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随笔
赤坎豆腐角
豆腐角的味道扑面而来。那香味又清新又浓烈,有五谷的真味,有肉与鱼的鲜味,有油香的美味,有醉人的辣味,有芫茜调料的香味,伴着米酒的珍纯麹味,摧人陶醉,让人狂难自控。刚才寒气逼人痴痴呆呆,现在香味诱人疯癫轻狂。
自然最纯 童心最美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她养育我们的身躯,当思及如何让大自然永保青山绿水,就是靠友善种植开启对世界友善的滋长,当我们对大自然有了尊重,对人的防范与距离便在无形中消除了。童心最美,良善相随,美好假日确实令人回味!
表扬不等于尊重
文中的例子放在中国国内单位里,一定会获得表扬,是因为符合了领导以完成任务为中心的理念,那是领导希望其他员工效仿的。但是那位领导会不会也鼓励自己的子女冒险去完成任务呢?不会。所以这是双重标准,尊重至少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优昙婆罗花开随想
“优昙婆罗花”是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婆罗奇花花茎细如发丝、蚕丝,色如玉,白如雪,花形如钟,周围散淡的光晕,有的散发出淡淡清香。
哈缇婕在社区外的橄榄树下养鸡和鸭,她总是问我如果需要,她可以帮我宰杀处理,但我每天看着鸡群自由自在快乐地优游于山上,怎么也狠不下心,开不了口。
我的家实际上是位于爱琴海一个海湾边的“夏屋”,邻居们大都是来自都市但厌倦都市的退休人士,他们一心想要追求自然宁静的乡居生活,因此才来到海边或山上购屋久居。
如果想上喀日山国家公园(Kazdağı Milli Parkı)一游,那下榻于奥特欧陆克最是方便。七、八月夏日旺季时,这里的旅行社备有各种套装行程,选择性多又经济。
热情的土耳其朋友,是我在当地的家人。情同姊妹的邻居哈缇婕,陪我上山采野菇、野花和野生茶;昵称“老石头”的喇铬溥是建筑师兼考古学家,带我溜进古迹看彩排,独享星空下两千年古剧场的音乐盛宴……
我爱中华
善良作为中国人的本性千秋万代和太阳共同升起,有了真诚和善良,中华儿女从此幸福美满。
妈妈的呼唤
“吃饭了!”是她对生活淡定且坚定的信念,平凡中的坚强。
单身女子的惬意生活
单身女子,有夜陪伴,有茶陪伴,有路灯陪伴,有狗陪伴,快乐满足。
它好像早已认识我一样,跳到我怀里要我抱它,我也仿佛对它似曾相识般,对它特别疼爱,莫非我们在哪一世曾见过面?今生注定再相逢?
目送
回想这人生难忘的告别,就像看着小鸟飞上青天。虽远去,但映入眼眸的身影永不消失。
眼光
如果你能看见自己眼睛里面,你会发现眼底深处有个美丽的地方,或许是一望无际的海洋,或许是广阔无边的草原,或许是开满缤纷花朵的庄园,或许是树木参天的森林⋯⋯ 那是一个你不曾知道、也不曾到过的地方。那是你不曾用心去注意的地方。只要用心看到眼...
希望全家人能够常常聚在一起,沙发可以成为凝聚家人的温馨磁场。
清晨,国光号停在敦化南路上红绿灯号志前,突然想起曾有一家爱尔兰酒馆,就在这条林荫大道旁。这家酒馆已迁移很久了,我甚至不知它是否还继续存在,几年后,它隔壁的一家老牌牛排馆也迁走了。我有些怀念。这种怀念是意识到自己原来在这条路上往返流动得这么久。然而,我更怀念的是那家酒馆。
老侨达城讲古--习画记趣
其实画与文字在中国古籍中是息息相通的,“清明上河图”中,以图为文所寓含的故事数以百计。而唐宋诗词中,几乎每一首都可以在我脑海里绘出一幅图画来。
英伦随笔:我的绿色Polo  
五年前,我在剑桥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车,一辆1999年德国原产的绿色Polo!以车龄论,它那年已经11岁,一点也不年轻,或许因为里程数仅四万英里,它依旧马力充足、身手敏捷,相当忠诚可靠。几年间,它每天与我这个全职太太为伴,购物、接送孩子们上下学、出游……帮我运转着这个四口之家。我常常觉得它就是一个穿绿衣服的小男孩,和我的儿子一样,都是我的小男孩!
