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輝:定靜齋報話(二)

殷明輝
【字號】    
   標籤: tags:

(二)

近日成都晚報連續登載”增加核威懾抗美”(2003年9月4日15版)”朝鮮國慶大閱兵”(2003年9月10日15版)等醒目標題以期引起國人關注認同。尤為滑稽的是其副標題更有聲有色地形容道:朝鮮人民載歌載舞慶祝金正日再次當選朝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報道說:”9月3日,第十一屆朝鮮最高人民會議通過決議,支持朝鮮政府增加’核威懾力量’,以應對美國敵對政策的決定。最高人民會議代表同時表示,平壤政府此前關於拒絕就朝鮮核問題繼續展開多邊會談的決定是正確的。朝鮮方面同日宣佈,金正日再次當選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報道說:”就在朝鮮最高人民會議發表拒絕和談聲明前不久,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再次當選為朝鮮最高領導人–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最高人民會議指出,此舉表明了平壤方面粉碎一切外國顛覆該國共產主義制度企圖的決心。朝中社則宣佈:”在聽到(金正日當選)的消息後,包括軍人、老人、婦女和兒童在內的全體朝鮮人民走出家門,放下工作,載歌載舞以示慶祝。”

定靜齋主人曰:以上報道率皆例行套話官話之類,不足為奇,奇在”載歌載舞”這個非常生動的形容詞上。舉世皆知,金正日同乃父金日成一樣,是一個掛羊頭賣狗肉,打著社會主義招牌頑固推行封建專制的代表人物。他依靠乃父勢力,”位正九五”,在朝鮮半島上演了一出”家天下”的醜劇。彼更窮兵黷武,包藏禍心,汲汲於發展核武器,直接威脅朝鮮半島安全及世界和平。對內則堅持推行違反世界潮流的封閉落後的計劃經濟政策。高壓之下,致使國民經濟日趨凋敝,民不聊生,老百姓甚至普遍在”餓肚子”。就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金氏不思順應潮流,改弦易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提勁打靶,炫耀武力。是故,廣大讀報人委實不解,半饑不飽、全無自由的北朝鮮人民,處此背景下如何”載歌載舞”得起來?餓著肚子歌頌”英明領袖”,怎麼個歌法?怎麼個舞法?殊可疑也。

定靜齋主人評曰:舉吾國上層疇昔做派,差近之矣。其所謂軍人云者,金家王朝御林軍也;其所謂老人婦女兒童雲者,金朝庭特權階層及既得利益群體也;其所謂全體朝鮮人民者,虛誑不實之詞也。烏足以代表全體朝鮮人民乎?真正窮苦善良的多數朝鮮老百姓恐怕巴不得美英聯軍早克平壤,解斯民於倒懸,將朝鮮半島的薩達姆早日送上海牙國際法庭被告席上也。吾人深信,倘金氏不思革面洗心,一意孤行,其步米諾捨維奇後塵之日必不遠矣。綜觀寰球,哪一個獨裁者會有好下場呢?古語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旨哉言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殷明輝
  • 啊!小思怡
          我可憐的孩子
          在你悲慘地死去多日之後
          我噙著熱淚,噎住悲憤
          悄然來到你的故居……
  • 在我的生活中,同野草社眾友每月一次的聚會無疑是極為重要的內容和備覺愜意的事情。今年八月之會,正值佳節來臨,朋友們將聚會日子定在八月十六這一天,聚會地點先即由獨具慧眼的致白女士選定望江樓公園后院一荷塘邊,其地背郭倚江,繞樹環竹,樓閣參差,仿佛畫圖,實在是一處絕好的清涼胜地。是夕,野草社酒朋詩侶先后駕臨,計有30余人躬逢其盛,尤其是麗人慧所三位女史的光臨更增添了無限歡洽的气氛。
  • 清冽冽綠閃閃的冷液呀
    竟能釋放出氫氧般的能量
    一杯半盞的醴泉的水精呀
    給冰冷的氛圍射過來歡樂的熱光
  • 定靜齋者,吾書齋名也。定靜二字蓋取諸《大學》首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之義以名之也。吾於讀書之外兼喜閱報,雖系一介小民,僻處閭巷,亦欲"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借報紙以自廣也。吾素有剪輯報料之癖,而又多少總結出一些讀報經驗,如:正文反讀,反話正解之類,庶可沙裡淘金,去偽存真。久之,亦覺自有苦趣,籍以打發無聊歲月雲耳。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