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第一洞天”——灵山仙境

【字号】    
   标签: tags:

  灵山仙境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境内,原著名的“湖埠十景”所在地。历史上的云泉山洞,崖壁上仍保存着宋熙宁二年(1069年)杭州太守祖无择的“云泉灵洞”篆书题刻。唐宋诗人、文学家白居易、范仲淹、苏东坡、朱熹等人常来此游览,也留有遗迹。

  灵山洞为竖井式石灰岩分层溶洞,有上下两洞五厅,总面积6000平方米,深度400米,年平均气温18度,以“高大、雄伟、开阔、壮观”著称,洞内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如梦如幻。令人瞩目的天柱峰高24.5米,直径6米,占地面积12平方米,12人难以围抱,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溶洞石笋。近50米长的天梯石栈构成洞中登山的情趣,在中国众多溶洞景观中实属罕见。距离灵山洞280米处,便是以水为主体的仙桥洞,洞中长480米充满探险趣味的地下长河,水流湍急,扣人心弦。灵山景区集天下溶洞景观于一身,融“风、水、云、瀑”于一体,堪称“西湖第一洞天”,如诗如画的石景,天然的生态环境,再加上“西湖莼菜”、“九曲红梅”等土特产,定能使您流连忘返。

(资料来源﹕世界旅游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公元640年,唐朝命兵部尚书侯君集率兵攻灭了位于今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国,同年在高昌王城即高昌故城设置了西昌州(后改为西州),州下设置5个县:今鄯善县城附近的蒲昌县、今鄯善县鲁克沁古城的柳中县、高昌故城的高昌县、交河古城的交河县和今托克逊县城附近的的天山县。文化旅游
  • 桃花潭景区自然风光请丽,文化渊源久远,景区内的景点星罗棋布,景区周围珠联壁合。南依黄山,西邻九华山,更与太平湖一衣带水。文化旅游
  • 中岳嵩山,除了丰富的负有盛名的人文景观外,尚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自然奇景。古往今来登封有“八景”“十二胜”之称。八景是: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颖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文化旅游
  • 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因杨业精忠报国,杨家世代忠良,宋太宗赵光义爱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涎媚的性格,赦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五百万,盖《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亲书《天波杨府》匾额。
  • 云栖竹径位于西湖西南五云山西麓的云栖坞里,相传五云山飘来的五彩祥云常常在坞中栖留,故名“云栖”。云栖又被人们称为“湖山第一奧区”。清代“西湖十八景”中有“云栖梵径”景名,素以深山古寺,竹径磬声称胜。文化旅游
  • 在长江行船出了西陵峡,经过一段宽谷的航行后就进入了长江三峡的另一座古城巴东。巴东县城地处香溪河谷的长江南岸,因在大巴山以东而得名,“上连巫夔、下通荆郢”,素有“钥匙港”的美称。巫峡有一半在巴东的境内。南北朝时设归乡县,隋时称巴东。清代雍正十三年起,巴东属宜昌管辖,今归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巴东城地势陡峭,自古以来无城廓,是三峡诸县中惟一未设城防的县城。作为湖北境内最西端的一个县城,它是从水路入川的必由之路,是鄂西山区的门户和交通枢纽。 文化旅游
  •   明代诗人高启的《狮子峰》诗描写了流传于苏州的这样一则民间故事:宋仁宗聘请神僧中峰为国师,国师的坐骑是一只丈八大狻猊(即狮子)。一天,国师骑着神狮来到苏州菩提正宗寺,会见徒弟天如禅师。菩提寺里多怪石,状似狻猊。神狮见了,竟以为回到了佛国狮子群中,乐得就地打滚,亮出本相,变成了狮子峰,屹立在寺院之东南,成为诸峰之冠。身上散落的狮毛,也纷纷变做各种各样的狮子狮孙,有的是大狮,有的是小狮。而且姿态各异,有的像狮舞,有的像狮吼,有的如雄狮蹲坐,有的如母狮沉睡,有的如狮子滚绣球,有的如双狮搏斗,共有500多种不同形状。群狮又都围绕着神狮,向它顶礼膜拜。国师和禅师见了,连称“善哉,善哉!”从此,菩提正宗寺改名狮子林,狮子林的石狮子也就出了名。
  •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滦平县巴克什营一带,毗邻京承旅游公路,距北京130公里,距承德市区91公里。它东面是雾灵山,西面是卧虎岭,南通京都,北达坝上,是进出塞内外的咽喉要道,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文化旅游
  • 登上华山北峰,再向南折,经擦耳崖,过上天梯,便有一长岭呈现眼前。它莽莽苍苍,蜿蜒盘旋,好像苍龙腾空,所以被称为“苍龙岭”。全长约1500米,开凿石阶246级,宽一米,岭脊坡度40°,行走其上,心惊目眩。此岭只有2尺多宽,两旁万丈深壑,势陡如削。岭脊上下高差约500米,坡度在45°以上。在这里遥望青松白云,耳听风声大作,游人到此,莫不惊叹。
  • 文化旅游。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 钟鸣之声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声探 源,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而相得益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