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慧眼識佳作

作者:鄭重

作者以幽默詼諧的誇張手法,塑造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大魚形象,表達了自己嚴肅的生活原則。(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78
【字號】    
   標籤: tags: ,

南朝梁武帝天監初年,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有一個衣著簡陋、身體瘦弱的中年漢子,徘徊在尚書僕射、侍中沈約的府門外,他神色焦急,時常探首張望,顯然是在等候甚麼。

原來這個中年漢子,就是《文心雕龍》的作者,名叫劉勰。他出身寒微,但自幼立志,勤奮好學。以後削髮為僧,在寺廟之中,廣泛閱讀先代大量的文學作品和作家傳略,然後又專心揣摩探討文藝理論,終於在三十多歲時,寫成《文心雕龍》十卷五十篇。無奈完稿之後,無人賞識。「難道如此佳作,就沒有一個識得?」劉勰不信,決定把自己的書稿交給大詩人沈約品評。沈約當時官高爵顯,門禁森嚴,劉勰無法入內,只好在門外等候沈約出來。

等了好久,才聽見一聲吆喝,腳步雜沓,一群侍衛,簇擁著沈約出來。劉勰連忙提書迎上,候於車前,求見沈約。侍衛見狀,也不詢問,持槍過來,便趕劉勰。劉勰哪裏肯走,於是爭吵起來。沈約聽到吵鬧聲,連忙喝住侍衛,叫劉勰過來,溫和地問道:「你手中提的是甚麼書?是要出賣的嗎?」

劉勰恭敬地回答說:「這是後輩晚生我寫的《文心雕龍》,想請大人費心過目。」

沈約是當時執掌文壇牛耳的領袖,今見劉勰持書,專候自己品評,心中十分高興,便取來一讀。他先看「原道第一」,暗暗稱是;又看「明詩第六」,不覺拍手叫絕。沈約欣然下車,邀劉勰回宅中敘談,兩人一邊品茗,一邊談論詩文,投契之狀,親密之情,像是多年的摯友。

送走劉勰,沈約將《文心雕龍》置於書案,從頭到尾,又細讀了一遍。

憑著沈約的推薦,劉勰在梁朝做了參軍、東宮通事舍人等小官,後來,還得到了昭明太子蕭統的器重。他的《文心雕龍》這部文學批評的巨著,也就受到當時文人的重視,廣泛流傳開來,終於成為我國古代文藝理論的經典。

(據清代《淵鑒類涵》)@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歐陽修奉旨,便認真閱讀《列傳》,讀畢,忽地長歎道:「宋公是我的前輩,同時我和他的許多看法又不盡相同,如果一意孤行,只按自己的意見去修改他人的著述,豈非無禮?」他決定一字不易。
  • 唐朝的魏徵說過:『兼聽則明』,作文吟詩,也應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切不可孤芳自賞,妄自尊大。
  • 司馬相如這次奉命作賦,深感責任重大。他原本就文思遲緩。為了把〈上林賦〉寫得更好,廣采博引,字斟句酌,倍加用心,費時半個多月,還只寫了個開頭。
  • 華傳浩是崑劇名丑。他在年輕時,曾遇到一個主動上門傳授演技的老師。
  • 寇準當上了宰相,卻能謙受教益,立補「不學無術」之弊。此真不容易也!
  • 有一次,宮裡的人架著一隻鷹走過殿前,鷹忽然要掙脫飛起。趙匡胤感到奇怪,就 叫人放開它,它立刻飛進殿中,直撲畫面上的那隻雉雞。
  • 只有一幅與眾不同:畫的是一匹奔馳的馬蹄後面,幾隻蝴蝶緊緊地追逐著,好像春風吹過畫面,散發出陣陣醉人的清香。
  • 任安想超過賀真。先在畫幅上盡情地畫滿樓台亭閣,只留下很少空白處,讓賀真來點綴山水。賀真察覺任安的用意,揮筆在空白處淡淡地點了幾筆,若隱若現地勾出遠山近岫和江岸的形狀。
  • 賣漿子的人,一看還是沒法找錢,就索性把一疊子碗,都端出來,那個人一連喝了七八碗,肚子都喝得膨膨的了。
  • 原來,有個無賴漢,買通了奶媽,想騙取蘇東坡的字,好去賺一筆錢,哪知空折騰了一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