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浪子:【春天的契機】

邊城浪子
【字號】    
   標籤: tags:

決定~
在自我的領域
守候春天氣息
親近家園的契機……

為妳~
營造輕鬆適宜的心意
搭配無壓力的熟悉

為妳~
歸來的足跡
舒緩舟車疲累
增加微笑活力

浪子 2006.04.22

【照片記事】
地點:淡水漁人碼頭
日期:2006.04.20
主角:木棧道路燈上的鴿子

【附錄】–回覆大紀元編輯部的來函

關於我個人文字的運作,最初也是以散文方式來呈現,只是在某個適當的時機走入了屬於詩的文體。

浪子偏好短文寫作,有些詩會附上小品文般的後記,來進一步分享心思的走向。我有個感觸,「詩」不論是「古詩體」或「新詩體」,長久以來一直被文學出版界所忽視(除非是名家的作品,但就算是名家之作且能夠印製成書,銷售成績經常遠遠不及小說、散文之類的文體,這影響了出版界對「詩」學文集出版的意願。)

一個冷落(或者不重視)詩學的國度(民族),是需要更多的關注與鼓舞,因為詩歌本身,有時比其他文體更靠近心靈深處的感動,更能直接觸發純真的不虛假。「詩,言志」—發乎心、出乎情、執乎筆、閱乎目,自然而然鳴動性靈的豐富。

大紀元時報副刊文學版,或許是目前最禮遇詩人的媒體(以台灣而言),正因為這份情誼讓許多隱形的詩人,紛紛現身開展自我色彩,一起亮麗了文學版的可愛。在此期盼您們於重新規劃副刊版面時,也不要忽略詩學發展的重要。我在詩的詞語運用上時古時今,或者同一首作品裏古今參半,這除了個人的偏好外,事實上還有一份自我期許,總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好讓朋友們透過這些文字,進而對古詩詞多一點新鮮好奇、多一點感動、喜好與欣賞。

浪子清楚認識到自己正走在一條,屬於寂靜罕人煙的創作之路。但我有幸在三十歲那年,發現了跨世代心靈上的知己–陶淵明大師,進而自許為南山入門子弟。閱讀陶師的詩作,每能引導我文字上的寬厚,所謂「繁華落盡見真淳」的質感,一直是我努力創作的方向,更是我執著的不放。

浪子 2006.04.06 @*

( 邊城個人網站網址 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s/l/i/linfuman/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