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尘:过年的好时光

拂尘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8日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要数黄历新年了﹐正月初一过大年﹐人们穿戴新衣新帽﹐房屋装装饰一新﹐享受着团圆的天伦之乐﹐与邻居喜气洋洋的互相串门拜年﹐祝福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整个的庆祝活动要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后才算结束。人们通过这种方式送旧迎新﹐感谢神的赐于﹐慰劳自己一年的劳作。从正史野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快乐盛景﹐文艺作品中也有许多对过年的描写﹐如“三言两拍”中就有许多对市井平民过年的描写﹐而对贵族的详细描写莫过于“红楼梦”了。可惜盛景不再﹐进入XX党统治的现代社会﹐过年与其它许多中华古老的传统文化一道﹐被XX党以偷梁换柱的手法逐渐摒弃﹐人们享受传统意义的过年﹐已是一种奢侈的想往了。

小时候还赶上过了几次新年﹐记忆中的过年总是与大雪纷飞联系起来的﹐那时在学校写作文时﹐用的最多的词就是“瑞雪兆丰年”了。小时的我对于下雪与丰年的关系不甚理解﹐然而却喜欢极了那洁白的雪花。在靠近年关的某天清晨﹐一睁开眼睛﹐发现窗外已是一片银白世界﹐飘飘雪花好像春天的使者﹐装点着银装素裹的大地一片洁净。真象诗人描写的那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身在南方的人﹐也许体验不到这种美的景致。

最高兴的莫过于孩子们了﹐跑出去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的。雪住了﹐够人家屋檐下长长的的冰柱子吃﹐又去街上滑冰。等到要化雪时﹐就变成勤快的好孩子﹐这时总会高高兴兴的主动拿着铁掀去铲雪。

那时二姐和三姐在乡下插队﹐每到年关时﹐盼着她们回来成了家里的一件大事。因为我刚上小学﹐能认字了﹐她们的信﹐家人总让我来念。那时正是简化字泛滥的时代﹐记得一次二姐的信中﹐白糖的糖字写得太开了些﹐我就把它念成了白米广﹐成为大家好久的笑资。盼她们回来﹐不光是对亲情的思念﹐还有物质的依靠。虽然离家很远﹐姐姐们插队的地方却是个鱼米之乡﹐劳作了一年﹐总能带回来些土特产﹐有大米﹐桔子﹑蚕豆﹐黑米等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都是些难见的稀罕物。不但家里的年货全靠她们﹐还要等她们帮助准备年饭﹐以及给小孩子们做新衣呢。其实她们当时也才是二十多一点的年纪﹐在现在看来还是些半大孩子呢﹐可那时却是全家的支柱了。曾听母亲讲过﹐姐姐们回来时﹐总是搭人家过路的汽车﹐几个人坐在车斗里﹐有时还遇到下雪的天气﹐往往到了目的地时﹐人都冻僵不会动了。可是那时虽然很苦﹐却觉得充满了希望与快乐。

姐姐们一回来﹐家里立刻热闹起来﹐过年的气氛也浓烈起来。姐姐领着我们几个人把被褥衣服全拆洗了﹐家里的家俱能拖出来的都拖到院子里﹐用水全部清洗一遍﹐现在还记得手浸泡在水里冻的红肿的情景。平时从不沾手家务的父亲﹐也忙着在准备扮石灰水刷房子﹐出去准备年货﹐给孩子们扯布料﹐买鞭炮﹐准备大年初一用的换新钱﹐写对联等等。家里都焕然一新后﹐奶奶﹑妈妈领着姐姐们就开始做新衣﹐准备年饭。

印象中从吃过腊八粥后﹐就开始忙起来了﹐过年的气氛也就一日浓似一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烙烧饼摆供品祭灶王爷﹐我们叫做糖火烧。然后就开始捂豆子﹐豆子泡软蒸熟再捂成豆泥﹐拌上蒸熟的红苕﹐柿饼泥等﹐就成了蒸豆馍的馅。姐姐们把拿回来的蚕豆用水泡﹐软了以后﹐就带着我们剪。就是用剪刀在蚕豆中间剪上一道﹐想是为了油炸时好熟吧。后来大人们就开始和面﹐炸麻叶﹑焦花﹐炸带鱼﹐做肉食等等。那时炉灶还是用砖砌在房间里的﹐那几天家里到处弥漫食品的香味。

