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翔:玫瑰花中聽潮音(8)

黃翔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詩化人生,率真性情。身心有韻,筆墨有行。不為「血肉枯竭」而活;寧為「歲月滋潤」而死。生命本來是「本真而天然」的「不受扭曲的生命」;生活理應為自由選擇、復歸「簡單與自然」的生活。

活著,就活出一份自在!就活出一份自由!打造浮生「應當如此」的夢境!自由開拓「瞬間人生」的豐饒!

        8

回程中在碼頭上候船時,一個名叫卡門(Carmen Hendershott)的年老的美國女士向我走近。她來自曼哈頓,是個圖書管理員,原來她剛參加今晚的活動,正好同我們一起夜歸。她對大家說,很喜歡我的詩歌朗誦,我的聲音和肢體中讓她感覺有一股氣,問我是不是煉氣功?

我告訴她,對於中國人,詩歌、書法、音樂、繪畫、朗誦,無異於「藝術」氣功修煉。在東方,也是對生命人體有特效的「另類療法」。東方的文化藝術起延年益壽作用,希望全世界活在當下的每個人都可以活到一百歲以上!說得大家快樂地笑起來。

一片嘈雜聲中,聽見同行的詩人和學者陳破空情不禁的感歎:「紐約斯坦頓島今天的這個夜晚,有今生漂泊異域中少有的溫馨。」

2011年2月14日於紐約秋園小丘草原湖畔「夢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社會是全民的社會,不是哪個人的社會;是百家姓的社會,不是哪一家的社會。所以,當胡錦濤欲以一己的思想、性格、觀念形態改變社會的時候,他所要改變的首先不是等著由他改變的社會本身,恰恰相反,他首先應該正視並改變的正是他自己,並拋開以往所持的一黨思想立場的狹隘性和局限性。正因為如此,胡錦濤絕不能把眼光和心力只投向於對權力的關注、對一個社會的執政黨及其現實的生死存亡的關注,而是應該率先捨棄個人和執政黨對一個現代社會和全民所擁有的特權,以博大的眼光和胸襟關注每一個人的現實生存和全部人生。所以,這個社會需要「民主」而不是「主民」;需要「公僕」而不是「黨主」。
  • (關注中國中心CCC報導)中國民主牆運動的開創者之一、著名自由派詩人黃翔先生應徐文立和布朗大學(國際大赦在布朗)學生會共同邀請,與徐文立在布朗大學同台演講中國人權問題,同時黃翔先生激情澎湃地朗誦了他47年遭中共當局封殺的歷年代表詩作,並當場揮毫寫(畫)下了記述民主牆歷史的書法,受到了布朗大學師生們的熱烈歡迎。明日一早,黃翔將和徐文立一起飛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將開始他們為中國的自由民主的事業繼續奮鬥的征程。
  • 要剖析中國當代政治和它的現行社會體制,離不開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經開始的潛在文化衍變;要透視1978—1979年的中國民主啟蒙運動或「民主牆運動」,也離不開與官方文化同時並行的在野的民間地下文學活動。所不同的是,一個是強勢的地面河、是公開而「合法」存在的明流;一個是政治高壓下的弱勢存在、也即「非法」的地下「文學潛流」。
  • 在民主牆被封殺、我們被逮捕之前,我們由貴州高原出發,先後向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北京持續發起過六次衝擊,最後一次形勢已十分危急,仍冒險去了一個人,在天安門廣場貼出最後一幅大型橫幅標語:「民主啟蒙運動萬歲!」此人名梁福慶,原為貴陽至北京的火車上的列車員,我們先後多次從貴陽至北京、從北京返貴陽都由他「專列」來去包送。
  • 美國布朗大學以其自由的人文精神著稱於世,早在上個世紀1978—1979年「民主牆時代」開始,人們一提及它的名字就不免肅然起敬,它是最早也是最長期關注始終備受壓抑的中國人權及言論自由的美國著名的大學之一。
  • 我現在給你們寫來此信,是因為出於對你們的信任,媒體應為社會良知和人類公義的體現,為此,我向你們發出緊急呼籲!
  • 文化是什麼?文化是物質實體,也是精神實體。不同國家的文化具有不同民族風貌和地域特徵,它既意味著一個國家物質和精神文明的總和,也標誌著一個國家現階段物質和精神文明發展達到的高度。一個國家的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智慧和性情的 象徵,也是一個國家潛在的靈魂和精神骨血。不同的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獨特的精神品性,共同構成全人類的財富。
  • 2007年4月的最後一週,美國筆會主辦的第三屆「世界筆者之聲」國際文學節又在紐約隆重舉行,來自 45個國家的 150多名作家出席了這次盛會。作家們不僅僅討論直接影響他們作品的問題,同時也討論全球暖化、國際難民危機、伊拉克戰爭和政治折磨等問題。今年的文學節的主題是: 「Home & Away」,虛構類型作家和非虛構類型作家的演講和朗誦等 66場活動在紐約市內的 29個地方先後分別舉行。
  • 中國當代「地下文學」本質上是專制體制內潛在的「自由文化」,而文化的自由及其真正「崛起」或「浮升地面」以社會實施「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一個社會兌現憲法所明文規定的公民諸多權利為先決條件。在這個意義上研究、分析、評估所謂南方和北方「地下文學」中的個體或群體,應以人為界別和劃分的所謂「南北」雙方同時都享有均等的機遇和公平的權利為前提。也就是說,對追求和創造自由文化的個人或群體,若要作出全面的有精神深度的客觀比較和公正結論,首先不同個人或群體的精神成果應同樣能夠經由發表、出版和媒體宣傳報導展示出各自的整體輪廓和面貌,以呈現整個社會和一個時代的精神自由、文化上的「多元」和「兼容」,也就是體現出所謂「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的實質和真正實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