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紀(414)

下集-第五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笫一節:進入工廠(4)

走進三合院的門口,問清他住在進門左手那幢樓的四樓上面,找到他的住所,敲門卻一直沒人應。我懷疑他是不是在家,後悔當初來時該在辦公室通知一下他本人,也不至於空跑一趟。

緩緩地走下樓來,在二樓樓梯口碰到一位中年職工,向他詢問李友下班後回家沒有?對方答道李友是否回家他沒看見,但肯定他一家人都在,上午看見他的母親上樓,剛才他的大妹還來過。

於是我又折轉身從新去敲那閉著的門,仍沒有動靜,我又繼續敲下去,反覆三五次,那門手終於搖動了,門輕輕的開了一條不到一公分的細縫。

「你找誰?」那聲音是從那門逢中擠出來的,聽去是一個中年婦女的聲音。「我找李廠長,我是新來的,是李友的老同學,」我回答道。

心中已十分彆扭,怎麼明明屋裡有人,敲了這麼久的門才來答應?這種無禮的「神秘」使我頗有看法。門裡面有了響聲,好像是悄悄的對話,又過了一分鐘那門才慢慢打開了。「請進吧」,黑屋裡傳出的仍然是那女人的聲音。

我朝門洞裡望去,黑黑的什麼也看不清楚,我不安的剛舉步,「噢,請換拖鞋」那女人在洞裡發令道,我接過了遞過來的拖鞋換上,跨進了門,門從新在我的身後被關上。隨即,「啪」的一聲電燈打開了。

一間略微講究的客廳呈現在我眼前,抬頭望去,那兩邊的窗戶被厚厚的窗簾遮蓋得嚴嚴實實,心中正思考這位老同學,為何在大白天把自己關在寓所裡?

客廳裡正對大門的長沙發上坐著三個人,一位頭髮已經全白的老太太,緊靠著她身邊坐著一個約十五歲的男孩,旁邊還坐著一個大約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從年齡上判斷,眼前四個人沒有李友。

剛才開門發話的女人戴著金絲眼鏡,四十歲上下。此時,她很有禮貌的指著右側一個單人沙發說了聲「請坐」。

沒見李友,我心裡又生了疑惑,難道這位老同學今天中午沒回家?我見過不同層次的人,以這種神秘方式接待客人的,好像在那篇偵探小說裡有過描述,雖然很尷尬,卻又充滿好奇。

於是我一面坐下,一面再次自我介紹道:「是這樣的,我是剛剛從蔡家場一所中學調來的,想找李廠長隨便聊聊,他在家嗎?」

話音剛落,只見左側的寢室門簾動了一下,一個戴著黑邊寬鏡框眼鏡的中年男子,閃身從裡面走了出來,向我伸手,握手致歉,那面部卻是冷冷的,缺乏熱情,也許因為我是空著手來的,有違市俗規矩。

我從沙發上站起身來同他握手,他一面示意我坐下交談,一面解釋道:「真對不起,不知道是你來了,所以遲遲沒有開門,你不知道這家工廠有多煩人,這幾天就為了兩幢剛剛修好的職工宿舍分配給大家,全廠鬧得烏煙瘴氣,這幾天不管中午休息,晚上睡覺,只要我在家就有人來找,全家雞犬不寧。」

我打量眼前這位西裝革履的「紳士」,人變到這種程度似乎有些可怕,本屬於人性本能的東西,不知為啥丟失了。他邊說,邊從茶几上的水果盤裡取出一個梨子遞在我的手上,繼續解釋道,「我被纏得沒法,只好將妹妹請來,對付這些成天纏我的人,凡在休息時間來找我的,一律說我不在家。」

他向方才放我進來的那位女士點了點頭,算是自我介紹了。隨即他指著坐在沙發上的老太婆和中年男子介紹說,這是他的母親和小舅子。

我朝那中年人看了一眼,猜想在辦公室議論的馮西大概就是他了,接著主人又詢問道:「聽舅舅說,你安排在總工辦,手續辦完了嗎?」我遲頓了一分鐘,剛才我進門前,所存下的映像還在回映,一時腦子裡還在那黑洞的房門口徘徊。

更主要是,兒時的同學相隔這麼久,不管現在的身份如何,同學之誼總該放在相見的第一位,因為童年的情誼最能喚起激情的。三十年相別,初次相逢且不說多麼驚喜,也不會板著面孔,擺出上級對下級的那付臭架子來。

心裡面的這點隔閡,已將我來之前準備好的話吞了回去,一面口中應付著他說道:「噢!手續已辦完了,並且上了兩天班了。」

「有住的地方嗎?我們工廠目前最緊張的恐怕就是住房了。」

「暫時只好在天生橋的老丈人家擠著住了。」

話說到這裡,便覺得再也沒有什麼好說似的,很為今天空手而來,感尷尬,這些年中國人到別人家裡是不興空著手的,更何況是剛進廠的人到廠長這裡來,本來抱著看見老同學既聊家常,再將兩天來所見所聞婉轉講出來,結果見面竟弄得這麼僵。(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但這一打一拉,因為出手太重,實際上早使小夥計懷上了鬼胎。言行那敢違背坐在主席位置上的大哥?那曾在建立民主黨派初期有過的為民請命的陽剛之氣早以殆盡,實足變成了專制主義黑幕的遮羞布。
  • 車停穩後,從車門裡走下我的母親時,這位王書記用笑臉向母親迎了上去。一面喊坐在掛號室裡的小曹和藥房裡的小李,要兩個年輕人趕快去提從車上御下來的兩包行李,醫院裡的護士都出來迎接,一時熱鬧得很。
  • 據他本人介紹他的母親過去是要飯的,當孩子的他,常跟母親拿著打狗棒沿街行乞,看來他真的「根正苗紅」,是共產黨的真正依靠對像。可是為迎合我們,常把攻擊共產黨掛在口上。
  • 我一來就碰上了這種與地方親上加親的裙帶關係,知道這本是中共基層組織多年形成的關係網,同這些多年吃黨飯的人是沒有什麼共同語言的,以我為人耿直的秉性難於適應,所以還是對他們取迴避為上策!
  • 在那個年代裡,街道辦事處之類的中共下層機關,如果沒有特殊的人際關係,又無靠山可傍,就憑那一貧如洗的臉嘴,誰會伸出同情和援助之手?
  • 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年代,就不知有多少被欺凌的弱者,積蓄著仇恨,隨時都會被引爆!!搶劫、殺人中有多少出自悲傷?社會沒有引起關注!是故意漠視這些現象,還是社會有意迴避這些?
  • 讀到這裡我心頭納悶起來,這劉昆水的清官原則本是無可非議的。問題是,我向他提出了一個有違中共政策的難題,要他破例『違背』中共「組織原則」,作一椿好事,竟關上了門,怪難為他的。
  • 大陸上的「走後門」配以各種形式的賄賂,成為這一時期國企的主要人事原則,也成為國企管理者貪污的來源。國有企業馭著人員雍腫的包袱,在商品經濟來潮之初便迅速『累垮』。重負荷成了國企倒閉的原因之一。
  • 那周主任所說的許多人削尖了腦袋往裡鑽的工廠,職工們竟住在這些破窯子裡渡日,一絲後悔的念頭拂過了我的腦海。
  • 我聽了很久,已聽出他們談論的無非是:有分房資格的老職工雙眼緊盯著總務科,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資格不被意外的關係戶擠掉;沒有分房資格,便會利用有利的人際關係,千方百計地擠掉那些已排上號的老職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