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塵:過年的好時光

拂塵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8日訊】中國人最大的節日要數黃曆新年了﹐正月初一過大年﹐人們穿戴新衣新帽﹐房屋裝裝飾一新﹐享受着團圓的天倫之樂﹐與鄰居喜氣洋洋的互相串門拜年﹐祝福新的一年萬事如意。

整個的慶祝活動要在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過後才算結束。人們通過這種方式送舊迎新﹐感謝神的賜于﹐慰勞自己一年的勞作。從正史野傳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那種快樂盛景﹐文藝作品中也有許多對過年的描寫﹐如“三言兩拍”中就有許多對市井平民過年的描寫﹐而對貴族的詳細描寫莫過於“紅樓夢”了。可惜盛景不再﹐進入XX黨統治的現代社會﹐過年與其它許多中華古老的傳統文化一道﹐被XX黨以偷梁換柱的手法逐漸摒棄﹐人們享受傳統意義的過年﹐已是一種奢侈的想往了。

小時候還趕上過了幾次新年﹐記憶中的過年總是與大雪紛飛聯繫起來的﹐那時在學校寫作文時﹐用的最多的詞就是“瑞雪兆豐年”了。小時的我對於下雪與豐年的關係不甚理解﹐然而卻喜歡極了那潔白的雪花。在靠近年關的某天清晨﹐一睜開眼睛﹐發現窗外已是一片銀白世界﹐飄飄雪花好像春天的使者﹐裝點着銀裝素裹的大地一片潔淨。真象詩人描寫的那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身在南方的人﹐也許體驗不到這種美的景致。

最高興的莫過於孩子們了﹐跑出去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樂乎的。雪住了﹐夠人家屋檐下長長的的冰柱子吃﹐又去街上滑冰。等到要化雪時﹐就變成勤快的好孩子﹐這時總會高高興興的主動拿着鐵掀去鏟雪。

那時二姐和三姐在鄉下插隊﹐每到年關時﹐盼着她們回來成了家裡的一件大事。因為我剛上小學﹐能認字了﹐她們的信﹐家人總讓我來念。那時正是簡化字氾濫的時代﹐記得一次二姐的信中﹐白糖的糖字寫得太開了些﹐我就把它念成了白米廣﹐成為大家好久的笑資。盼她們回來﹐不光是對親情的思念﹐還有物質的依靠。雖然離家很遠﹐姐姐們插隊的地方卻是個魚米之鄉﹐勞作了一年﹐總能帶回來些土特產﹐有大米﹐桔子﹑蠶荳﹐黑米等等。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這都是些難見的稀罕物。不但家裡的年貨全靠她們﹐還要等她們幫助準備年飯﹐以及給小孩子們做新衣呢。其實她們當時也才是二十多一點的年紀﹐在現在看來還是些半大孩子呢﹐可那時卻是全家的支柱了。曾聽母親講過﹐姐姐們回來時﹐總是搭人家過路的汽車﹐幾個人坐在車斗裡﹐有時還遇到下雪的天氣﹐往往到了目的地時﹐人都凍殭不會動了。可是那時雖然很苦﹐卻覺得充滿了希望與快樂。

姐姐們一回來﹐家裡立刻熱鬧起來﹐過年的氣氛也濃烈起來。姐姐領着我們幾個人把被褥衣服全拆洗了﹐家裡的傢俱能拖出來的都拖到院子裡﹐用水全部清洗一遍﹐現在還記得手浸泡在水裡凍的紅腫的情景。平時從不沾手家務的父親﹐也忙着在準備扮石灰水刷房子﹐出去準備年貨﹐給孩子們扯布料﹐買鞭砲﹐準備大年初一用的換新錢﹐寫對聯等等。家裡都煥然一新後﹐奶奶﹑媽媽領着姐姐們就開始做新衣﹐準備年飯。

印象中從吃過臘八粥後﹐就開始忙起來了﹐過年的氣氛也就一日濃似一日﹐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要烙燒餅擺供品祭灶王爺﹐我們叫做糖火燒。然後就開始捂荳子﹐荳子泡軟蒸熟再捂成豆泥﹐拌上蒸熟的紅苕﹐柿餅泥等﹐就成了蒸豆饃的餡。姐姐們把拿回來的蠶荳用水泡﹐軟了以後﹐就帶着我們剪。就是用剪刀在蠶荳中間剪上一道﹐想是為了油炸時好熟吧。後來大人們就開始和面﹐炸麻葉﹑焦花﹐炸帶魚﹐做肉食等等。那時爐灶還是用磚砌在房間裡的﹐那幾天家裡到處瀰漫食品的香味。

