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font print 人氣: 480
【字號】    
   標籤: tags:

(此文為柳宗元永州八記之首篇,寫於被貶於永州的第四年。柳宗元於仕途上,因主張改革時政,並參加王叔文所領導的政治革新,引起保守勢力的反撲,後王叔文等人遭革職,柳宗元亦受波及,被流放至偏遠的永州擔任司馬一職。柳宗元貶謫永州之後,政治理想落空,心情委屈抑鬱,於是寄情於山水之中,以尋求心靈慰藉。這段期間,他寫出許多山水小品文,其中,《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被稱為「永州八記」,最受後世推崇。這八篇遊記超越了「山海經」、 「水經注」等地理記遊,成為遊記散文的精品。柳宗元的山水遊記不是單純地描寫山川景物,而是透過山水遊記反映內心情感,將其遭謫的悲憤和懷才不遇的痛苦寄寓於文中,使遊記呈現出情景交融的境界。

自余為僇人(音:路),居是州, 恆惴慄(音:瑞力)。其隙也, 則施施(音:宜)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 斫(音:卓)榛莽, 焚茅茷(音:乏),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 箕踞而遨, 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音:任)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音:瞎)然洼然,若垤(音:跌) 若穴,尺寸千里,攢蹙(音:促)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然後知是山之特出, 不與培塿(音:簍)為類, 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僇:刑戮。戮人,猶言罪人,指因王叔文案受連累而貶官永州。
是州:永州。
惴栗:惶恐不安。
隙也:空暇時。
施施:舒緩的樣子。
慢慢:無拘無束。
迴溪:曲折的溪流。
異態:特殊景色。
西山:在永州西瀟水邊,長亙數里。
法華:寺名,在零陵縣城內東山。
西亭:法華寺中的一個亭子。
染溪:一名冉溪,宗元改為愚溪。
斫:砍。
榛莽:叢生的草木。
茷:草葉盛多貌。
箕踞:伸長兩腿而坐,其形如畚箕。
遨:遊。
岈然:凸起貌。
洼然:低窪貌。
垤:土堆。
攢:聚集。
蹙:縮小。
累積:千里景色,都縮小聚集。
縈青繚白:青色山脈與白色天空。
外與天際:與遠際天空相接。
四望如一:向四周眺望,景色都是相同。
培塿:小土堆。
悠悠乎:形容歷時久遠。
灝氣:大氣,指天地之間的氣層。
涯:盡頭。
洋洋乎:舒緩自得的樣子。
觴:酒杯。
日之入:太陽下山。
與萬化冥合: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元和四年:西元809年。

作者簡介

柳宗元(西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河東郡(今山西省永濟市)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韓愈同為古文運動的領導者。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子厚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音:勳)。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予曰:「此古戰場也,嘗覆三軍。 往往鬼哭,天陰則聞。」
  •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汨(音:密))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秖(音:之)辱於奴隸人之手,駢(音:胼)死於槽櫪(音:力)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求其所以為舜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聞古之人有周公者,其為人也,多才與藝人也。求其所以為周公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聖人也,後世無及焉;周公,大聖人也,後世無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責於身者重以周乎?其於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為藝人矣。」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其於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於人者輕以約乎。
  •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 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制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 孰云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 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告汝十二郎之靈:
  • 維年月日,潮州刺史韓愈,使軍事衙推秦濟,以羊一豬一,投惡谿(音:西)之潭水,以與鱷魚食,而告之曰:
  • 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有業之,其色若自得者。聽其言,約而盡。問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為京兆長安農夫。天寶之亂,發人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勳,棄之來歸;,喪其土田,手鏝衣食,餘三十年。舍(音:社)於市之主人,而歸其屋食之當焉。視時屋食之貴賤,而上下其圬之傭以償之;有餘,則以與道路之廢疾餓者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