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剑四十年 陈天阳收藏展

三才画廊 黄于瑞
font print 人气: 174
【字号】    
   标签: tags: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节录自杜甫《夜宴左氏庄》

过去中国社会,能习剑读书即是文武双全。现代社会不需刀剑防身,它们逐渐被归纳为武术练习、表演及搜藏展示领域。刀剑留给世人的印象,仍完整把传统文化精神与艺术面向保留。

以取名为例,意义名称多引用中国东方特色、历史典故,或形体、或传说。如太极剑,名称取自道家太极八卦,护手为太极图腾,意求健身养性;如斩马刀(又称义和刀),取自历史事件,与其早期功能性有关。

国宝级铸剑大师陈天阳从十五岁起拜师习武,随师学习刀剑养护与铸造,之后跟随北渐派大师学习北方铸剑法与拳术,传承铸剑时亦同时传承武术。一生经历传奇,注重内外双修,撰写出版论剑书籍。师承少林岭南派,自身习武,除注重刀剑品质,也因而了解制作时如何兼容美感、依其不同特性斟酌,配合演武时整体力学比例,改变重量与比重位置。中国刀剑历史演变丰富,时光推移使种类难以流传,大师系统性制作,从刀身到刀鞘,作品出自手工,注重古典美学。与机器制作不同,手工刀剑制作耗时长、材料有限、最终能完成数量少、刀剑艺术家为了表现自我理念,每把必须拥有独特意义典故。不单纯再现传统样貌,进一步考究图腾运用与细节、装饰配置,适当微调之,为古典传统风格增添现代感的东方气息。

陈天阳大师刀剑兼顾力与美,独特性格与气质歌颂中国传统文化流变、传承。刀剑如何从耐用走向搜藏,如何从搜藏中兼顾刀之狂傲与剑之君子特性,继承风水、镇煞之概念,保持冷冽美感。好剑流传,是艺术、文化、是深刻不被磨灭的理念。从外观、细节甚至重量改变,见证了历史时代变迁与传奇。

本文谨致岭南派剑术精湛,钻研冶剑大师云游周年纪念。当代因“武”而“冶”之宝剑,于武术史上已定位并传承。

(注)陈天阳老师于2011年年初过世,一生铸剑,卖剑时有三不卖:财大气粗者不卖、品性不端者不卖、来路不明者不卖。国内许多政要,如陈履安、郝柏村、彭明敏、谢长廷、李登辉、连战…… 他也是台湾难得会武术的铸剑大师,师从少林岭南,号青云。他的老师是文革时至台湾避难的少林师父,号了圆。陈天阳老师早期即拥有注册商标与政府核发之核准制作刀剑证。一生传奇故事令人玩味。

【展讯】藏剑四十年 陈天阳收藏展

展览地点:
三才画廊04-23783007
台中市西区五权西四街13巷10号
www.facebook.com/3tsart
[email protected]

展览日期:
2012.01.21-02.20 新年无休
2012.01/10起开放预约鉴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4月1日讯】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出土,虽深埋地下2400多年,但出土时依旧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它所带有诸多谜团,引发文物界的极大关注,更引发众多工艺品厂家想仿制出高质量的越王勾践剑。郢都青铜艺术研究所所长许光国历经14年研究最终攻克了仿制宝剑的难关。
  • (大纪元记者耿豫仙/台北报导)今年再度与新唐人合作的铸剑大师陈世聪,为了新唐人第二届武术大赛,选用高价、高品质的钛为材料,为武术冠军打造了一把“流采钛金宝剑”。
  • (大纪元记者王建明纽约报道)在美国教授日本武士道的龙美(Tatsumi,英文名:Dominic Galoo)携带了数名自己的武馆学生观看了10月3日在曼哈顿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学院的新唐人电视台“第二届全世界华人武术大赛”初赛。龙美先生出生在日本武士道家族,先祖曾在日本皇宫内是铸剑师。他表示,从长拳武术套路以及刀、剑的参赛选手身上看到了许多日本武术的发源处。
  • 而统治者铸剑为犁,经常是把老百姓手里的剑铸成了耕地的犁,让老百姓耕地的同时还失去了反抗的工具。
  • (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刀、剑是一门结合科技、人文,悠远源长的艺术,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融合民族情感、任侠敦厚与文武合一的精神。一代传统工艺大师陈天阳17日病逝,享年72岁。陈天阳毕平投诸铸剑,现已传承至第三代陈重智,家属计划成立陈天阳铸剑艺术纪念馆,传承刀剑艺术。
  • 舍维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古迹,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家庭住宅。这座城堡座落在法国中部罗亚尔河岸的一个美丽山谷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展示着过去法国家庭生活的样貌。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