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紀(265)

中集-第九章:地獄裡的火炬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三節:猶大們(2)

在林扯高所召集的不定期碰頭會上,一無收穫的陳賢士,灰溜溜地耷拉著腦袋,這次林扯高對他黑著臉,心裡便有些慌張。讓陳賢士奇怪的是,辦公室裡卻增添了兩個新成員。

一個名叫劉資元,四十多歲,此人平時極少說話,顯得城府極深,農六隊建立之初,劉資元因策劃了幾次越獄,事情敗露,當局便將他當成重大政治犯關進了嚴管組,可以算得上「嚴管組」建立以來的「元老」。

文革以後,劉資元依然「反心」不死,獄方得到檢舉,證明他多次在獄中煽動他人「鬧監」,所以一直被監獄當局認定是「重點監督對像」之一。

文革初期,被推上批鬥台上的便有劉資元,理所當然,劉資元也成為陳賢士監督告密的對象。

劉資元平時沉默寡言,在詩畫上頗下功夫。一有空就鋪開紙硯,細細地臨摹顏字貼。陳賢士總覺得他筆下潛伏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劉資元也成為陳賢士搜查的重點。

陳賢士意外的搜到劉資元用隸書抄寫葉挺的斷頭詩,便拿來向林扯高告密。想不到,竟碰上劉資元也在坐。

同來開會的另一個人叫王世春,更出乎於他的意料。一來六隊,陳賢士便知道王世春是出了名的反改造分子。聽說王世春在國民黨軍隊裡服過役,「解放」那年,王世春才二十歲。「解放」以後,背著國民黨軍警憲特的皮,成為歷次運動清算的「歷史反革命」。

論出身,準確的說,王世春不過是一個「學生」。在大飢餓年代,收聽了台灣的廣播,進行過外逃的嘗試。案發後,中共對他新老賬一起清算,重重地被判了十五年徒刑。

入獄不久,王世春就結識了文廷才、劉順森等人,並一起從重慶發配到甘洛。以王世春受盡酷刑折磨的苦難經歷,本不會對共產黨產生任何的幻想。但王世春的性格軟弱,嚇破了膽,害了軟骨病,被中共用暴力征服。

為博取同難們的開心哄笑,他常迎合大家發表異論。他擅長火上澆油,懂得見風使舵。常策動別人干頂風冒險的事,一旦事態擴大,當局追查,他便馬上抽身而去。所以,王世春在六隊得了一個「老蝙蝠」的綽號。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雅安三元宮的「搶饅頭」事件,當時站在鄧自新後面的王世春,一再慫恿鄧自新下手:「別看你平時那麼來勁,饅頭擺在你面前,你卻不敢拿了。」鄧自新性格剛烈,在飢餓刺激下,怎經得起王世春的激將法,便第一個去籮筐裡抓饅頭!

釀成這場騷亂後,追究誰先帶頭時,王世春卻不吭一聲。結果幾個搶饅頭的人都沒有逃脫加刑的處理。為首的鄧自新加刑12年,而在背後慫恿的王世春卻安然無恙。

六隊成立以後,累次發生逃跑、鬧監、頂撞老管、集體怠工事件,都有王世春的影子。但他每次都逃過了追查。嗅覺靈敏的何慶雲,發現他常常扮演背後教唆角色。「老蝙蝠」的綽號,就是何慶雲所贈。

有一天,何慶雲終於抓住了王世春「王氏膏藥」的笑話,說將「毛主席語錄」燒成灰和酒服下,男人補氣壯陽,孕婦保胎安神,包醫百病,神奇無比。

王氏膏藥的笑話將他推上了68年的批鬥會上,以「惡毒誣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罪名,連續的鬥了他一個星期。他在打手的暴打之下,認罪告饒不迭,甚至跪在地上苦苦認錯。

被打得遍體鱗傷的王世春,還要照常下地勞動,批鬥會以後,何慶雲一不做二不休,整理他的材料,將他加刑五年,合拼二十年。不但讓這個「老蝙蝠」受盡了皮肉之苦,也觸及了靈魂。

王世春曾是陳力的「好友」和崇拜者。陳力慷慨就義後,六隊院壩裡發生的樁樁血案,把王世春嚇倒了。在生死抉擇的面前,王世春走上了另一個極端!

