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翔:太陽屋思魂 (4)

直面當代中國文化(六)

1986年北京大學首屆文學藝術節上被取消的文學講座稿
黃翔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四、「知識型」理論與「創造型」理論

近幾年出現許多理論,但大多數是「知識型」的,缺少「創造型」的。
當然,創造必須首先佔據知識,但是別忘了,新的創造總是超越於舊有的知識,它絕不是對
知識的重復。

我個人特別反對理論與創作不相契合。

空頭的詩歌理論與詩創造不相契合。
你要在理論上提出什麼或否定別人,你自己就必須找到或拿出與之相應的作品。
我似乎發現一個秘密:
某些理論家開始都寫詩,因為寫詩自知力不從心,無力馳騁詩壇,才掉頭去「玩」理論。
但是卓越的理論基於卓越的創造,而創造型理論是詩人和作家經驗創作和經驗人生的總結和
升華。
天才的理論批評家同天才的詩人具有同一的氣質和才華。
他們是另一種類型的詩人。=

五、走向綜合:「詩」是人身「全體經驗」

最後一個問題談詩。詩是什麼?詩的現代化僅僅是形式?是技巧?是手法?這一切都是十分
外在的東西。詩在這一切之外。
甚至在語言之外。
它在文字背後遊盪,它是語言文字背後漂泊的幽靈。開始,我似乎覺得非常明確詩是什麼!
越往前走,越失去把握,越覺得茫然,我越來越不知道詩是什麼?美是什麼?
我覺得,這世界既沒有「美」,甚至也沒有「詩」。
我們稱之為「詩」的東西就是人生與宇宙的底蘊。就是存在之絕望的悲劇的徹悟。
詩作為一種單一的形式早已經沒有出路。如果誰還在尋覓追求蘊含美的詩的藝術形式,甚至還要確立形式的「經典」,那簡直是膚淺荒唐得可笑!「精神本身就是形式」。美的形式追求將連同眾多的詩美學趣味一起逐漸失去它們早期的魅力。生命朝向它的深度。純粹的詩拒絕「形式」和「美」的做作的「化裝」和人為的偽裝。
詩必須走向新的綜合。
必須打破各種藝術形式甚至各門學科的嚴格界線,「統攝其它學科和藝術的許多本質定性於一體」。
它應該不再僅僅是文學分類意義上的詩,而是一種包羅萬象的東西。一種包括詩學、哲學和宇宙宗教在內的具有廣闊內涵的人身「全體經驗」。
應該還詩以它的本來面目。古希臘時詩不就是包括一切嗎?現代結構主義不也提出了文學的全貌性概念嗎?從某種意義上說,以前的詩是「割裂的詩」,我們應該還它以奧林匹斯詩神的新的純粹的全貌,即包孕宇宙於自身的人身「全體經驗」或人體「宇宙情緒」。

1986年12月10日夜匆匆即興。
整理時略有改動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