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夢烏石

山海、平原與族群的交會之境,頭圍歷史寫生
作者:馬丁

台灣蘭陽平原。(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60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雨的平原

蘭陽平原,一個時常浸泡在雨水中的平原,是幼年對家鄉的大部分記憶印象。

一句「竹風蘭雨」的地理俗諺,說明了宜蘭下雨的頻繁景況。陰雨綿綿,如煙似霧,難得見晴的天氣,從春雨開始,經彷彿沒有止境的梅雨季節,到了夏秋之間,常見由海上襲來的颱風,而後東北季風來時的溼冷,讓冬季顯得特別的漫長。

豐沛的水氣,醞潤著平原,如掛了一張灰濛濛的幔帳,密密斜斜織著雨的故鄉,一年到頭的雨水天,是一場沒有謝幕,溼漉漉的夢。

幼時,常在那細雨霏霏的梅雨季裡發呆,望著陰靡蒼幕,空氣中飽含著厚重水氣,屋裡牆上冒出來的水珠,早已串流而下,地板上總是溼潮著令人發慌。那好像永遠不會乾的頭髮,和著一點憋急了的汗水,沾黏在不甚情願的額頭上。在那樣的時節,屋裡屋外不分,人也變得沒勁道。

那時,哪還懂得體味那種環境裡的迷濛美感,有的只是急切的盼著天晴來時,能見得四邊滿野的鮮翠氣色,和那明晃的街巷光影。

清代入蘭任通判寫下〈漏天〉詩的董正官,應是最了解蘭陽天漏的景況了。

多雨的蘭陽平原,陰翳潮溼的氣候環境,對於常年浸潤其中的現代宜蘭人,或早已習以為常。但對於清代來自中國大陸其他不同省分,被派任到宜蘭任職的官宦遊吏,必定會對當時蘭地的潮溼異常,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吧!

設想,經歷多年的寒窗苦讀,科考進仕,最後被分派到隔海遙遠的臺灣,已是不易。這一路還得翻山越嶺,到了這個陌生的海角之濱,此時,若逢季節時雨,望著陰霾不開的封閉平原,心中將是如何的鬱抑難展呢!不過,雖是如此,這些遠離家鄉,入蘭為官的傳統讀書人,以其所受的聖賢禮教訓練,卻也能本著經世濟民的理想與責任,仍為開拓初期的蘭陽,奠定了治理基礎,並就其遊歷所聞、生活感悟,吟詠賦詩,為剛剛登上歷史舞臺的平原風土民俗樣貌,留下珍貴的描繪紀錄。

春帆暮色

《噶瑪蘭志略卷四.海防志》:「烏石港,在頭圍汛,離城北三十里。其水從廳治東北淺澳接大溪流,北行十里至大塭口,匯小港眾流,逕頭圍而入海。口窄礁多,隨風轉徙。」

烏石港,因港灣入口有黑色礁石而得名。此處迫近頭圍街市,在漢人開蘭初期,扮演著平原海路運輸的重要角色。清道光年設為正口,設炮臺,建兵營,帆檣往來,有「石港春帆」之美稱。如今,也只留烏石任人憑弔。

十九世紀末的一場洪水,造成港口嚴重淤塞,使其失去了原有功能,因而沉寂了百年之久,成了掩沒於海岸林與果園間的一片溼地。又因泥淖窪地不利農業耕作,避過了開墾使用,而得以倖存下來。在經歷一九九一年新烏石漁港的興建,與後來的蘭陽博物館的成立,再次使這代表著歷史證據的黑色礁石,得以以歷史人文地景與生態溼地的姿態重現。

自有記憶以來,港口附近,便是一片圍繞著果樹與沙丘海岸林的荒蕪沼地。在烏石漁港興建前,有一段時期,海岸林一側,也曾作為公墓用地使用,後因遠洋漁業的經濟理由,開發建港而遷葬,接著後來蘭陽博物館的設立,這片溼地,得以以河港遺跡獲得保留。

假設,早先不是因為不利開墾,或早成了一片農田,是否早圍繞在稻田與村舍之間!經歷百年的時空變遷,烏石還會是原來的模樣嗎?還會安在嗎?時代在轉變,人的價值認定觀念,也在改變,從開墾拓荒到經濟考量,從地方建設到文化歷史觀點,隱沒百年的烏石,最終幸運的為這片土地留下可貴的歷史見證!