大人在忙乎着﹐我就领一帮子比我还小的孩子们出去放鞭炮﹐做这种事自小的胆大﹐记得有一种叫“二踢脚”的响炮﹐在地面炸响第一声﹐冲上天空后﹐再响一声﹐一般人都比较怕﹐放的时候躲得远远的﹐我却敢拿在手里点火。于是守夜等着新年的钟声响起﹐燃放今年第一声鞭炮的任务﹐往往是由我完成的。等到清晨大家起床后﹐父亲再放一次。鞭炮放过后的红纸屑撒落一地﹐与门上的大红倒“福”字相映成辉﹐一片喜气洋洋。

过年前的几天是最忙的﹐因为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破五这几天日子﹐不能开火和动刀剪的﹐所以要准备几天的吃食。不过因为人们幸苦了一年﹐蜇伏了一冬﹐早早•S着这个节日﹐所以为了过年累点忙点﹐心情却是畅快高兴的。

传统讲究是正月初一在自己家过年﹐一早起来﹐晚辈给长辈拜年﹐调皮的小孩子还会磕个头﹐高兴的合不拢嘴的老人们就会拿出准备好的红包﹐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今天的主食是吃饺子﹐象征一家的团圆。饺子里有时包个硬币﹐谁吃到了﹐就是得了这一年幸运的彩头。

正月初二﹐就开始了走亲访友﹐出嫁的女儿们会回娘家走亲戚。这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那时会来很多亲戚的小朋友们。不过有时走亲戚﹐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件无聊的事。我有个老舅﹐是奶奶的堂弟弟﹐只比父亲大几岁﹐他的两个孩子都很大了﹐可还没到结婚年龄﹐所以家里没有小朋友﹐每次去那里总是大人们坐着与老舅﹑老妗说话。我六岁那年﹐只有我和父亲去拜年﹐他们又是说不完的话﹐实在忍不住了﹐就自己跑出门去玩。老舅家后门口就是公共汽车站﹐我坐车到市中心钟楼广场﹐又坐车回来。早已忘了这事﹐多年后家人告诉我时﹐我不知以现在的治安情况﹐再加六岁自己是否有胆量敢这么做。

印象中只经历过一次﹐有许多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唱大戏等活动﹐长长的队伍敲锣打鼓的在大街上边走边表演﹐热闹极了。

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节是整个过年期间的高潮﹐也是万民同乐的日子。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起初是为了点灯敬佛﹐后来就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而且不止一天﹐各个朝代不同。以宋代的灯火鳌山规模最大﹐灯饰最为奇幻精美了。

正月十五还是青年男女相识的好时机﹐有一首词就是描写一对青年在此时相遇的情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也算是中国的情人节了。

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孩子们这时都会抢着包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仁等。我们那里也有一种做法﹐就是里面不放馅﹐一个糯米团在粉里滚﹐叫做滚汤圆﹐象征着家人的团圆。
元宵节我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就是猜灯谜了﹐灯□又叫文虎﹐谜语等﹐是一项很有趣味的文字游戏。学生时﹐还赶上了几年公园举行花灯展的时节﹐从那里我知道了什么是走马灯﹐楠木﹑宫灯。我记得上高二那年﹐公园不知怎么又举办了一次灯谜会﹐因为有好几年没有这种活动了﹐参加游玩的人很多。不顾高考复习的紧张﹐我也前去凑热闹。公园里拉满了绳子﹐挂了许多彩色纸条﹐上面写着要猜的谜面﹐竞猜的人先写下自己的答案到对奖台去对﹐如果猜中了﹐领完奖后﹐自己去撕下那张纸条。奖品都是些小礼物﹐图得是那个热闹与喜庆劲。我猜中了几个后﹐却被一个灯谜﹕“›常ㄦ曛楦瘢□rdblquote难住了﹐想了一会没想出来﹐只好先去看别的。转了一圈﹐忽然脑子灵光一闪﹐有了﹐我急忙写下答案跑到对奖台﹐一查还真猜对了。我接过那个古色古香的竹制茶叶筒时﹐心里溢满了快乐。嘿﹐那么多的成年人都没有猜出来﹐这个不多的一等奖题目却让我拿下了。

这个小小的欢乐却回味了好久﹐上大一时年级举办庆新年联欢活动时﹐其中就有一项猜谜语的节目。联欢会进行了一半时﹐主办的同学抓了一大把糖递给我说﹐这个节目不能让我参加了。看在我最爱吃的夹心糖的份上﹐我只好扔下拿手的猜谜语﹐到一边笨手笨脚的去学那个才兴起的“澎嚓嚓”去了。

