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一梟:夜深二首

東海一梟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日訊】<--ads-->
其一
夜深難築夢,吟苦不成詩。
落葉聲疑雨,孤燈鬢有絲。
途窮休怨鬼,婦老漸成獅。
世味嘗應遍,酸鹹我自知。

其二
徒倚陽台久,露霜侵敝衣。
纏綿腸九曲,家國淚雙垂。
逐日情空熾,憂天意轉癡。
中心何耿耿,雲外一星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了慶祝德州分會十五週年慶,也為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大愛清流環繞的優秀節目,大愛台的名主持人暨金鐘歌手殷正洋先生,「草山春暉」的名演員洪瑞襄小姐,馬來西亞的陳素瑄小姐,前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長笛首席呂美馨小姐,TRINITY UNIVERSITY聲樂教授李佳蔚博士和本分本分會的工作人員等所組成的團隊,將合力演出一場人文饗宴
  • 天才的孤獨精神是勤奮的;他們的成果在寧靜的秋夜更顯輝煌耀眼,在月圓的天心更顯皎潔明亮。不間斷的創作慾望讓天才更顯不凡,在孤獨的夜裡,在夜深人靜中,當月圓的影子已經悄悄轉換位置,偉大不朽的創作品自然而然產生。
  • 工作學習至夜深,繼而瀏覽網絡「實事」。看過網文「中共現在想做和最怕別人做的是甚麼」 「拒絕欺騙之旅,展開全面實質調查」,心底悠然湧起那古老、熾烈的熱血,對「調查迫害真相委員會」的正義之舉由衷讚佩!
  • 我們中國人除了欣賞桂花的芳香外,還吃桂花、用桂花。清初李斗在《揚州畫舫錄》卷十二裡說:揚州黃氏兄弟的別墅黃園裏,有座錦鏡閣,閣的東邊種了許多桂花樹,「花時……每夜地上落子盈尺,以彩線穿成,謂之桂墜,以子熬膏,謂之桂油。夏初取蜂蜜不露風雨合煎十二時,火候細熟,食之清馥甘美,謂之桂膏。貯酒瓶中,待飯熟時稍蒸之……謂之桂酒。夜深人定,溪水初沈,子落如茵,浮于水面,以竹筒吸取池底水,貯土罐中,謂之桂水。」近代也相傳久服桂花,有化痰生津之效;把桂花和麻油蒸熟可潤髮和作面霜;用搗碎的桂葉浸水洗髮,可去垢除風,……更普遍的是把桂花糖漬、鹽醃或浸漬在製青梅的梅滷中保存,以便隨時取出做桂花糕、桂花元宵等可口點心。總之,在人們心目中,桂花簡直是仙品,妙用無窮。
  • 七年了,整整七年了!榮耀與恥辱,歡笑與淚水,毅然與彷徨,喜悅與痛苦……,點點滴滴,紛紛擾擾,盡在筆下。七年的奮筆疾書,已使得這條道路鋪設出了非同尋常的坎坷、磨難與曲折。在那些夜深人靜的忐忑時刻,在那些漫漫長路的孤苦時分,在那些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卻又毫無其它任何辦法藉以宣洩和傾注的時候,"搖滾詞"把這一切統統融入帶血含淚的文字之中。我以這七年的心血,贈送並授權給我心目中的三位音樂偶像,他們已經——或者可能——在不短的時間內為中國的音樂注入人文關懷和批判力度的色彩,並讓更多人熟知曾有那麼一個"不一樣的群體"在這個國家如此生存過、掙扎過、思考過、行走過。在這群人當中,曾有個總是帶著憂鬱和滄桑神色的敏銳、悲憫且勇毅的人,這個人便是我——楊銀波。
  • 戒指神把阿拉丁送到他的宮殿面前,而他落腳的地點,正對著他妻子白狄奴•卜多魯公主的寢室。此時已是夜深人靜了。當阿拉丁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色中,好不容易辯認出自己的住室時,他滿腔的憂愁立即消逝了。
  • 願弘十二大醫王,善逝如來賜妙方。 解厄扶危除惡趣,消災延壽保安康。
  • 末後彌勒預千年 撥亂度危三聖言 無形無極無限妙 正法正穹正人間
  • 一院花木大雨中 瀟瀟夜闌雨伴風 不知一夜風雨過 幾多新生幾落紅
  • 櫻曦透紫窗 滿室暗盈芳 曙暖拂冰硯 詩採趁墨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