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窗:生 机

段正山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15日讯】生机,不仅仅是个春天的话题。鲜嫩的浅绿,固然于萌芽透出生机,而茂盛的茁壮,则是于生长挺出生机;金色的丰硕,是于收获显出生机,冰天雪地里的昂首,不也是于抗争扬出生机?

生机,也不仅仅是个青春的话题。热血沸腾固然是青年奋发向上的生机,而奇美憧憬则是童年透明纯真的生机;稳健扎实是中年任劳任怨的生机,老当益壮,不也是暮年不甘示弱的生机?

生机,更不仅仅是个诗意的话题。鸟语花香固然装点了春和景明的生机,危崖孤松,不也傲岸出了苍凉凄苦中的生机?满目葱茏固然展现了无边绿意的生机,戈壁驼铃不也摇曳出了飞沙走石下的生机?

生机,它并不绽开于红润的面庞,而更沉淀于热切的目光;它并不跌宕于慷慨的陈词,而更起伏于忙碌的奔走;它并不活跃于场面上的喧闹,而更深厚于默默的劳作。

生机,它并不美丽于甜蜜的梦境,而更生动于前行的足迹;它并不动情于感人的宣言,而更壮观于跌撞的摸索;它并不游移于华丽的文章,而更萦绕于圣洁的灵魂。

长空失去了生机,便是昏暗,但至少还有大地。

大地失去了生机,便是凄凉,但至少还有人类。

而人类失去了生机,纵使有浩荡的长空和沸腾的大地,也是彻骨的死寂。

其实,世界最重要的生机,还是人们心灵的不俗、不凡和不屈。

心灵不俗,即使地位卑微,他的眼光照样辽远,他的见解照样深刻。

心灵不凡,即使处境窘困,他的双肩擎起的却是刚毅,他所怀抱的却是崇高。

心灵不屈,即使凶险丛生,他的足音依然铿锵,他的站立依然挺拔。

生机,拓宽了人生的境界,坚实了做人的根基,也永葆了生命的亮色。

充满生机的早晨,即使没有灿烂的旭日、高昂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也会使早晨丰饶出无穷的意蕴。

充满生机的起步,即使不被理解无人喝彩,风发的意气和无畏的进取,也会使起步开创出崭新的走向。

一个有生机的人,终能把梦想收获为果实。一个有生机的民族,终能把神话改写成历史。

保持住一份爱心,就坚守住了一片生机;栽培下一株渴望,就拔节出一方生机。

赋予每一天以生机,一辈子才会无悔。(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是我在泰山经历的一件小事。
  • 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历史上的各种正道修炼无论是基督教、佛教、道教,都必然以教人为善的心灵教化为主,这种对人心的正面善向引导,必然对修炼者的人格、心理产生重大影响。
  • 一只麻雀的重量,有一根细树枝就能撑住,而一只苍鹰的躯体,却需一座大山岩来承接。青蛙吃蚊子,老虎吃山羊。同样是人心,可是心的容量却不同,有的可以装下五湖四海,有的只能盛载一己悲欢。
  • 母亲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父亲去世十年之后,在一个暖洋洋的下午,母亲在门口晒着太阳一边剥着花生,不经意地说起三年自然灾害中所受的饥饿。
  •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第。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 虽然读了四十年的书,有了令人称羡的名声和地位,但我却还是像处于险象环生的峻岭之中,一身的疲惫、两肩的重担,却不知将攀向何方!
  • 前些日子父亲病了。毫无征兆,毫无感觉,说病就突然病了。说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他患的是肝硬化伴腹水。这种病是需要漫长的累积,反复的折腾,岁月的礁石才会被拍打出累累伤痕。然而他是在突然感到全身浮肿之后才进得医院。
  • 嫉妒是一种使人沮丧的情感,天然有着贬低人类尊严的居心和能量。嫉妒虽然不致于被视为某项罪行而遭绳之以法,充满忌惮的人类仍把它看得比寻常罪行更可恶、更不可赦。一个人也许会坦然承认自己的杀人罪,但对自身的嫉妒心却常效金人缄口,至死不语。作为一项高悬的人格禁令,嫉妒对人性的羁绊、约束和震慑是如此厉害,以至人们习惯于将它视作地狱的情感,即便它从来只在人间蔓延。此外,不管人们如何地标榜高尚,推崇仁恕,张扬潇洒,嫉妒总像讨厌的痔疮一样,有着普遍性。我们固然可以借助道德上的修炼对嫉妒加以抑制、引导或升华,但说到杜绝,则和大荒山无稽崖一般渺茫。在试制过原子弹的荒岛上依旧有生生不息的鼠辈出没,同样,在一颗公认高尚的心灵里,依然有顽劣的嫉妒心,如小荷微露,薪尽火传。
  • 辽宁省阜新市一名叫小浩(化名)的7岁男孩,惨遭继父虐待多年,幼小的身躯与心灵上都留下了沉重的创伤。日前,小浩继父被司法部门依法批捕。但小浩还没有完全从继父虐待的阴影中挣脱出来。
  • 传说着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心镶有一颗历时500年之久的硕大夜明珠。此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得此灯者,经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脱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得世人尊重。有三弟子跪拜求教怎样才能得此稀世珍宝。一灯大师听后哈哈大笑,他对三个弟子讲:世人无数,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已者,心灵落满灰尘,眼中多有丑恶,此乃人中下品;偶尔损人利已者,心灵稍有微尘,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辉,此乃人中中品;终生不损人利已者,心如明镜,纯净洁白,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半点尘埃。所谓“人生之灯”,就是一颗干净的心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