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生活點滴(九)

Marco
【字號】    
   標籤: tags:

「兩岸經貿論壇」是我們的必修課之一,由各組舉辦,邀請業界人士或學者以及同學當與談人。第一次論壇的主題是大陸投資的營運管理。

我們在銀行當總經理的同學提到,知名嬰兒用品廠商麗嬰房的老闆曾經如此形容在大陸獲利的艱難。他比喻說,在一個小容器滴了幾滴油,冷卻凝固後形成的白色厚厚的油脂,一挖就挖起來了。中國大陸這麼廣大的一個容器,滴下去的油,形成的油脂就這麼薄薄一層,要怎麼撈?

我想大家都是惑於市場的廣大,加上台灣人一窩蜂的習性,才敢飛蛾撲火吧。另一位本國銀行駐港的總經理也提到同業在大陸設辦事處,結果好像是利益分配還是有其他檯面下的原因,得罪當道。幸好這位同業接獲密報,連夜搬家回台灣!這位演講者說如果他走得慢一點,現在可能在吃牢飯了。規模這麼大的銀行,都吃了這種暗虧,小老百姓如果受到欺負,又能到哪裡投訴?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最想聽的是一位同學的經驗談,因為當引言人的老師說他的經歷相當悽慘!不過正當大家豎起耳朵要聽故事時,這位同學卻臨時改變主意,只講了幾句「從腳心冷到頭頂」,就匆匆下臺,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也許他有什麼顧慮吧。

雖然演講者鼓勵大家要有信心,不過我覺得就算解決了演講中提到的融資問題,真正頭大的問題還在後面,因為最近台商貨款無法回收的比例已經高達六成!一位演講者說,其實本國銀行到大陸設點也是賺台灣人的錢。今年七月兩岸民眾存款比較,台灣人的平均儲蓄金額是美金31,019元,大陸人才美金1,241元,他們心裏也知道不能從大陸人身上賺到什麼。

在大陸0.5﹪的家庭,擁有全國60﹪的財富,貧富差距的程度是美國的十倍。其實以繁榮著稱的珠三角九市,也就是俗稱的大三角,東岸深圳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西岸的一些城市,如中山、肇慶的四到五倍。如果放大到廣東區域來說,北部山區與珠三角的人均GDP差了約六倍。如果再放大到全國呢?貧富這麼不均的社會能穩定嗎?我很佩服一位同學的提問,他說中國統計年鑑及各省統計年鑑公佈的長三角與珠三角的GDP如果扣除這兩個地區外來流動人口的因素,實際上本國百姓的收入是不是沒那麼高?老師緩緩點點頭承認,官方公佈的數字大概還要除以三吧!

EMBA昂貴的學費,到底投資報酬率如何、我念完後是否從此平步青雲,其實是很難說的,因為富貴在天。不過學習的過程與樂趣無價,而且確實增加不少見聞哩!@(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