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绪调节能力 对孩子影响很大

作者:雪莉‧乔汉 译者: 谢明珊
放松心情,孩子跟你相处才会安心快乐。(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30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如果想要有健康的情绪调节能力,先决条件是培养身体觉知,亦即在脑部和身体之间建立强大回路,尤其是右脑。此外,我们也要懂得反思情绪和心智状态,这要仰赖头脑的前额叶皮质,亦即在前额后方。

当我们超乎身心容纳之窗,心智和情绪会失去弹性,做出当下不宜的反应,一整个乱无章法或不知变通。这些都是暂时的状态,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反复发生。有些人会马上恢复正常,但也有人会持续一段时间。

无论哪一种状态,你的同理心和问题解决能力都失灵了,你会开始心不在焉、莽莽撞撞、自我本位或冷漠。当情绪调节陷于过度激发和过低激发的状态,会影响我们“活在当下”的方式,以及我们跟别人的互动,像这种状态会进入“自动驾驶模式”,一不小心就刺伤孩子的心。当我们陷于自己的内在状态,便无力觉察孩子的情绪,孩子便无法回归内在平衡。当我们情绪失调,一看到孩子的行为,往往会负面思考,而非提出合理和富有同情心的解释,导致亲子关系破裂。

孩子会感受你传染给他的情绪

我们会不自觉反射彼此的情绪。人与人的身体和头脑天生习惯同步,我们会观察对方脸部表情的小动作、语调和肌肉的紧绷程度,进而察觉自己内在状态的小变化,所以情绪是会传染的。

当你内心有强烈的情绪,会反映你的脸部和身体肌肉上。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下,从自己的右脑传到别人的右脑。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后会有回应,例如心跳变快或变慢、肌肉放松或紧绷。孩子会隐隐感觉到,你有没有真正放松,以及你是不是心不在焉。这种交流在几毫秒内发生,完全不需要言传。

肢体语言传递得很快,比言语系统更强烈,毕竟言语一直到了人类演化后期才出现。这种情绪感染或情绪同步发生得太快,一般人难以清楚意识到,也就无法预先管控,但仍然可以在发生后,自我觉察你对孩子说话的语调。

如果孩子跟你相处时,经常面对你的情绪失控,便会形成固定的情绪调节模式,否则便无法安心跟你互动,比方孩子会开始封闭心房,或者老是缠着你,又或者放大情绪反应来跟你讨拍。更糟糕的是,如果你情绪失控到了极限,孩子会把情绪反射回去给你,你就更难回归身心容纳之窗,犹如在逆流之中前行般困难。

孩子的回应反映出父母的在状态

当你陷于情绪失调的回圈,经常要等到很严重才发现,到时候你的情绪会直接反映在小孩的行为上。每次小孩开始爱顶嘴、爱批评、爱抱怨,或者有一点难教,我就回头反省自己,果不其然,我的行程出一点问题,导致我心不在焉,忽略了孩子。我可能睡眠不足,把所有事情一把抓,有时候在忙着一件事,但有时候在担心未来几个礼拜的无数待办事项。我本人不觉得有压力,看似处理得宜,但身体会透露我隐藏的心思,正是这种隐而未显的语言,让孩子感到不对劲。

我回话有没有花心思,我有没有全然专心,这些从我的语调和讲话速度就会看出端倪,比方我跟孩子相处时,尽量直视孩子的双眼,把步调慢下来。只不过,父母的变化通常是负面的,例如我对于孩子的言行,越看越不顺眼。这会影响我如何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影响我去做出仁慈或负面的解释,孩子绝对听得出差异,譬如一句是“你有时候会犯错,但没有关系”,另一句是“你怎么回事?怎么那么难教?为什么不改变自己,让我轻松一点,滚开啦,给我一些空间……”我自己是不会说出这种话,但只要父母亲脱口而出,无论情绪有多么细微,孩子都能读到压力和愤恨,于是会渐行渐远,升起防卫心,觉得羞愧和伤心。

这时候要试着放松,整合头脑、心智和身体,这样孩子跟你相处才会安心快乐。有时候我做得很好,我自己会感受到,因为教养会变成一件快乐不费力的事情,小孩的态度会更亲切温和,更愿意守规矩和讨我欢心。

─ ─摘自:《不再焦虑的深层教养:教养从心连心开始…》大树林出版社提供@

视讯提供: 大树林出版社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教养子女可说是天下父母一件最艰难也最有意义的工作。身为父母应如何陪伴和引导孩子走一条快乐、健康与充实的成长道路?本文摘录Lifehack网站10则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及常见教养误区:1. 倾听。2. 让孩子看见你犯错。3. 容许孩子闯祸和犯错。4. 一起到户外活动。5. 教导孩子感恩。6. 称赞孩子做的事,而非称赞孩子本身。7. 开开心心玩一场。8. 教导孩子善心。9. 以肢体碰触向孩子表达爱。10. 协助孩子学习情绪管理。
  • 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很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有的时候就有点过分的惯孩子了,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什么,这样纵容孩子很可能在某些地方就养成一种倾向,自然而然影响健康。例如孩子跌到了,父母就骂地让他摔倒了,好像地有罪似的,这不可以。同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父母不能完全顺着孩子,要照着真理来对待孩子。
  • 台湾教育部学生健康资讯系统资料显示,国小学童过重与肥胖率由2007年的25.4%上升到2014年的29%;国中学童则由27.8%增 加到28.8%。台北市卫生局南港区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林莉玲说,研究显示,小时候胖,长大后约五成依旧是胖,10~12岁的孩童,体内细胞变化最大,最可 能影响成年体型,因此国小学童肥胖防治不容轻忽。
  • 礼貌是德育的一部分,教小孩子礼仪、礼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孩子出生以后就是一张白纸,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变好或变坏。
  • 教养若用错方法,会造就孩子教不动的个性。父母须改变沟通方法。
  • 父母积极创造培养小孩良好行为的环境,并且教养前后一致,那小孩的人格发展与行为规范就会朝良性循环。
  • 科学证据显示,父母和子女的连结,以及父母如何理解和关怀子女的内在心智和情绪,确实会影响子女脑部的神经回路发育。
  • 你觉得哪些价值最重要呢?子女会从你每天的言行潜移默化,也会去观察你在强调和褒扬什么行为,观察你怎么解释你期待的行为和规矩。
  • 孩子没有遵守规矩,找孩子一起讨论该如何补救,并且在过程中全力给予支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