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水河在呻吟(50)龍灘水電站

韋登忠等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七、紅水河四級水電站——龍灘水電站

3、移民的損失

(3)暗淡的將來?

龍灘庫區90%是農村移民,搬遷時絕大部分是後靠。農村與城市的主要區別之一是流動人口,城市有大量流動人口,流動人口幾乎租住房屋,租房是城市的一大特徵,而農村根本就沒有租房現象,沒有人租,也沒有房子可租。因此,搬遷後房子還未修好,就只能住在臨時搭建的房屋內。兩年後,移民們全力以赴建房,淹沒最嚴重的天峨、樂業、田林、羅甸、望謨、冊亨六縣大部分移民終於把房屋建好。

一,養魚:江邊的人們習慣與水打交道,房子建好後,一些移民幹老本行—-捕魚。水位不斷上升,兩岸的灌木叢、雜草都是魚飼料,魚類大量繁殖,一些人用電,一些人用網,尤其是網魚,幾家人合夥把一、兩百米漁網放在江河入口處或河灣,一、兩週把網吊上來一次,每次能收幾千斤魚。剖腹、烤黑,三、四元/斤賣給魚老闆,一次收入上萬元。2007~2008年這兩年,一些漁民賺了一筆,不過這種滅絕性捕魚也只有這一、兩年紅水河岸邊375線下還有灌木、雜草作為魚飼料才有可能。後來地方各級政府下令禁止這種滅絕性拖網式捕魚。

網箱養魚是現在及未來庫區移民的主要謀生手段之一。天峨縣區域發展快,羅甸有一些,2008年秋,上游的樂業、望謨、田林、冊亨每個縣只有幾處。龍灘庫區375線從壩址到最上游有近300公里,水面寬,水產養殖前景廣闊;不過到枯水期,水位下降四、五十米以上,水面收縮,一些移民因此受到巨大損失。養魚也需要技術,需要經驗,大頭魚不需投放飼料,移民們大量投資養殖大頭魚,結果水裏沒有多少養料,大魚吃大魚,小魚吃小魚,打撈上來沒有魚肉只有魚骨頭。

紅水河及上游的南、北盤江以及天生橋庫區網箱養魚只有幾年,週期是一、兩年,現在產量還不是很大,鯉魚價格可以賣到每斤4元,漁民既可以收回成本,也可以收回工錢(利潤)。可是幾年以後,整個龍灘庫區8萬多移民的大部分都靠養殖水產(還有天生橋庫區),水產品銷路是大問題,如果價格只在每斤2元或以下,雖然不會如2008年初的天生橋庫區因水污染導致漁民血本無歸,但漁民的勞力可能白費。

二,經商:庫區移民分為三類:淹地淹房的雙淹戶,淹地不淹房或淹房不淹地的單淹戶。淹房不淹地的單淹戶移民未來的日子最讓人羡慕,舊房子得以改造翻新,田、地仍在,將來的生活不用愁;最讓人揪心的是淹地不淹房的移民,房子還是原來的土坯瓦屋,他們沒有搬遷費,沒有房屋補償,有些人後期扶持也沒有;田地已淹沒,要是把田地補償費用來建房,以後的日子怎麼過,要是不用這筆錢來修房子,他們猴年馬月才能建新房。

大多數移民屬於淹地淹房的雙淹戶,他們有搬遷費、房屋補償費、土地補償及安置補助費。人的一生就修那麼一次房子,他們大多也是把土補費貼進來建新房,每一家都有那麼一棟「洋房」,不過未來的日子就像穿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人口稀少、土地荒地多的小村小寨,山上的旱地沒被淹,他們還可以種玉米,生活沒多大變化;而集鎮移民們原來就是人多地少,淹沒後幾乎沒有土地可以開發,他們只有做生意—-經商。有錢容易賺錢,只是原來種田種地一下子改行做買賣,摸石頭過河,有錢並非一定能賺錢,並且鄰近鄉村已沒有多少農副產品可以交易,沒有鄉村支撐,集鎮的人們又能做什麼買賣?

以前的集鎮是由村寨發展而來,集市沒規劃,住在集鎮的人們只有一部分人經商,只有一部分房屋有門面,生意都不怎麼好做,現在集鎮新規劃,集鎮的移民都經商,還有為了讓集鎮規模擴大,一些村寨也搬遷進來建房修門面。集鎮、城市的發展是逐步的、循序漸進的,圩場不會一夜間成為集鎮,集鎮不會一夜間成為城市,羅馬城不是一天兩天建起來的。

冊亨岩架、望謨蔗香、田林百樂、樂業雅長、羅甸羊裏、天峨向陽等集鎮新開好些館子、魚莊、小賣部、甚至是「超市」,近兩、三年因為各級政府為移民問題經常下鄉,各地移民也時常到鄉鎮找政府、找移民站辦事,館子、魚莊還有一些收入,再過一、兩年,移民問題落實,移民房屋建好,就只有少許的過路人和趕場天來趕集的鄰近村寨村民。先倒閉的一定是「魚莊」,住在江邊的人們有誰還會到「魚莊」開銷。

田林板幹(百樂鄉新址)移民點、冊亨百口鄉新址原來沒有圩場,現在的新址規劃是用直尺三角尺,用鉛筆碳素筆在紙上畫出來,科學、規範,政府機構靠山腳,移民房屋排列在「街道」兩旁,家家都是小洋房,家家都有門面,只要裝修完工,有館子、有旅社、有超市、有小賣部……猶如霓虹燈下的小城,可是櫃檯積滿灰塵,自進自銷。估計未來的幾年不會有多大變化,尤其是板幹,除了鄉政府機關就只有一百戶移民,最近的是三公里外的板幹村,該村有3000多人口,本來就相當於一個小集市,館子、鋪子、旅店、維修部……應有盡有,他們不會拿錢跑到三公里外的移民點來消費。