大人在忙乎着﹐我就領一幫子比我還小的孩子們出去放鞭砲﹐做這種事自小的膽大﹐記得有一種叫“二踢腳”的響炮﹐在地面炸響第一聲﹐沖上天空後﹐再響一聲﹐一般人都比較怕﹐放的時候躲得遠遠的﹐我卻敢拿在手裡點火。於是守夜等着新年的鐘聲響起﹐燃放今年第一聲鞭砲的任務﹐往往是由我完成的。等到清晨大家起床後﹐父親再放一次。鞭砲放過後的紅紙屑撒落一地﹐與門上的大紅倒“福”字相映成輝﹐一片喜氣洋洋。

過年前的幾天是最忙的﹐因為從大年三十開始﹐一直到破五這幾天日子﹐不能開火和動刀剪的﹐所以要準備幾天的吃食。不過因為人們幸苦了一年﹐蜇伏了一冬﹐早早•S着這個節日﹐所以為了過年累點忙點﹐心情卻是暢快高興的。

傳統講究是正月初一在自己家過年﹐一早起來﹐晚輩給長輩拜年﹐調皮的小孩子還會磕個頭﹐高興的合不攏嘴的老人們就會拿出準備好的紅包﹐給未成年的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今天的主食是吃餃子﹐象征一家的團圓。餃子裡有時包個硬幣﹐誰吃到了﹐就是得了這一年幸運的彩頭。

正月初二﹐就開始了走親訪友﹐出嫁的女兒們會回娘家走親戚。這是家裡最熱鬧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那時會來很多親戚的小朋友們。不過有時走親戚﹐對於孩子們來說﹐卻是一件無聊的事。我有個老舅﹐是奶奶的堂弟弟﹐只比父親大幾歲﹐他的兩個孩子都很大了﹐可還沒到結婚年齡﹐所以家裡沒有小朋友﹐每次去那裡總是大人們坐着與老舅﹑老妗說話。我六歲那年﹐只有我和父親去拜年﹐他們又是說不完的話﹐實在忍不住了﹐就自己跑出門去玩。老舅家後門口就是公共汽車站﹐我坐車到市中心鐘樓廣場﹐又坐車回來。早已忘了這事﹐多年後家人告訴我時﹐我不知以現在的治安情況﹐再加六歲自己是否有膽量敢這麼做。

印象中只經歷過一次﹐有許多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唱大戲等活動﹐長長的隊伍敲鑼打鼓的在大街上邊走邊表演﹐熱鬧極了。

正月十五的元宵燈節是整個過年期間的高潮﹐也是萬民同樂的日子。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起初是為了點燈敬佛﹐後來就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而且不止一天﹐各個朝代不同。以宋代的燈火鰲山規模最大﹐燈飾最為奇幻精美了。

正月十五還是青年男女相識的好時機﹐有一首詞就是描寫一對青年在此時相遇的情景。“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也算是中國的情人節了。

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孩子們這時都會搶着包元宵。元宵由糯米製成﹐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仁等。我們那裡也有一種做法﹐就是裡面不放餡﹐一個糯米團在粉裡滾﹐叫做滾湯圓﹐象征着家人的團圓。
元宵節我最喜歡的一項活動就是猜燈謎了﹐燈□又叫文虎﹐謎語等﹐是一項很有趣味的文字游戲。學生時﹐還趕上了幾年公園舉行花燈展的時節﹐從那裡我知道了什麼是走馬燈﹐楠木﹑宮燈。我記得上高二那年﹐公園不知怎麼又舉辦了一次燈謎會﹐因為有好幾年沒有這種活動了﹐參加遊玩的人很多。不顧高考復習的緊張﹐我也前去湊熱鬧。公園裡拉滿了繩子﹐掛了許多彩色紙條﹐上面寫着要猜的謎面﹐競猜的人先寫下自己的答案到對獎臺去對﹐如果猜中了﹐領完獎後﹐自己去撕下那張紙條。獎品都是些小禮物﹐圖得是那個熱鬧與喜慶勁。我猜中了幾個後﹐卻被一個燈謎﹕“›常ㄦ曛楦瘢□rdblquote難住了﹐想了一會沒想出來﹐只好先去看別的。轉了一圈﹐忽然腦子靈光一閃﹐有了﹐我急忙寫下答案跑到對獎臺﹐一查還真猜對了。我接過那個古色古香的竹制茶葉筒時﹐心裡溢滿了快樂。嘿﹐那麼多的成年人都沒有猜出來﹐這個不多的一等獎題目卻讓我拿下了。

這個小小的歡樂卻回味了好久﹐上大一時年級舉辦慶新年聯歡活動時﹐其中就有一項猜謎語的節目。聯歡會進行了一半時﹐主辦的同學抓了一大把糖遞給我說﹐這個節目不能讓我參加了。看在我最愛吃的夾心糖的份上﹐我只好扔下拿手的猜謎語﹐到一邊笨手笨腳的去學那個才興起的“澎嚓嚓”去了。

