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夫:相對知音

唐夫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3日訊】“哈哈,你們又在咀嚼那個綠字了,真是比王安石還有味。”我伏在陽臺往下看,北歐的清晨三點鐘就揭開拂曉,樓下的院落草坪上,幾隻野兔悠哉游哉,傲然如春日春情我先知的神態。象一個作者在閱讀詩篇,它唧唧復唧唧,不知當那裡為國宴饕餮呢,或者是街頭風味小吃品嘗。此時草叢萬綠爭艷,芬芳搖曳,徐徐的微風吻動松針,金毛初換的松鼠也顯得調皮歡快,從樹上下來,把野兔豎立長長的耳朵仔細打量,又一竄登上樹梢,立著尾巴孤芳自賞,似有天上地下,唯我杜尊之慨。野兔對它理也不理,惟獨側身注目,用一隻眼珠對我眄瞋,顫動的嘴唇和前足堆成一團,絨毛聳起的背脊,讓螞蟻看來,那可比喜馬拉雅還要雄偉。

草坪外不到十米是條寬闊人行道,相依的公路靜悄悄長鋪,象條空闊素淨的綢緞,從樹叢出來延伸到林邊,藍天拂攬著白雲,鳥語誘惑出花香,茂密簇擁的林濤,將這裡的住宅點點浮現。金色的太陽將松林色彩和形態調成千姿百態,陰陽昏曉,明暗交疊,反差的陽光象兒女情懷那麼相依相連,碧綠的草坪隨陽光的腳步變換表情:怨、怒、笑、樂,都在瞬間,那是白雲在空中與旭日嬉鬧,撒出一篇篇文章,給小草評議。

野兔是我君子相交的夥伴,無論是寂靜的夜空,或是艷陽穿林的白晝,它或它們悠閑去來,草坪成了游樂場,幾乎天天在那裡游耍。最是那隻灰絨絨的大兔對我仰望,看樣子恨不跳來三樓的陽臺,看我疲憊的時候在這裡點燃煙頭。“哼!你又在抽了,肯定今天(周末啊)要超量的吧。”它那無聲的語言透過精靈的眼珠對我警告。“唉!我來這裡站一站,舒展勞倦的肢體,用一息煙霧,淨化一下紛繁的思緒,不行嗎?”我與之默默的對言。“好啊,就這支抽了,你就別太貪婪,寫多寫少是小趣,身體拖垮才是大事。”松鼠跳兩跳的搖尾,已對我警告。幾隻鳥兒飛來看看:“哼!,人這家夥,就這麼怪。”我一看,呵呵,要開批斗會了。蝴蝶從草尖上起來,顫動美麗的裙衫搖曳出輕快:“人各又志,獸各有意,你就各自蹲蹲踮踮,還不樂嗎?這可是兒童玩耍的沙堆。”松鼠再蹦兩蹦:“哼,你管他呢,我天天爬在松枝上看,他總是半夜起來,把睡眠消掉一半,隻會在鍵盤上指指點點。人類嘛,自己是自己的天敵。你我這裡,無憂無慮,才是神仙。”

高過房屋的一片松樹點點頭,飛鳥起身又返回,說唱好歡:“莫、莫、莫,閑事莫管,人類有人類的動作,我們看,我們看。”哈!好像我們的住宅,倒成了鳥獸的“動物園”。哦!偶有罕見的山雞出來,對泥土仔細的挖翻,最愛的菜園裡,有它們去找虫子當快餐,吃飽了才好產卵啊,真會優生學呢。

浩瀚的藍天覆蓋芬蘭,飽滿的色彩比詩還深邃,冉冉白雲如銀如棉,軟軟的游弋,從遠遠的樹梢到當頂的晴空,翻覆為各種太極形態。波羅地海薈萃的風情,越過萬裡碧天千裡浪跌,越過清波蕩漾的座座小島,越過赫爾辛基岸邊緩慢的沙韻,爬進沒有童子可問的松下,鋪撒在這田園般幽靜的草坪,林陰象五顏六色的花瓣,與茂綠的“惠特曼”密集簇擁,點綴在我這乳白色住宅周圍。野兔無拘無束賞月躺日,松鼠跳躍穿林撒賴,小鳥作歌而來,踏歌而去,山雞跑跑跳跳,欲飛忘返,都為我站在陽臺上構思著日精月華,寫不完的綠意春情,追溯這萬花筒般的景物。從斑斕的色彩中,與動物共語生情。來到芬蘭,品嘗著寂寞中的樂趣,激流萬端的文字象咖啡蕩滌在內心,這滋味妙不可言,非達摩面壁得以。自然是這麼的美,盡收眼底的升騰於雲天環野薈萃的色彩,讓我的雙目和兔子的單眼顰顰意會。

從五彩繽紛的秋天,到黃紅綠藍的夏日,以及茂綠湧花的春辰。我最知音的朋友們總是這麼相識相交,從陽臺到院地,彼此相顧無言,唯有目光灼閃。

當然,最是晶瑩透亮的深冬,它們給予我個個美妙的聖誕夢境,又一團團春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兩天的冬天最具意味,要說的:吁兮兮,危乎道哉!
  • 我在續筆“我的生涯”中,寫到關于舅舅的片段,他餓死的那年三十六歲,我正在讀小學三年級。如果同胞的現齡已經超過五十者,絕大多數會懂得飢餓的滋味。為此,我想來點大煞風景的話。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