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窗含東林千秋韻

──清末雷州洋田巨富林子梁舊居隨筆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作者:容乾

題記:一百年前東林豪宅琳琅滿目的近百扇窗牖,是家譜上最燦爛的冊頁,是春苗透綠,是夏花綻紅,是秋穗泛金,是冬菊傲雪,是鑲在牆上的一幅四季畫,散發著善與美的氣息……百看不厭的窗,像一本翻開在牆的百科全書式建築縮微版,汩汩流淌著寶貴的中國傳統工藝純正的血液。

仲春三月,草長鶯飛,海風徐送,田野氣息氤氳。我隨一群文友踏上了東林村古巷道。始建於南宋末年的東林古村,躋身萬頃搖綠的南渡之畔。它北眺雷府雁塔,南擁東洋沃野,東倚捍海大堤。它,飽經滄桑,滿腹故事卻沉靜如初。

甫入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廢棄的舊碉樓,鶴立雞群般佇立田壟旁,彷彿完成了人生使命的遲暮英雄,在回首舊事前塵。旁邊的門樓早已坍塌,僅遺斑痕累累的「雙桂里」門額,浮雕的字跡仍然端莊。兩尊石狗蹲守的門樓後,延伸著一段溝溝坎坎、亂草探頭的石板路……榕樹下那一池水塘,村中老者笑說是清代以前的井,舊時全村人畜飲用全賴它活命。貢獻大著呢!所以不能小看得叫它為「井」。

風流總被風吹雨打去。我轉悠在一座又一座昔日「華燈燦樓表,吉爆響階前」的舊居豪宅……我不驚詫洋田主人昔日豪宅的雕樑畫棟;不驚詫腳下那軋痕累累的青石板,曾經承載過幾多蜂擁而至爭交田租的泥腳板、牛車輪;不驚詫它壘牆砌磚厚達半米,隱祕異常的貯寶室;也不驚詫它大樑承托的石灰樓板底部隔斷偶露出來的英文報紙碎片,以及碉樓外牆浮塑的英文字母搶眼。
  
我獨獨驚詫這各式各樣的窗!紛繁奇巧,無處不在的窗,點綴著彰顯著隱匿著主人的認知、身分、涵養,甚至是巧妙地渲泄著某種情懷,就在客廳、書齋、居室、庭院、樓閣、廚房、廁所……偌大一座5000多平方米的豪宅,大大小小80多間房子分布著近100扇窗,觸目可及,賞心悅目,如詩畫似錦繡。從材料分,有磚組砌窗,木框雕窗,石框鐵欞窗、釉面陶磚窗等,從結構形式看,有直欞窗、推拉窗、格扇窗、漏窗、天窗……

窗,以考究的構造和裝飾成為這座傳統建築的重要審美中心。

窗的造型就是它多彩靈變的語言。用線條和色彩做音調,以剔透和密緻為內涵,用細節和大度為筆觸去揮灑建築物的本質華章!陰柔與陽剛並存,凝重與輕快交錯。窗,在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年代表達著始終得體的含意,體現著居主的尊嚴和處世的態度。讀懂窗的語言,就能讀懂窗下吟讀的主人!真可謂:窗含東林千秋韻,門攬洋田萬古綠。

本來,窗的功能不外是透光和通風,可是,一旦它彙聚了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和主人別具一格的創意,合乎天道人倫的營造法式,這窗,無疑就有了生命。你看,那木雕的花窗,彷彿給冰冷冷的磚牆鑲上了希望的花環,矜持又豔麗,「蟲聲新透綠紗窗」,那是閨房之窗;石框鑲邊,飾有簡練線槽或粗獷花紋的板欞窗,持重又威嚴,那是陽剛男人居室之窗;釉面陶磚並列整合而成庭院的廊窗,大氣爽朗而不失嚴謹,那是一家之主胸懷的寫照……

