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生活(179)青春極短篇

作者﹕文、圖/邱榮蓉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我剛念初中時,和姐姐讀的是同一間學校(她讀初二,我讀初一),我們姐妹倆必須走路到松山車站搭火車到汐止(地名)的學校念書。早上的月台,幾乎都是三五成群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當時汐止有2所中學,看穿著的制服就知道念哪一間學校了。

記得每天上學等火車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別校的男生來跟姐搭訕,儘管腦海對這男生的記憶一片模糊,印象中他卻有一種桀驁不馴、又帶點成熟的特別氣質,高高的個子很難不讓女生多看他一眼!?我們三人一起搭火車的時候,多半時候會貼靠在車門處,我看窗外風景,他倆就挨在一起竊竊私語。等到了汐止火車站,我們還得步行10多分鐘才能走到學校,這時候我只能獨自一人跟在他倆後頭,保持不遠不近的一個距離;直到路口2人分手,轉進各自的學校,我才會和姐並肩走在一起。

傍晚下課時,他不ㄧ定每天都能出現;倒是只上半天課的週六,中午放學後我們三人會在車站附近的冰果室待上整個下午。冰果室裡賣的東西不多,牆上只簡單貼著「手寫」的冰品目錄:「清冰」、「四果冰」、「檸檬汁」、「紅豆牛奶冰」、「木瓜牛奶」等;但這幾樣已是我青春光陰裡最美味的記憶了!其實以前的冰果室類似現在的速食店,假日裡會有不少學生、情侶來此流連、談心,店家也會免費提供書報讓人閱覽;當年姐姐都和他坐在同一桌,我當然「識相」的靜坐在另一角落看書囉!

姐在學校算是「風雲人物」吧,除了人美也當朝會司儀、參加英文演講比賽,當然也有心儀她的男生託我轉送情書,但姐都不為所動,真的只跟這個男孩在一起。由於父親是軍人管我們姐妹甚嚴,很早就三令五申的告誡:「初、高中的讀書階段不准交男朋友,等到念大學或進入社會工作才有交男友的自由。」因此姐姐平常不能單獨外出行動,只好拿我作為擋箭牌,才能偷偷的跟他交往……父親絕對料想不到,一向功課好又非常聽話的我,居然是姐姐戀情的「小幫凶」,這也是我不得不當「電燈泡」的原因啊!

他有時會騎單車來找我姐,不能明目張膽按我家電鈴或在門外呼喊姐的名字,便以單車「煞車聲」作為記號!於是晚飯過後,我家前院的竹籬笆外頭,會傳來三下非常刺耳的單車煞車聲響,我就趕緊拿起畚斗或垃圾桶,彷彿「若無其事」的由後門出去,三步併作兩步的來到院外幫他帶口信或字條給姐。

不知道父親最後是如何發現姐和他交往的?總之父親非常生氣並且嚴禁我們假日出門,沒多久,父親調職,之後,我們全家也由台北眷村搬來桃園居住,姐和他也逐漸失去了聯絡。
新環境與新學校,慢慢讓姐又有了新戀情與新發展,也許是父親管束姐姐太嚴苛了?或是姐真心有意反叛?她完全不理會父親的反彈,在這時變本加厲的我行我素──交男友、說謊、不回家!面對父女2人的隔閡與衝突我依然無計可施。後來姐高中輟學,與鄰居的姊姊一起投考陸軍醫院的護理人員,我猜想姐是不想待在家裡,想避免和父親的衝突吧!因為軍人本色的父親行事總是一板一眼,有時候真的覺得不近人情。

後來事情有了意外的開展,姐在醫院實習的受訓期間,與住院的一位軍人「一往情深」,最後這人還成為了我的「姐夫」。啊!青春的戀情就像一篇耐人尋味的「極短篇」,很真、很純!只因青春不悔、不悔青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偶爾,回憶起父親的身影,一句簡潔有力的「人窮,志不窮!」便在我耳際盪起,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
  • 尤其年老不一定適用年齡界定;心態永遠保持年輕的老人,外表看起來就會活力十足,感覺上自然就顯得年輕…
  • 還有不少店家,將餐廳的空間巧妙佈置出居家的感覺,每樣標價物品或由店家精挑細選,或由手作、手繪的藝術工作者拿來寄賣;這些美輪美奐的商品展示在優雅的環境中,都是具有獨創性、罕見的商品,每件都美…
  • 氣溫逐漸回升,這兩天太陽也終於露臉了,趁著假日收拾衣櫃,將不常穿的幾件棉襖拿出來在暖陽下晾一晾;倒是那件我經常穿來穿去的黑底緞面棉襖,上頭綉滿粉紅色含苞待放小玫瑰,花莖上還帶著深淺層次的小綠葉…
  • 將生活裡平凡的小花枝葉,妝點在造型別緻的特殊容器內,竭盡所能的展現物件的協調美感,生活美學無所不在…
  • 雪白的花瓣,黃色的小花蕊,成千上萬的緊緊簇擁在一起,遠看就像白雪,在微風吹送下恍如蝴蝶在開心飛舞。在這靜謐的春天午後,溫暖的陽光中,我聞著淡淡的花香,心底翻湧著莫名悸動!
  • 沿途盡是溫柔春風、鳥語花香,美麗的山光景色迎面而來,覺得40幾年前的同窗好友,現在還能有幸年年相聚,真的非常感恩!
  • 慢慢啜飲著咖啡,我想把眼前的景物畫下來,唯有畫速寫才是我回憶它的最好方式…
  • 每晚坐在電腦前,我也能選擇性的收看些自己真正關心的新聞;生活裡少了電視,自然能多出不少時間!
  • 這些年越來越體會一件事實──用「減法」過生活!因為簡單過日子,頓時發現生活裡太多無用又浪費的東西,填滿在原本已嫌狹小的生活空間裡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