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叔叔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如果你问十个小朋友:“怕不怕牙医?”起码会有九个告诉你:“怕!”那一个不怕的,很可能在说谎。

也许你会问我:“难道不怕牙医?”偷偷告诉你,我比谁都怕,而且怕得浑身发抖,因为牙医那儿有很多“白衣魔鬼”与“整人专家”。

说他们是整人专家其实是有凭有据的,单单看他们医院里的“武器”,你就知道他们有多么可怕,每一种电钻,都足以令人暂时停止呼吸。

年幼时代的我,曾经因为糖果吃太多,又不爱刷牙,弄得满口蛀牙,不得不找牙医“修理”牙齿,也就因为有这一次经验,害我对牙医的印象恶劣极了。

“恶魔岛”电影里那个大魔头,你看过吧!治疗我的牙医叔叔,就跟他长得差不多,他不怎么爱笑,喜欢说张口、漱口、酸不酸、别动、等一下就好等毫无营养的话。他甚至恐吓我说:“再不刷牙,细菌爷爷就会带把大锄头,把你的牙齿敲得精光。”

看他手拿电钻的模样,我怀疑细菌爷爷就是他!

说实在话,我比小咪还是好多了,据她自己表示,只要一看到牙医叔叔,她就会在地上打滚、哭号、狂叫、嘶吼,一直到她爸妈投降为止。

为什么会有蛀牙呢?妈妈说,牙齿中有一种专门吃牙缝垃圾的细菌,只要小孩子不爱刷牙,细菌爷爷就会跑出来,大闹一番。细菌多半不知节制,它一吃上瘾,往往连牙齿一起吃,一天两天,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两年,它就把牙齿蛀出一个洞了。

当这个洞被细菌蛀得很深,碰到神经时,就会很痛、很痛。

所以,妈妈告诉我,想要不去看牙医,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常“刷牙”。妈妈的建议,我马上记住了,因为……因为我真的不想再去看那个“恶魔岛”牙医。

我的第二次“整牙”计划在今年发生,当时我又有一颗蛀牙。

这一次我仍然非常害怕,但妈妈却反而比以前镇静多了。她在我预约治疗的前三个小时,告诉我一则故事:“住在乡下的爷爷,喜欢在庭院的角落种植菜瓜,他每天为它们施肥、除草,甚至唱歌给它们听,可惜临到生产季节的时候,却迟迟不见有果实生出来,后来他才发现,原来菜瓜上有一种‘菜瓜虫’,专吃新鲜、幼嫩的‘菜瓜花’,于是爷爷开始懂得除虫,没多久菜瓜就长出来了。”

后来我问妈妈,如果爷爷不除虫,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她说,菜瓜会被吃光光。

她说牙齿也是如此,如果不让牙医叔叔把躲在蛀牙中的细菌爷爷拔掉的话,我的牙齿可能有一天也会被吃光光。

爷爷的牙齿好像就是这样掉光的哩!

下次回宜兰时,我一定要好好的问爷爷,看看他那一口掉光的牙齿,是不是被细菌吃掉的。
昨天我做了个恶梦,梦里的情节,很像电影“与狼共舞”的情节,只不过我的梦变成了“与蛀牙共舞”罢了。太可怕了!一只只张牙舞爪的细菌,一块块、一寸寸的吃下我的牙齿,然后……

我不想没牙齿,真的!

从今天开始,我决定好好刷牙;并且带着我的“新”蛀牙,去找牙医叔叔,即使那个医生有点像“恶魔岛”的主人。

摘自:游干桂所着《宝贝在说话》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绍了性别认同教育引起的争论和家长们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护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博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 上篇我们讲了2个故事,2个孩子的父亲都因为“安全学校联盟计划”中所谓的“性别认同”而将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别认同”是什么?专家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编入公立学校学龄前教育课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无偏见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对幼教教师灌输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观念。而当幼儿园对儿童灌输这些观念时,却不需要得到家长的许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关系攻击,是通过解除友谊、排挤和其它形式的社交排斥进行的威胁。父母们常常惊讶地发现,关系攻击可能会出现在三岁孩子的身上。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被朋友推开的经历可能完全令人费解,并在日托或幼儿园引发焦虑。
  • 这个故事是为了帮助一群8岁孩子,希望他们能再度相信这个世界的奇迹和美丽—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前,他们很难摆脱在网路上看到、令人不安的恐怖图像。图像加上难以摆脱的深刻感受,让孩子们吓得睡不着—他们尖叫、流泪,也恐惧独处。
  • 这是忍受多年悲伤和失去后,得以成长的故事。故事历程和隐喻,对许多艰难情况和不同的年龄层来说,都有所帮助。
  • 《筑巢的鸟儿》 适合年龄:儿童。 应对状况:被迫离开家园。
  • 这是适合大孩子、青少年和成人的故事,目的是为了在2011年日本沿岸遭受海啸袭击后,为人们带来希望并协助加强复原能力。这篇故事也收录在东京书籍株式会社出版的《儿童心灵成长故事》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