看搶孤

「……隨著每一班火車一到,都劇增著一陣陣洶湧的人潮,像滾滾急湍的洪流,朝著開蘭路急沖地蜂擁而來。這鄉下地方,一般民居都是普通平房(時間是光復第二年),空中毫無阻礙,一下車便可眺望出現在佛祖廟前這個雄偉、奇異、氣氛神祕的盛景。」——李榮春〈看搶孤〉

這是摘自李榮春〈看搶孤〉短篇中的一段描述,小說記下了作家曾有過的經歷,見聞了搶孤祭典舉辦時的盛況。在當時,一片低矮平房間,突兀高聳的孤棚,冒出古鎮的紅瓦屋頂,有如高聳巨獸,加上祭典特有的焚紙煙硝氣味,廟前法壇點燃著斗燈,散發出昏黃閃動的光影,更加深了這個雄偉、奇異又氣氛神祕的特殊景象。

在四邊一片暗黑的平原小鎮上,乘著火車而來,層層湧入的人潮,隨著時間逼進,從太陽逐漸下山,直至深夜,人聲逐漸沸騰,情緒越堆越高,廟前所立高閣層臺,就將上演一場陰陽莫辨的競奪儀式。一場與宜蘭開墾歷史密切相關的祭典,透過前輩作家逾一甲子的記述,我們或可藉由對文中描述的想像,再往前推想,比這個時間更遙遠的年代,接近那個開拓初期,桅杆豎起,立檯祭祀,鬼餘爭食的原始面貌!體會先祖開墾的艱辛,慨嘆從渡海、開拓、經營的一路脈絡,如何一代代,藉由如此強烈、本能,又帶著一點蠻野的儀式,將強悍、堅韌的血脈性格,透由遺留下來的久遠祭典,一脈傳遞至今。

李榮春,一個臺灣文壇仍有些陌生的名字,終生蜷居小鎮,緊守著對文學無悔追求的崇高信仰,以全生命投入,面對世俗異樣的眼光,不改獻身寫作的堅持,以他沉靜堅韌的性格,將其人生與文學融為一體,一生堅持文字創作,直至生命終結,為他,及其家族和所愛的故鄉,留下近三百萬字的珍貴寶藏!

二十幾年前,一次在臺中的書店書架上,無意間瞥見一本名叫《烏石帆影》的書。作為一個頭城人,這幾個字,是直覺瞬間能截住眼光的字眼,但作者名字卻是極陌生,為何自己從未知曉周邊有這樣的人?

好奇的從架上抽出了這本書,驚訝發現書面上一個熟悉的身影,這是自己第一次知道,那個幼時常在家鄉街上遇見的靜默長者,竟是一位經歷特殊,一心一意奉獻生命寫作的可敬前輩。後從他的小說裡,看見了所描寫熟悉的家鄉節慶生活、人情人物與街巷景致,備感親近。雖然彼此有著輩分上的差距,那時就算知道,也未必能有所交集,心底仍有種錯身而過的淡淡遺憾。

一個耿介、執著,堅持理想的孤獨身影,一人一生寫一地,堅守文學心靈,是他對自己生命的開拓與捍衛,精神何等堅定而高貴,開蘭首城,幸能有此一人。◇

——節錄自《繪夢烏石》/ 聯經出版公司

(〈文苑〉登文)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個城市隨時隨地都有聲音。但嘈雜並不僅僅由聽覺而來。就算安安靜靜坐下來看報,也讓人感覺這是吵吵鬧鬧的一個社會。
  • 從亭仔腳、漢字招牌到摩托車聲,杉山未來在強烈的陽光和熱風裡感受台南的氣息,循著台南女中、台糖宿舍的軌跡,回溯祖母戰前在台灣的青春歲月。
  • 醒和醉之間,原來是在問我們如何自處。只怕,身在此山中,連這樣的選擇也無!
  • 王臨冬,父親是畫家王新光,1949年前流亡至越南,又從越南來到台灣,後來赴美國發展。流離失所,半生顛沛,終於塵埃落定,於新大陸度過安穩的生活。
  • 當你看到這些醫師們像受盡折磨一樣徹夜未眠,在疲倦的時候努力保持清醒,你就會明白,在這個即將崩解的醫療世界中,仍然有很多醫師擁有不被擊倒的熱情。因為有他們,在黑暗裡,你仍然看得到希望……
  • 我以為當人生到了最後,假若有一雙可以這樣緊緊握住的手,或許死亡也就沒有那麼可怕。
  • 自從開始透過做菜,講述每道菜背後,屬於我自己的生命故事,才發現味蕾與情感交織成一張充滿酸、甜、苦、澀滋味的記憶網絡,隨著時間的流轉,就像食物經過釀造、儲藏展現的醍醐味,百感交集,令人在舌間心上低迴不已。
  • 十歲以前的生活對他來說如夢一般,他兒時的生活總像在夢境中。
  • 高行健幸虧出逃,先從中國,隨後浪跡全世界,他幸虧深深置身於藝術與文學的實踐,同時又對行將結束的這一個世紀導致人類瀕臨深淵的那些偌大的原則和偉大的意識形態一概拒絕,才創造了這樣一部令人如此困惑又如此著迷的作品。人們終於得到了這世紀末中國小說的偉大之作,敢於揭露他那國家由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極權制度而又始終不放棄最大膽的文學手段,給世界上這片土地帶來一束強光的這部小說。
  • 文學作品之超越國界,通過翻譯又超越語種,進而越過地域和歷史形成的某些特定的社會習俗和人際關係,深深透出的人性乃是人類普遍相通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