工作以后,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每天匆匆忙忙,几乎鲜有闲暇时光享受生活,连坐下来看场电影都是奢望。
堪培拉Cotter Campground野营生活散记
鸟啾啾,鸭鸣呷呷,暮然醒来,从帐篷顶端望去,一弯残月晨空,心立刻踏实下来,今天可以过一个没有手机电视,没有电灯游戏,没有仓促忙乱,没有思前想后,日落而息、日出而做的古人生活,何乐而不为?
淡蓝浅白,涛声和海鸥的鸣唱从海天之际传来。一叶扁舟荡漾于碧波中,海鸟翱翔盘旋,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心旷神怡……古琴曲《鸥鹭忘机》恬静空灵,如诗如画,意境隽永。
这些长凳和一般的公园长凳不同,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特制的。它较讲究,有扶手,在椅背上,或一旁的铜匾上,刻有逝者的名字,生年与卒年。墓碑予人森冷之感,带来天人永隔的哀伤,长凳是亲切的,那对扶手像伸开的臂膀,欢迎行人坐下来休息。
哈克的故事与台湾乡土情
中国朋友问我台湾怎么样,这让我想不出来要怎么介绍台湾。人们常用“人情味”浓厚去介绍台湾,但是,如果你没有体会过人情味,又怎么能了解什么是人情味呢?小时候听过追寻青鸟的故事,可能是手中握着“青鸟”吧,我一点儿都听不懂。
南加随笔:乡居随笔﹙一﹚
从马来西亚回北美后,我们搬进了城西的住处,景观与城南不同,一时竟有置身另一座城市的错觉。客厅和餐厅相连,两扇落地窗把窗外大片的树林变成了天然的壁画,随着日出日落,季节更迭,换上各种层次的绿、黄、灰、褐。树林茂密,遮蔽了对面人家,不闻其声,不见其面。这道自然的屏障让我仿佛隐居乡间,每日享受无边的宁静。
南加随笔:国情不同 美德不同
直接的沟通,能帮自己也帮对方省下不必要的时间精力,能让双方因为更了解彼此而知道该怎么互助互利。所以我现在常常自我学习,心里想的事情都要学会漂亮地讲出来。
半世纪之前,从台湾来美国的留学生在出国时,几乎人手一只大同电锅,这是因为我们的上一辈体谅后生小子,生怕我们不习惯洋餐,变得所谓“水土不服”,进而影响到课业。事实上,大部分留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就已习惯了热狗、炸鸡、汉堡之类的速食,只是台币换算成美金来使,大伙还是有点儿心疼,自炊是咱们最普遍的做法。没有多久,经验累积之下,每一只大同电锅,都被我们这些留学生们把其性能用到极致,在学生宿舍煮米饭之余,电锅还可以用来炖汤,只要有点儿耐心,在温度太高时会自动切断电源的电锅,也可以当炒锅用,炒一些简单的菜肴呢。
洛城随笔:端午
印象中,儿时的端午节,总是要挂香包、吃粽子,虽然不能亲自披挂上阵划龙舟,但总会在电视前加油呐喊,为所有的龙舟选手们打气助阵。这些似乎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不知从何时开始,过端午的气氛愈来愈淡薄,好像就是日历上的一个红色数字,一个休假日。
章阁:《罗马假日》美丽的瞬间
每个人在这个星球上都像是匆匆的过客,都会在时间的光河中留下美的瞬间。灿烂映衬的惊鸿一瞥,在驰骋的空间,也会留下美的永恒。
南加随笔:漫话珠山八友 (一)
在景德镇,收藏界无人不知“珠山八友”,但真正了解其人、其物的确不多。近期苏富比将王琦假瓷板画,拍卖了一千一百多万,还有人说“八友”由王步领军,成员有汪大沧、张志汤、方云峰……等,可谓贻笑大方。
到餐厅吃早餐时,遇到了赖希恩(Dr. Fahim Rahim)等医生。赖希恩医师常到尼泊尔登山及义诊,他请当地登山向导Gokul 为医疗团队安排行程,赖希恩医师知道我没有房间,就要我搬过去他们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