此後﹐不論是社會上﹐還是學校再也沒舉辦過這種活動了。曾經的快樂也變成了塵封的往事。聽說最近一些大城市又恢復了燈展﹐不知是否還存在傳統文化的韻味。

過年的快樂已經早已忘卻了﹐然而﹐新唐人舉辦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卻使我重拾那久已忘卻的記憶﹐今年的新唐人晚會﹐再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給人以美的享受。而就是在觀看節目時﹐我才清楚的了解了過年的傳說由來。

總以為自己是一顆離鄉草﹐只有漂泊才會感到快樂﹐然而﹐當我遠涉重洋﹐卻不時的思念那跨越千山萬水的故園﹐懷念那過年的好時光。今夜月光皎潔﹐透過窗戶灑落一地的銀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輪圓月高懸空中﹐玉兔月桂仿彿清晰可見﹐廣寒宮裡﹐不知常娥是否也在思念她的故園。。。。。。
@
寫於乙酉年正月十六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亞新興市場印度經濟逐漸茁壯,帶動企業與消費者的融資需求,在印度已有百年歷史的英商匯豐控股 (HSBC Holdings Plc)考慮在新年度追加1.8億美元投資,擴大在印度的事業規模。
  • 3月5日星期六晚上中美文化協會在新澤西北部城鎮 Whippany 的豪華莊園 Birchwood Manor 舉行了該協會的30週年慶祝會兼新年籌款餐舞會,近320多會員,佳賓和團體代表以及商家個人等參加了活動,致詞和表演以及舞會之間還穿插舉行了切蛋糕和抽獎活動。
  • 2005年的農歷新年,一向警气十足、天不怕、地不怕的金昌市龍首公安分局居然也破天荒的放足了鞭炮,据它們內部知情人講述,才得知,原來是這樣:
  • 雖然農曆新年已經過了一個月,但華人聚集的矽谷庫比蒂諾市,為促進族裔文化多元融合,特別舉行一場各族裔大集合的遊行,讓全市市民感受亞洲人過節的氣氛。
  • 曉士頓龍岡親義公所新年聯歡會於3月6日在珍寶海鮮樓舉辦,席開36桌。龍岡親義公所劉關張趙四姓家族,受先人的啟示,他們每年都舉辦盛大的宗親會,一起聯歡,共度新年。
  • 新唐人電視台繼去年成功舉辦首屆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之後,今年的新年晚會再次獲得成功。鮮為人知的是,在這兩場氣勢恢宏的晚會背後,中共曾使出種種卑鄙下流的手段從中干擾和破壞。
  • (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美國保護記者委員會新年度觀察報告指出,去年全球共有一百二十二名記者被囚,中國大陸佔總數三分之一、共四十二人,再度蟬連「第一」,其次是古巴,共二十三人。
  • 兩名男子為了盜竊座落於北京市房山區的戰國時期燕國大將樂毅古墓,從新年前就開始打洞。日前,該兩名男子滿身是土的被當地巡邏的民警當場逮個正着。據報導,當時他們已經打出了30多米深的洞穴。昨(17)日,兩人已因涉嫌盜墓被刑拘。
  • 紐英崙美國家庭領養中國女孩協會FCC,為慶祝中國新年,12日晚在波士頓兒童博物館準備了中國新年節目,讓孩子們自己參與表演也同時觀賞其他中國新年的節目,廣教中文學校的揚琴隊演奏了多首中美歌曲,巾幗舞獅團表演醒獅獻瑞,大波士頓文協的小龍女舞蹈表演天山溶雪及小木馬等舞蹈,褚玲舞蹈社帶來西藏舞、芭蕾基本舞。一個個依偎在美國父母身上的小龍女,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受到父母親的關愛,也何其幸運能認同她們的根,受到中國文化的熏陶。 FCC紐英崙分會會員多達3千多人,她們定期相聚在一起,孩子們共同學中文、學舞蹈、一起慶祝生日,父母也結交成為要好的朋友。


  • 紐英崙朱沛國堂於3月13日晚假龍鳳餐廳舉行新年聯歡暨敬老餐會﹐有波城各界僑領及會員三百多位嘉賓出席盛會﹐共慶朱沛國堂會務昌盛。聯歡會由顧問朱自律擔任司儀﹐首先由主席朱紹昌致詞答謝各僑領的出席﹐接著由臺北駐波士頓辦事處處長楊國棟、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分別發言恭賀會員新年快樂﹐中華公所主席陳仕維表達對朱沛國堂在僑社公益事業的敬意﹐並預祝朱沛國堂會務蒸蒸日上。會長朱自立代表致答謝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