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 生活點滴(二十三)

Marco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到了決定畢業論文題目的時候了,校方找了一個週日邀大家去陽明山與系所教授會談。我搭同學的車一起去「郊遊」。到了飯店,車位已經不太夠了,我們這台樸素的房車好不容易在保時捷休旅車與白色BMW中間勉強找到一席之地,準時進場。

在場的教授老中青三代都有,這些助理教授真是青年才俊,不過也有人難免顯的少不更事。有位從大學到博士都在台灣的同一所學校、畢業後隨即教書的年輕老師,在介紹一位未出席的教授時說到,大意是:他是系裡少數有涵養的老師,也是我極少數敬仰的老師之一。此話一出,在場教授,包括同學們,都面露不敢苟同之意,但他相同的言論還說了兩次。同學們依序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別的教授以自己的研究範圍允諾指導,而這位老師說:「雖然不敢說100%可以指導,但至少有99%!」我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位沒有任何產業經驗的學者,在這麼多來自各行各業的前輩面前,只能說發言失當吧。

輪到主播同學談及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題目時,她提問將中國典籍中的思想應用於現代企業管理的可行性。一位年紀最長、從香港請來的客座教授,他在座談開始時曾提到他對中華文化的熱愛,馬上表示也許自己可以幫的上忙,並從位子站起來,走到我們這位同學那兒,將自己的名片遞給她,同學也即時站起欠身,用雙手將名片接下。

我看到這一幕有點感慨。這位教授在香港念完MBA後,在英國讀博士,後來在歐洲、澳洲、亞洲等地教書,身段尚且如此柔軟,可以說為在場所有的年輕人提供了最好的身教。

曾經有份研究針對當今世界級的CEO探討他們共通的特質,得出三點:謙虛、低調、毅力,所以古人才說一個人要虛懷若谷吧。談到低調,我曾見過一位資歷淺薄的人在網路上廣發個人履歷,宣傳自己的能力。當時對他的做法很難理解,雖然一樣米養百樣人,不過一個人總是要知道自己的斤兩方為上策啊。(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5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八日電)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九十五年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專班新生今天報到,在太極老師陳清嚴的帶領下,這群高階菁英運用太極吐納、導氣、引體等技巧,體驗古人十年養氣、十年練功的基本功夫,體會身心靈平衡,從心出發,展開脫胎換骨的全新學習體驗。
  • 轉眼就上了一年的課了。回顧這一年,有些課的精采自不在話下,教授的都是精華中的精華,不過也有些課上完,由於自己領域的差異,僅得到一些概念,感覺並不紮實。倒是與同學間的相處非常有意思,我也真的在這兒交到一些朋友。
  • 公車站牌旁有一家賣珍珠奶茶的店。公車等了一陣子也沒見蹤影,索性買杯奶茶打發打發時間。這個店小妹一見到我,馬上愉悅的說:「歡迎光臨!」招呼用語是沒什麼特別,不過她笑容滿溢,語調清脆上揚,非常的悅耳,連原本窮極無聊的我都感染到的這份歡樂。她將奶茶遞給我,眼睛笑的瞇成了一條線說:「謝謝光臨!」然後兀自在那兒哼起歌來。我看了真替她高興能如此樂在工作,也羨慕她的老闆不知從哪兒找到了這麼一位可愛的員工。
  • 【大紀元6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九日電)管理是什麼?對台灣大學EMBA管理會計學教授劉順仁來說,「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傳遞的是經理人創造企業價值的心法及招式,是企業追求競爭力的「內功」。他並將自己的看法用生動的故事陳述,推出新書「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讓讀者自然了解如何掌握管理訣竅。
  • 到竹科這幾個月,才真正體會到隔行如隔山,進入高科技產業的門檻真的比較高。雖然每每完成一篇市場研究報告,都感到非常充實,不過絞盡腦汁的結果所提出的策略夠不夠成熟、對公司有沒有貢獻,對我的老闆能不能交代的過去,對我都構成莫大壓力。難怪這次教我們人力資源管理HRM的老師,特別為文描寫竹科「未老先衰的研發人員」。
  • 【大紀元7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日電)「事業愈做愈大,肚子也愈來愈大」,這是台灣白領菁英心中的痛,台大EMB
  • 黃舒駿一圓碩士夢!他今天自台大國際企業研究所(EMBA)畢業,自信最少拿90分過關,他更將6萬多字的論文,送給最感謝的恩師張小燕。
  • 〔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台大管理學院EMBA(Executive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昨舉行畢業典禮,畢業生不少都是年過半百的高階主管,讓人好奇的是,在台灣唸個EMBA學位,學費至少比唸兩個國立大學學位貴,平均每一學分費更高達大學學分費的6至10倍,為何他們仍趨之若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