此后﹐不论是社会上﹐还是学校再也没举办过这种活动了。曾经的快乐也变成了尘封的往事。听说最近一些大城市又恢复了灯展﹐不知是否还存在传统文化的韵味。

过年的快乐已经早已忘却了﹐然而﹐新唐人举办的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却使我重拾那久已忘却的记忆﹐今年的新唐人晚会﹐再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就是在观看节目时﹐我才清楚的了解了过年的传说由来。

总以为自己是一颗离乡草﹐只有漂泊才会感到快乐﹐然而﹐当我远涉重洋﹐却不时的思念那跨越千山万水的故园﹐怀念那过年的好时光。今夜月光皎洁﹐透过窗户洒落一地的银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轮圆月高悬空中﹐玉兔月桂仿彿清晰可见﹐广寒宫里﹐不知常娥是否也在思念她的故园。。。。。。
@
写于乙酉年正月十六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亚新兴市场印度经济逐渐茁壮,带动企业与消费者的融资需求,在印度已有百年历史的英商汇丰控股 (HSBC Holdings Plc)考虑在新年度追加1.8亿美元投资,扩大在印度的事业规模。
  • 3月5日星期六晚上中美文化协会在新泽西北部城镇 Whippany 的豪华庄园 Birchwood Manor 举行了该协会的30周年庆祝会兼新年筹款餐舞会,近320多会员,佳宾和团体代表以及商家个人等参加了活动,致词和表演以及舞会之间还穿插举行了切蛋糕和抽奖活动。
  • 2005年的农历新年,一向警气十足、天不怕、地不怕的金昌市龙首公安分局居然也破天荒的放足了鞭炮,据它们内部知情人讲述,才得知,原来是这样:
  • 虽然农历新年已经过了一个月,但华人聚集的硅谷库比蒂诺市,为促进族裔文化多元融合,特别举行一场各族裔大集合的游行,让全市市民感受亚洲人过节的气氛。
  • 晓士顿龙冈亲义公所新年联欢会于3月6日在珍宝海鲜楼举办,席开36桌。龙冈亲义公所刘关张赵四姓家族,受先人的启示,他们每年都举办盛大的宗亲会,一起联欢,共度新年。
  • 新唐人电视台继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全球华人新年晚会之后,今年的新年晚会再次获得成功。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两场气势恢宏的晚会背后,中共曾使出种种卑鄙下流的手段从中干扰和破坏。
  • (中央社台北十六日电)美国保护记者委员会新年度观察报告指出,去年全球共有一百二十二名记者被囚,中国大陆占总数三分之一、共四十二人,再度蝉连“第一”,其次是古巴,共二十三人。
  • 两名男子为了盗窃座落于北京市房山区的战国时期燕国大将乐毅古墓,从新年前就开始打洞。日前,该两名男子满身是土的被当地巡逻的民警当场逮个正着。据报导,当时他们已经打出了30多米深的洞穴。昨(17)日,两人已因涉嫌盗墓被刑拘。
  • 纽英崙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女孩协会FCC,为庆祝中国新年,12日晚在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准备了中国新年节目,让孩子们自己参与表演也同时观赏其他中国新年的节目,广教中文学校的扬琴队演奏了多首中美歌曲,巾帼舞狮团表演醒狮献瑞,大波士顿文协的小龙女舞蹈表演天山溶雪及小木马等舞蹈,褚玲舞蹈社带来西藏舞、芭蕾基本舞。一个个依偎在美国父母身上的小龙女,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受到父母亲的关爱,也何其幸运能认同她们的根,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 FCC纽英崙分会会员多达3千多人,她们定期相聚在一起,孩子们共同学中文、学舞蹈、一起庆祝生日,父母也结交成为要好的朋友。


  • 纽英崙朱沛国堂于3月13日晚假龙凤餐厅举行新年联欢暨敬老餐会﹐有波城各界侨领及会员三百多位嘉宾出席盛会﹐共庆朱沛国堂会务昌盛。联欢会由顾问朱自律担任司仪﹐首先由主席朱绍昌致词答谢各侨领的出席﹐接着由台北驻波士顿办事处处长杨国栋、侨教中心主任欧宏伟分别发言恭贺会员新年快乐﹐中华公所主席陈仕维表达对朱沛国堂在侨社公益事业的敬意﹐并预祝朱沛国堂会务蒸蒸日上。会长朱自立代表致答谢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