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珐琅玉堂富贵瓶

font print 人气: 2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6日讯】
清 康熙
画珐琅玉堂富贵瓶
高13.4公分 口径4.2公分

瓶颈下垂的蕉叶纹,衬托出瓶身柔美的曲线,瓶腹则以没骨花卉的技法绘饰牡丹、辛夷(与玉兰花同科),娇艳欲滴、妩媚动人,而大片蓝色的湖石在白地间显得分外抢眼。

小瓶绘饰玉兰花及象征富贵的牡丹,故名玉堂富贵;非常雅致的案头摆饰。

铜胎,侈口,削肩,梨腹瓶。器内施浅蓝釉,外表口沿下黄地饰茶花和莲花图案,颈垂蕉叶纹,瓶腹白地绘没骨牡丹、辛夷(与玉兰花同科)、及湖石等,圈足墨绘转枝花,底白地书蓝色“康熙御制”双方框双行隶书款。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景泰款掐丝珐琅螭耳炉
  • 景泰款掐丝珐琅龙耳扁壶
  • 宣德款掐丝珐琅螭耳洗
  • 洗内光素镀金,外壁装饰转枝番莲;洗的底部装饰得颇为讲究,外围一圈如意云头纹,次圈为转枝番莲,其间装饰铜钱、珊瑚、绣球、葫芦、方胜等类似佛教七珍,中央则掐丝填蓝“景泰年制”款,以象首为足更显稳重。
  • 口缘下饰三圈五彩如意云头纹,全器由多色的转枝番莲花枝呈规则的横“S”形环绕五周,桃形的花心上下各一,在花心上方再饰以云头纹及圭形纹,叶片简化成逗点状,并两两对生排列,是十七世纪前期文物的代表作品
  • 全器以番莲纹为主要的装饰;转枝上的卷须比早期多,镀金的菊瓣口檐、及水勺上的龙首等金工,透露出该器皿应为明末清初的作品。
  • 笔山蓝地以转枝花卉装饰,双钩掐丝的卷须,透露出清代掐丝珐琅制作和装饰的特色。
  • 方壶是古代青铜器中的酒器,简称为“钫”,后世用来做陈设器,器侧的一对铺首环耳,将器皿点缀得更加美观。
  • 器形似槌棒,故俗称棒槌瓶;器皿的形制、纹饰与清初大量外销的黑地三彩瓷器风格一致。
  • 全器以竹子与花卉装饰,口沿饰各色朵花;盆腹于云纹锦中装饰双猗牡丹、菊、湖石以及蝴蝶,一片花团锦簇的气息;下方为内含朵花的如意云头纹,与盆口式样相互呼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