个键,并且用客厅里的大榔头敲它,结果嘛!爸爸花八百元的修理费。

我承认自己犯了错,但话又说回来,哪有小孩不犯错的?宇宙这么大,知识那么多,信条又如此复杂,我哪有可能全部弄懂?所以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尝试了。

神农氏也是用这种方式发明“药经”啊!

心理学家说,我这种方法叫“尝试错误”,跟变形虫一样低等,但却是“创意之源”。

除了我喜欢拿家里的东西“追根究底”,令老爸大伤脑筋之外,我的突发奇想更令老爸受不了。

有一次我问他火山为什么会爆发?他居然告诉我说,是因为地震,或地壳滑动,将火山内部的熔岩挤压造成的。

这样的说法怎能取信?我这个高智商的人,马上纠正他说:“不对!因为火山底下藏有一只喷火恐龙,只要它不高兴就会喷火,造成火山爆发。”

结果落得老爸骂我“神经病”。
你们评评理,我的想法是不是很有创意。

还有一次,我问他蜈蚣有多少脚?他说有的十五对,有的二十二对,有的三十五对。那么为什么有人称蜈蚣叫“百足”呢?

于是我告诉老爸:“你又错了,蜈蚣有五十对脚,它和机器战神一样,不用的时候,可以把脚收起来藏好,只有碰到敌人或捕食时,才会伸出,这叫‘用在刀口上’。爸爸一定看到休息中的蜈蚣,脚才会那么少。”

我本以为老爸会给我的智商极高的评价,没想到他还是说:“捡角啰!(就是完蛋、无药可救的意思。)这个孩子再这么下去,不捡垃圾才是奇迹咧!”

也许我不该说他“狗眼”看人低,这么说不仅不尊重,而且还间接告诉普天下的人我是:“狗女儿。”

但凭良心说,我爸真的“很没情调”。

如果他读过一些育儿的书,就会明白,我的奇思妙想都是“创意”,这时候他应该反问我:“小如,你说说看,钟里面的外星宝宝哪来的?”或是说:“喷火恐龙还会做什么事啊?”
我保证自己可以说出三百五十六个精彩的故事给老爸听!

不过先决条件是:不能说我“发癫”。

你说飞机是谁发明的?请不要告诉我是“莱特兄弟”,我心目中真正的答应是:“曾胡思乱想的‘头壳’-也就是创意。”

可惜呀!我才三岁多,我的创意已经被“狗”吃掉一半了。

摘自:游干桂所着《宝贝在说话》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翠的爸妈快要离婚了!前天小翠告诉我这个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最恐怖的消息。我问她:“为什么会变这样呢?”她说她自己也不清楚,但猜得出来,一定跟她弄坏那只刚买回来的大恐龙有关;再不然就是她偷捏弟弟两下,所引来的后遗症;或者她太顽皮,使得爸妈不得不分开。

  •   倘若上帝愿意安排一个不睡觉的狂欢活动,我家的杰敏一定会第一个报名。哎!
    你可能不敢相信,杰敏还经常问我:“人为什么要睡觉?”言下之意是“不睡觉
    的感觉真好”。
  •  落地声马上惊动在客厅看电视的爸爸,他用“米开朗基罗”跳跃空翻的动作,一跃而上,停在我的面前。我清楚的感受到,从他眼中烧冲出的热度,直射我的心扉。他怒吼着、咆哮着、撕裂的声音,让我吓得打起寒颤。
  • 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已有十三、四年(至一九九五年),真的有很多话想跟父母们敞开心扉的谈谈。忙碌的现代社会,让我窥探到了许许多多的杰出角色,他们偷取家庭时间去换取自己的功成名就,他们的心随着公司的企划案四处流浪,孩子的心也在这一刻随着父母的漠不关心而四处飘摇。
  •  每次听到“小丑”这首歌,就想及我那七岁的儿子,他啊!其实什么都好,就
    是喜欢扮演“小丑”。在家里老爱打姊姊、学蜡笔小新掀她的裙子,或做出各种“款
    式”的鬼脸。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绍了性别认同教育引起的争论和家长们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护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博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 上篇我们讲了2个故事,2个孩子的父亲都因为“安全学校联盟计划”中所谓的“性别认同”而将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别认同”是什么?专家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