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入诗 三藏抒怀

作者:邓正梁(正梁中医诊所院长)
font print 人气: 252
【字号】    
   标签: tags:

中药入诗,自古即有,不仅别出心裁,还一语双关,耐人寻味,妙趣横生。

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在其著作〈离骚〉中就用了许多芳香开窍的中药,以喻自身的高洁,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即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初开的花瓣;“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都是香草的名字,自己佩戴着秋兰,这是屈原借着香花美草来表示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高洁。

权德舆,唐宪宗元和年间人,历兵部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他的一首〈药名诗〉收录在全唐诗中:“七泽兰芳千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钓藤阴不见人。”中间暗藏了泽兰、磷石、白薇、钩藤四味中药。

唐朝诗人张籍有一首〈答鄱阳客药名诗〉:“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这首诗藏着地黄、半夏、栀子、桂心四味药,前句尾与后句首字连珠,称为“离合体药名诗”,连得自然巧妙,藉药名诉衷肠,饶有兴味。

北宋诗人黄庭坚,乃江西诗派祖师,笃信佛教,亦慕道教,事亲颇孝,为二十四孝之一。他的《荆州即事》药名诗有八首,其中几首为 :“四海无远志,一溪甘遂心。牵牛避洗耳,卧着桂枝阴”、“雨如覆盆来,平地没牛膝。回望无夷陵,天南星斗湿”、“千里及归鸿,半天河影东。家人森户外,笑拥白头翁”、“使君子百姓,请雨不旋覆。守田意饱满,高壁挂龙骨”,这其中提到了远志、甘遂、牵牛、桂枝、覆盆、牛膝、天南星、白头翁、使君子、旋覆、龙骨等中药。

(Fotolia)

南宋词中之龙辛弃疾,号稼轩居士,与苏轼合称“苏辛”,在其《稼轩长短句》中有一词〈满庭芳〉:“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磺。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日,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这首描述的是闺阁情,贵夫人的边关之思,其中嵌入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金、硫磺、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缩砂、粉黛、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5味中药。

《西游记》第36回〈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傍门见月明〉中有一首诗,写唐僧抒发情怀,记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悟空啊!我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孙大圣闻言,呵呵冷笑道:‘师父不必罣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益智为姜科植物,藉以表明三藏渐悟开慧,得佛启示赴西天取经;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种子,指唐太宗率众官送三藏出长安城;三棱为破血行气药物,三棱子藉指三藏在途中收的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与沙和尚;马兜铃为清肺化痰药,写出马不停蹄的声音,日夜趱行;茴香可散寒止痛,是一种香料,也指着回乡之意,表现三藏想早日取经成功的心情。全诗有九味中药名,诗味串入药味,显了技巧也添了情趣,真是吴承恩的神来之笔。

——转载自《新纪元周刊》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广为民间所传颂。他任左拾遗时,写了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
  • 王医生见到病人后,全用李医生的药方,只是略加变动,让病人服用。经过三天治疗,富人的病就好了。富人家十分高兴,付了事先约定的酬金,送走了王医生。
  • 单用药名对联,古已有之,最有名的是唐宣宗李忱出药名为上联求对:“白头翁”,国子助教诗人温庭筠对曰:“苍耳子”,对仗工整,虽为君臣文字游戏,却也风雅。
  • 前面两章,孔子分别讲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君子不器”。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请注意,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