在這次「告密會」上,陳賢士看到,擺在林扯高辦公桌上的,是一張被揉得很皺並被撕成幾片後再拼貼好的一張紙。

陳賢士迷逢著眼睛盯去,那紙上寫的標題是「告農六隊全體苦難同胞書」。認得出這是張錫錕的筆跡。陳賢士的心中一驚,他苦苦搜尋的東西,竟被他監視的人提供了出來。

三個人心態各不相同,相互冷冷對視了一下。王世春和劉資元,一個是怕見陽光的老蝙蝠,一個是城府很深的老油子,兩人都清楚,此舉叫做「出賣難友,認賊作父」,是獄中難友最嫉恨的卑鄙行為。一旦被發現,就別想在監獄中平靜混下去。兩人作出這種叛賣行為,確實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

林扯高今年三十歲,從他投入「革命」起,為了追逐權力,整整奮鬥拚搏了十年,才坐上農場革委會副主任的寶座。不料風雲變幻,林彪事件之後,他馬上被人拽了下來。後來經過一段韜晦陰暗的日子,經過一翻奮鬥後,才坐到今天的位置上。

經過一番的冷落和挫折後,林扯高再也沒有初出江湖的盲目高傲和自信。而是面對現實,打算一步一步的做出成績來,把何慶雲趕下台,然後步步高陞!(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些小青年是怎麼被騙到這裡來,欺騙加戶口足以堵塞他們返城的路,這窮鄉僻壤,對於再難治的調皮學生,足可以使他們就犯,天真的學生怎麼玩得過北京的政治流氓?
  • 我吃驚地轉過臉去,獄中十五年,人們一直呼喚我為「孔老二」,用「老孔」相稱的同難實在不多,尤其是這個蔬菜組。「孔老二」的稱謂使我同大家很貼近。這「老孔」的稱呼,聽去卻極為熟悉,我很快分辯出來,並且幾乎失聲驚叫道:「冷軍。」
  • 這麼一張佈告在我讀來,怎麼也是當代「知識青年」對毛澤東悲慘命運的控訴,我在監獄中萍水相逢的這位「知青」,就這樣在地獄大門上跳進萬劫不復的火坑中。
  • 孫明權性格內向,從小所遭到的厄運,埋下他爆炸性的反抗基因。在鹽源農場他飽賞奴役。不過他在咬緊牙關,默默承受給他的種種不公正待遇,積蓄它們,把它們變成引爆後可以毀滅一切的力量。
  • 孫明權此時像一個石頭人一樣,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任憑那潑婦用她的鞋在他的臉上括,鼻血立即沁了出來。女人仍不甘心,指揮從辦公室裡出來的人,把他扭送進了辦公大樓。
  • 那女人猛然見到的,竟是兩個月前親自處罰的年青人,面對著他的那一雙幾乎在燃燒的怒眼,這位平常向來把就業人員當成奴隸,想打就打想罵就罵的母老虎,早已魂不附體,心中明白這年輕人要幹什麼?
  • 林扯高這一次「捲土重來」,還真有不少「進步」。也許在經過了一陣「折騰」後,他獲得了一些經驗教訓。這次回來,他已將過去那種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嘴臉收斂許多。
  • 學生時代我倆都成了毛澤東的「陽謀」犧牲品,不久進入監獄,他來到農六隊,便編在嚴管組中,成為當局重點監視的「反革命」要犯之一,由於相互隔離和周圍告密的耳目眾多,所以彼此一直沒有深談的機會。
  • 大家已感到,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靠個人單槍匹馬的同獄吏們幹了。組織起來向施暴者進行抵抗,在幾個堅定份子中醞釀。為了爭取更多的人投入到反暴鬥爭,要求中堅份子具備機智和勇敢的人格魅力。
  • 當滿腔熱血的勇士剛剛在地獄裡舉起《火炬》時,一筆出賣他們的骯髒交易,也悄然開始了。在我敘述這個悲劇之前,先介紹一下四個出賣靈魂的叛徒——陳賢士,劉資元,王世春,黃學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