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翔:太陽屋思魂 (5)

詩學六題(五)

黃翔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無氣」的詩歌和藝術品是贗品。
制作這樣的贗品的人是假冒的詩人和藝術家。
因為他們的作品中無生命「投入」或「灌注」,生命透過他們的文字、線條、節奏、旋律、色彩和動作造型「氣息全無」。這樣的作品無論是詩歌、繪畫、雕塑、舞蹈和音樂,都是「無氣」的作品。
假若表現在哲學中,特別是詩化哲學中,也是「無氣」的哲學。
以「氣」去衡量詩及一切藝術品,即是以生命去衡量詩和藝術;這樣的詩歌和藝術品有著有待我們去開掘的生命。
「氣」是超越時空的。
它應該是當代詩美學的重要標志。它無傳統和現代的區分;也無中國和外國的區分。「氣」能是人類的、生命的、存在的。
「氣」寄寓於語言又遊盪於語言的境域之外。
它是「非語境」的存在。

那種純粹「文化化」的現代學究是無「氣」的人;特別是詩學學究。
中國古代的書畫藝術中早就出現過非「文化化」的癲狂「氣人」。他們在迷狂狀態中創作了氣流環繞的帶氣的書法和帶氣的繪畫作品。「氣」流動在他們的書法(特別是狂草)線條和繪畫構圖的抽象意境中,如流動在他們的體內。
一切藝術品的「氣」正是來自生命之「氣」。
人類的文化本質上就是一種「氣文化」,不管它以何種形式表現,不管它有多麼紛繁復雜的風格流派的變化。萬變不離「氣」。
詩歌中的精神史詩長氣吐納。
「氣」是人類藝術舖古至今、基本不變的重要美學標志和美學特征。藝術無論如何變形,無法將「氣」排斥其外。

沒有「氣」的人是死人,沒有「氣」的藝術是冰冷的死的藝術。「氣」是渾圓的、一體的。沒有「氣」的東西是「癟」的。
甚至藝術中表現的死亡也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帶氣的生命。

「氣」使日球蒸騰;使樹木蔥蘢;使萬物生機勃勃。

偉大的精神領悟者、創造者、革命者的生命自身就是一個偉大的「氣場」;生命氣流微弱或氣感遲鈍的人是不能觸通其中之氣的。
但是,我這裡所指之「氣」絕不可與狹隘意義上的「氣功」同日而語。它也絕不僅僅是用以強壯體格、修身養性、以求達到某種出神入化的「無為」之境;而是指調集生命的大氣流開拓生命的宇宙之「場」。在這個意義上說,一切大詩人、大藝術家、大思想家都是採集天地萬物、日月山川之精華匯聚於身心者。都是懷胎宇宙的奇人和「氣人」。他們不是那種氣功界的氣功師,他們真正的「特異功能」就是寫詩、作曲、繪畫和進行神秘莫測的精神創造。

雙重受害

我們的時代現在已進入一個十分荒謬的階段:一方面是冠以「傳統」的文化的復歸;另一方面是號稱「先鋒」的虛弱的偽文化現象泛濫。
這兩者都是我們要反對的。
真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文化處於中間的夾縫中瀕於窒息,無可伸張。
真正的詩人成了兩種「文化」的雙重受害者。
他們受到雙重壓力和兩面夾攻。
而幾乎幾代人的讀者已經無所適從。大面積的精神空間已經為淺層的「窯洞」文化、「秧歌」文化、一般通俗趣味的文化、甚至冒充文化的「文化」幾乎全部佔有……
這種情況還正在繼續下去,它必將殃成和已經殃成了民族精神的禍害,成了幾乎無可挽回的悲劇……
而這種「夾縫」並非什麼「熱浪拍擊」的「峽谷」。
也不是一片什麼「沃土」,從中能「長成」什麼一個時代的「文化風景」。
它是夾縫,越來越窄的「夾縫」,從新與舊、正與反、明與暗兩個方面「夾死」當代中國文化。它不展示也不可能展示無論是真實的「傳統」還是真正的「先鋒」的奇異的精神風光,出產恥辱和一個民族心靈苦澀的荒涼。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