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窗:生 机

段正山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15日訊】生机,不僅僅是個春天的話題。鮮嫩的淺綠,固然于萌芽透出生机,而茂盛的茁壯,則是于生長挺出生机;金色的丰碩,是于收獲顯出生机,冰天雪地里的昂首,不也是于抗爭揚出生机?

生机,也不僅僅是個青春的話題。熱血沸騰固然是青年奮發向上的生机,而奇美憧憬則是童年透明純真的生机;穩健扎實是中年任勞任怨的生机,老當益壯,不也是暮年不甘示弱的生机?

生机,更不僅僅是個詩意的話題。鳥語花香固然裝點了春和景明的生机,危崖孤松,不也傲岸出了蒼涼凄苦中的生机?滿目蔥蘢固然展現了無邊綠意的生机,戈壁駝鈴不也搖曳出了飛沙走石下的生机?

生机,它并不綻開于紅潤的面龐,而更沉淀于熱切的目光;它并不跌宕于慷慨的陳詞,而更起伏于忙碌的奔走;它并不活躍于場面上的喧鬧,而更深厚于默默的勞作。

生机,它并不美麗于甜蜜的夢境,而更生動于前行的足跡;它并不動情于感人的宣言,而更壯觀于跌撞的摸索;它并不游移于華麗的文章,而更縈繞于圣洁的靈魂。

長空失去了生机,便是昏暗,但至少還有大地。

大地失去了生机,便是凄涼,但至少還有人類。

而人類失去了生机,縱使有浩蕩的長空和沸騰的大地,也是徹骨的死寂。

其實,世界最重要的生机,還是人們心靈的不俗、不凡和不屈。

心靈不俗,即使地位卑微,他的眼光照樣遼遠,他的見解照樣深刻。

心靈不凡,即使處境窘困,他的雙肩擎起的卻是剛毅,他所怀抱的卻是崇高。

心靈不屈,即使凶險叢生,他的足音依然鏗鏘,他的站立依然挺拔。

生机,拓寬了人生的境界,堅實了做人的根基,也永葆了生命的亮色。

充滿生机的早晨,即使沒有燦爛的旭日、高昂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也會使早晨丰饒出無窮的意蘊。

充滿生机的起步,即使不被理解無人喝彩,風發的意气和無畏的進取,也會使起步開創出嶄新的走向。

一個有生机的人,終能把夢想收獲為果實。一個有生机的民族,終能把神話改寫成歷史。

保持住一份愛心,就堅守住了一片生机;栽培下一株渴望,就拔節出一方生机。

賦予每一天以生机,一輩子才會無悔。(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是我在泰山經歷的一件小事。
  • 稍具常識的人都知道,歷史上的各种正道修煉無論是基督教、佛教、道教,都必然以教人為善的心靈教化為主,這种對人心的正面善向引導,必然對修煉者的人格、心理產生重大影響。
  • 一只麻雀的重量,有一根細樹枝就能撐住,而一只蒼鷹的軀體,卻需一座大山岩來承接。青蛙吃蚊子,老虎吃山羊。同樣是人心,可是心的容量卻不同,有的可以裝下五湖四海,有的只能盛載一己悲歡。
  • 母親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是父親去世十年之后,在一個暖洋洋的下午,母親在門口晒著太陽一邊剝著花生,不經意地說起三年自然災害中所受的飢餓。
  • 第十六屆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個鞋匠家庭,而當時的美國社會非常看重門第。林肯競選總統前夕,在參議院演說時,遭到了一個參議員的羞辱。那位參議員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儿子。"
  • 雖然讀了四十年的書,有了令人稱羨的名聲和地位,但我卻還是像處於險象環生的峻嶺之中,一身的疲憊、兩肩的重擔,卻不知將攀向何方!
  • 前些日子父親病了。毫無征兆,毫無感覺,說病就突然病了。說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他患的是肝硬化伴腹水。這种病是需要漫長的累積,反复的折騰,歲月的礁石才會被拍打出累累傷痕。然而他是在突然感到全身浮腫之后才進得醫院。
  • 嫉妒是一种使人沮喪的情感,天然有著貶低人類尊嚴的居心和能量。嫉妒雖然不致于被視為某項罪行而遭繩之以法,充滿忌憚的人類仍把它看得比尋常罪行更可惡、更不可赦。一個人也許會坦然承認自己的殺人罪,但對自身的嫉妒心卻常效金人緘口,至死不語。作為一項高懸的人格禁令,嫉妒對人性的羈絆、約束和震懾是如此厲害,以至人們習慣于將它視作地獄的情感,即便它從來只在人間蔓延。此外,不管人們如何地標榜高尚,推崇仁恕,張揚瀟洒,嫉妒總像討厭的痔瘡一樣,有著普遍性。我們固然可以借助道德上的修煉對嫉妒加以抑制、引導或升華,但說到杜絕,則和大荒山無稽崖一般渺茫。在試制過原子彈的荒島上依舊有生生不息的鼠輩出沒,同樣,在一顆公認高尚的心靈里,依然有頑劣的嫉妒心,如小荷微露,薪盡火傳。
  • 遼宁省阜新市一名叫小浩(化名)的7歲男孩,慘遭繼父虐待多年,幼小的身軀与心靈上都留下了沉重的創傷。日前,小浩繼父被司法部門依法批捕。但小浩還沒有完全從繼父虐待的陰影中掙脫出來。
  • 傳說著名高僧一燈大師藏有一盞“人生之燈”,燈心鑲有一顆歷時500年之久的碩大夜明珠。此珠晶瑩剔透,光彩照人。得此燈者,經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脫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得世人尊重。有三弟子跪拜求教怎樣才能得此稀世珍寶。一燈大師听后哈哈大笑,他對三個弟子講:世人無數,可分三品:時常損人利已者,心靈落滿灰塵,眼中多有丑惡,此乃人中下品;偶爾損人利已者,心靈稍有微塵,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輝,此乃人中中品;終生不損人利已者,心如明鏡,純淨洁白,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體,容不得半點塵埃。所謂“人生之燈”,就是一顆干淨的心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