人皆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窗戶無疑就是建築的眼睛,透過它,我們不難窺見建築物的靈魂。一百年前東林豪宅琳琅滿目的窗牖,是家譜上最燦爛的冊頁,是春苗透綠,是夏花綻紅,是秋穗泛金,是冬菊傲雪,是鑲在牆上永不凋零的一幅四季畫,散發著善與美的氣息:福壽延年、如意吉祥、石榴仙桃、瓶形扇狀……百看不厭的窗,像一本翻開在牆的百科全書式建築縮微版,汩汩流淌著寶貴的中國傳統工藝純正的血液。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窗,見證了洋田人家的喜怒哀樂、豪門恩怨;那窗格、槽沿上斑駁的苔痕,褪落的顏料,見證了東林主人在這片稻浪滾滾、煙塵漫漫的紅土地頑強拚搏的命運。碩大的窗,象徵他渴望飽汲外面世界新鮮空氣,盡覽天地之心;隱蔽堅固的窗,象徵他警覺外侮,敢於禦盜護家的謹慎和責任感;精雕細琢的窗,象徵他小處不容疏忽,觸目皆能成景的儒商悠然之心;層層疊疊一氣呵成的廊欄窗,象徵他善於思考命運,信步閒庭曠達做人的灑脫氣概……

親近了這麼多的窗,就慢慢地親近了窗的主人,也就不難理解清代末期東林村那個叫子梁的農家小夥子,何以從一方貧寒的院落起步,歷經數十載嚴酷的塵世風雨洗禮,最終成功完成了雷州半島洋田巨富的華麗轉身!並以樂善好施,急公大義,熱愛鄉梓而保持名節且蔭及子孫,福澤百載。據地方誌載,子梁為人持重勤懇,上下交心。除了捐鉅資修海堤,協創新賓興祠外,「於貲族戚知故,皆所挹注;於窮者歲施棉衣、棺櫘以為常」

善舉著著(注)。早在積貧積弱的一個世紀之前的民國初年,林子梁後人就已經陸續告別洋田地區,率先飄洋過海接觸西方文化,浸淫現代文明,或負笈求學,或商海縱橫,落根南洋、亞美諸國,安居樂業,英才輩出:博士、教授、高工、學科帶頭人……其後人確實非同凡響!至今枝繁葉茂,瓜瓞綿延且在政、商、學界大多頗有建樹。幸甚子梁!慰哉子梁!

南渡河波濤不息,傳唱至今,豪俠慷慨如子梁般馳騁農商界的洋田傳奇,至今未有出其右者!

窗牖不蠹,子梁不朽!

    
注釋:梁成玖《海康縣續志•人物志》卷21第36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父親的慈眉 就像遮擋風雨的 摞摞稻桿 從此幫我支撐風吹雨打的 都市日子
  • 在忙著用詩歌雕塑情緒的日子 我忘記您如何像一尾蝦躬身測量 農人長短不一的歎息
  • 錦雞在草叢中覓食,碰見了久未謀面的山羊。錦雞熱情打招呼說:羊哥你好呵!聽說你孩子在國企上班了。恭喜你呀!
  • 雷州古城東北的榜山村與殿山村山野相連,田疇相接,炊煙相見。根據兩村接界地段的出土文物分析,尤其是近數十年來榜山村地下出土的炭化古木、古陶瓷、陶俑、古銅錢、古劍、金條、銀鐲、古磚等大量古文物和地上遺存,文史專家們結合史籍記載,斷定:榜山、殿山兩村在1400年前曾一度是古合州州址所在地。從口口相傳且土得掉渣的地名稱謂看:舊州村、狗屎城、石狗坡、賣油坡、石牛廟……無不隱隱透露著歷史真實的蛛絲馬跡:衙門、商埠、碼頭、神廟、街巷任竄的狗只、販卒走夫、善男信女匆匆的背影……
  • 我曾因故鄉的殘月而淒迷地 掛上的眼簾 已無法再拒絕 故鄉光禿而又雄渾的大山 湧進我瞳仁的 曠野
  • 春天的諾言到了秋天就黃透 只有季節知道該誰承受 該誰承受卻不包括青春
  • 在冷酷和自私叢生的街角 蜷成一個家 瘦弱的胸口 掏不出半點苦難的皮毛
  • 到田野去到田野去嗅嗅稻熟的味道 得失炎涼膩人肺腑換一壟清幽 看看胃口是否從此好轉
  • 每天凝在我窗前的晨露 表白著戀月的喜悅 我懷疑那是母親強抑的點點痛楚 暗示著所有往昔的痕跡
  • 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雷州市新詩學會副會長容乾先生的詩作總充滿人文關懷、切題、切地、切世、切事感強,筆法介於傳統詩與先鋒詩之間,文字雅俗共賞,其新作《房之夢》除兼備以上特點外,還採用了小小說的結尾法,令人歎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