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選讀:《詩經》木瓜

李俊德
font print 人氣: 20102
【字號】    
   標籤: tags: ,

木瓜
投我以木瓜(1),報之以瓊琚(2)。匪報(3)也,永以為好(4)也。
投我以木桃(5),報之以瓊瑤(6)。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7),報之以瓊玖(8)。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注釋

1. 木瓜:木瓜樹的果實,有香氣,淡黃色,味酸帶澀。
2. 瓊:玉之美者。琚,音居,古代佩帶在身上的玉。瓊琚,與後文之「瓊瑤」、「瓊玖」都是佩玉,於本篇比喻回報之心。木瓜、木桃、木李,與瓊琚,瓊瑤、瓊玖皆為古贈答之物,《禮記‧郊特牲》曰:「執摯以相見」,《禮記‧曲禮下》:「婦人之摰,椇榛脯脩棗栗。」又《左傳》莊公二十四年:「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鳥。」摯,通「贄」,古時初見需以禮相贈,男子以玉帛禽鳥,女子則因無外事,故以果實饈物相贈。以瓜果乾貨投擲欣賞的男士之風,至魏晉仍有留存。《晉書‧潘岳傳》記載:「岳美姿儀,辭藻絕麗,尤善為哀誄之文。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載而歸。時張載甚醜,每行,小兒以瓦石擲之,委頓而反。」
3. 匪:非也。報,答也,回送。匪報,不是為了報答。
4. 好:友好、交好。
5. 木桃:桃之大者為木桃。「桃」前加「木」字爲了和木瓜的「木」同律。
6. 瑤:美玉。《說文》:「瑤,石之美者。」
7. 木李:李子。「李」前加「木」字爲了和木瓜的「木」同律。
8. 玖:音九,黑玉。《說文》:「玖,石之次玉黑色者。」

賞析

〈木瓜〉,《衛風》。這是一首贈答之詩,用以表達禮尚往來的心意,亦見古人純樸敦厚之民風。

全詩共分三章,每章提到的「匪報也」,說明不是要以贈物來相比較,而是藉贈物來表達友好的心意。「瓊琚」、「瓊瑤」、「瓊玖」,對應「木瓜」、「木桃」和「木李」,兩者價值高低雖不同,卻不影響其心意。正見古人結好重在真誠而不在於物之本身。此ㄧ禮尚往來之表現,不是爲了求得對方的給與,而是「永以為好也」,為了結下永遠以和為貴的善緣,以珍惜人與人之間能夠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識的難得機緣。

參考語譯

你送給我木瓜,我回報你美玉,並不是為了報答你,而是希望與你永遠結好。
你送給我木桃,我回報你美玉,並不是為了報答你,而是希望與你永遠結好。
你送給我木李,我回報你美玉,並不是為了報答你,而是希望與你永遠結好。

摘自《古詩選讀》文津出版社 提供

【古詩選讀(附吟唱光碟)】邱宜文主編 文津出版社

「誦詩三百、歌詩三百」,詩歌本 為最精煉且富音樂性之文學,古以弦歌雅樂,匡正民心。本書選錄唐以前最富代表性之詩篇,加以註釋賞析;並集合兩岸傑出音樂工作者,重譯古譜及吟唱,還原古 代笙歌吟詠之風。全書內容含古歌謠、《詩經》、《樂府》、《古詩十九首》、魏晉南北朝詩作等約90首經典篇章。附錄光碟曲目選自唐《風雅十二詩譜》、明 《魏氏樂譜》、清《詩經樂譜》,及今人創作曲等,優美純淨,重現古廟堂大雅之聲。希望提供國人一份可資潛移默化,達成溫柔敦厚詩教目的之精神食糧。@

 更多:古詩選讀:《詩經》子衿

古詩選讀:《詩經》碩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歌謠為散見於典籍中的上古逸詩,其辭簡短雋永,自然和韻,而未收於《詩經》。今所見者多錄於郭茂倩《樂府詩集》與清‧沈德潛《古詩源》中
  • 古歌謠仍佔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沈德潛在其〈古詩源序〉中便提到:「使覽者窮本知變,以漸窺風雅之遺意。猶觀海者由(辵+羊)河上之以溯崑崙之源,於詩教未必無少助也。」
  • 鳳凰與麒麟都是上古傳說中的仁獸,只有太平盛世時才能見著,而今卻在亂世出現,還淪落獵人之手;一如仁者之不遇明君,竟遭逢輕視戲弄。
  • 子產是春秋時代鄭國的大夫,於昭公時為相,從政期間使得鄭國富強,百姓有禮。由於他不以利益為尚,而以禮義和全民的福址做為施政的考量,認為「為善者不改其度」、「禮義不愆,何恤於人言」(《左傳•昭公四年》),重新分配田地,擬定軍賦制,觸犯到了許多人維護自己的私心…
  • 楚狂接輿作歌之事見《莊子‧人間世》及《論語‧微子》篇。《論語》所載較簡:「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 延陵季子將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欲之。季子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使反而徐君已死,季子於是以劍帶徐君墓樹而去。徐人乃為之歌。
  • 〈越人歌〉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一首翻譯歌。它出現在先秦時的楚國;當時的令尹鄂君子晳有一天「泛舟於新波之中」,聽到划船的越人唱起了這首歌,由於歌詞是越語,鄂君子晳聽不懂,還找了當地人來翻譯成楚語,就是今所載之〈越人歌〉。
  • 這首來自古越的歌謠,文字淺白活潑,細思量則備覺情深義重,含蓄中互道決不為貧富而相忘:「乘車」、「跨馬」代表富貴,而「帶笠」、「擔簦」則言貧賤。
  • 首章以盛開嬌豔的桃花,比擬新嫁娘容姿豔麗,于歸之得時。二章以實起興;由桃樹圓碩的果實,象徵婚後能多子多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