三,種田地:後靠移民大多已沒有水田,如果原來本有一些旱地,繼續栽種玉米,餵養家禽、牛馬、養魚,興許能保持原有生活水準;要是旱地已被淹,山上又不能開荒,只靠養殖或尋找別的路子如打工之類,生活今不如昔了。

冊亨外遷移民有高洛、浪沙、納福寨、農中、丫他五處移民點,政府從土補費中扣除為他們購買或改造一些水田,除了每人8分水田,什麼都沒有,正如興義市郊及開發區、萬屯、鄭屯等移民點的天生橋移民。高洛、浪沙水田不是購買當地農民一直耕種的水田,而是原農場水田,有些水田多年沒有耕種,土層薄,少許鵝卵石還裸露在外,水田裏有一些是河沙,移民們需要一些年才能使其變為真正的水田。

納福寨移民點有三十多戶雙江口壩恩村移民,政府為他們購買的水田是在河灘上打保坎,填埋垃圾、碎石、廢泥等新造的「水田」,「水田」表面只有一薄層泥土,既不保水也沒什麼肥效可言,每畝18000元,比淹沒補償費還高(淹沒補償每畝19960元,扣除調控費,只有17300元。)。如果不要那些「水田」,他們又去哪兒買?土補費不拿去買水田,發到手裏用光了怎麼辦?如果要那些「水田」,每畝還要花上千元從別處拉泥土再造田。田林板幹移民點、冊亨納福寨移民點由於各種原因,搬遷到第三年才開始分田,有些「水田」不能種水稻,只能種玉米,並且,他們都已經有兩年沒有種田種地了。

田林板幹移民點有幾十戶八洞村移民,開始一兩年忙於建房,房子建好後田地還未落實,沒有田地可種,沒有多少生意可做,出門要花錢,呆在家裏只有搓麻將,玩撲克。坐吃山空,能撐多久?

十年前外遷到興義市郊及其鄰近地區的天生橋移民每人8分地,僅此而已。生活艱難,那些中老年婦女大多撿垃圾。廣西隆林天生橋移民說:「搬到隆林縣城的移民也有撿垃圾的」。廣西天峨、貴州羅甸搬遷較早,外遷到縣城移民人數較多,去年秋,兩地移民們說:「那些搬到縣城居住的移民的確有一些中老年婦女實在找不到事做,又沒有其他謀生本事,只有撿破爛」。

不要重複昨天的故事。 (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普通老百姓,財富標誌在城裏是房子、車子、金戒指、金耳環;在農村,是吃、是住。誰家哪一餐吃白菜還是吃豆腐,外人不可能一清二楚,可是哪一家是平房,哪一家是瓦房,哪一家是一層,哪一家是一樓一底,全都明擺在那兒,藏不了,收不住。
  • 「這麼多年,即使當初多得幾個錢,也吃不到現在。」的確,十年前,你多得幾千幾萬,現在早已吃光,可是你不吃第一、第二個饅頭,只吃第五個饅頭,怎麼又能吃飽?
  • 2000年,母子二人從老家的松林坡木棚搬遷到女兒在移民點幫他們修的空心磚房裏,耕種那0.88畝水田,年收入1,000元。不求吃飽,只要有吃;不求不餓,只要不死。半瘋的阿雪看到能吃就撿,年邁母親看到能撿就抓,一個是瘋子,一個是乞丐。
  • 「地界」本是人為劃分,自古以來紅水河南北兩岸的人們並沒有「跨界耕種」,無論是南岸還是北岸,哪地方適合耕種就到哪地方開荒種地。地球本不屬於哪一個個人或哪一個集體,誰先去那兒開荒種地就應該屬於誰所有。
  • 在百康村巴將屯等,雅長林場要搶佔農民玉米地栽樹,為了防止村民阻攔、反抗,林場還出動林場公安,有時還有鄉府、鄉派出所民警等到現場「維護秩序」。
  • 半個世紀前的西元1954年,有七、八個壯漢帶著斧頭、鋸子、行李駐紮在方圓幾百平方公里都覆蓋著茂密的原始森林的廣西樂業縣雅長鄉百康村偉蘭組,搭起木棚,門口用一塊小木板畫下「凌樂林場經營所」,這是二十一世紀的曙光剛露頭就讓廣西樂業縣雅長鄉、花坪鎮、邏沙鄉、田林縣百樂鄉、平山鄉村民又恨又怕的「雅長林場的雛形」。
  • 沒有造林款,沒有退耕還林款,玉米價格不上漲,林場與當地原住民相安無事。即使是89年縣府在當地原住民毫不知情情況下把這片一百多萬畝土地劃入林場,林場對當地農民的耕種也沒表示什麼。
  • 八壩屯有「山林證」都奈何不了林場砍松樹桐樹占地,更不用說如巴流屯這樣無證可憑。
  • 林場先代各組組長簽名後把圖拿給村民委。群眾不知道圖上畫的是什麼,從山名看出,那一片土地貧瘠,範圍又小,群眾反對無效。界內有少許松林,林場一直在那兒割松油。
  • 砍掉桐林為了占土地,占土地為了能從土地上賺錢,倘若不用這樣轉彎抹角,既省力省事又省時。罰款分兩類:一類是以「牛馬進入林區」罰款,另一類是以「進入林區開荒」罰款。要是嚴格按照「他們都屬於林區內的農民集體」,甚至菜地、宅基地都屬於林場的土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