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寧:家鄉之旅(一)

子寧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2日訊】我並不瞭解我的家鄉。尤其是最近十年,只偶爾回到家裏停留幾天,來去匆匆。這一次,一停就是三個星期,父親病了,病得很重。

在醫院陪護的日子裡,認識了許多人,聽到了他們的許多故事。講述這些故事的時候,使用頻率最高的詞是「下崗」。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對下崗這個詞並不陌生,但是這個詞後面的故事,卻讓人感到如此無奈甚至悲涼。我們,對此瞭解嗎?

來到這個醫院就醫的,大多是重症患者。這裡天天發生的故事是,當送來的病人被診斷為重症的時候,許多家庭選擇抬回家,等死。我們無法指責這些家庭對親人太冷酷,普通農民和下崗工人的家庭,確實無法承受幾萬元的治療費用,傾家蕩產也不夠的。

終於抽出兩天時間回到距醫院40公里的家鄉。當麵包車吃力地爬上一個坡,進入我長大的廠區的時候,才發現,我們已經在彩雲河河谷行走了幾公里。彩雲河,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曾經是河水清澈,波光閃動。兩岸的白楊林裡,隱藏著無數的鳥兒和小動物。小的時候,這裡是我和我的小夥伴們游泳和追逐鳥兒的天堂。幾十年後,當我再次進入這個河谷的時候,我居然沒能辨認出這個曾經美麗多姿的兒時的天堂。河水在哪裏?魚兒在哪裏?白楊林在哪裏?鳥兒在哪裏?綠在哪裏?彩雲河,已經不再是那個美麗少女,而是一個面目猙獰,渾身散發著惡臭的垃圾坑。河岸上亂蓬蓬的小工廠取代了過去的白楊林和綠色的田野;以往整齊漂亮的職工住宅變得破舊不堪,垃圾遍地。

下崗,像一場瘟疫,橫掃了這個曾經生機勃勃的工廠以及生活在這個廠區的幾萬老少。在這個工廠工作生活的幾代人,從職工到孩子,曾因自己是這個工廠的一員而頗感自豪,如今隨處可見的,是目光呆滯,步履蹣跚的人,分不清年齡。

在父母居住的老式住宅樓邊,遇到了小時的一個夥伴,在擺攤賣手機卡。我和他閒聊大約半小時的時間裏,來了一個電話,讓他代交100元的手機費。他高興地告訴我:「你看,一個電話,我就賺了一元錢!」。他對我說,他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賺一筆錢,夠孩子上大學就行了。「我兒子成績不錯!」,他告訴我。他和他妻子與這裡大部份人一樣,下崗了。他們唯一的收入就是在樓頭擺個地攤,賣各種不同的小東西。他問了我很多問題,包括哪個地方生意好做一些,比如在新疆賣手機卡是不是競爭沒這裡激烈。可惜的是,我從沒注意過這種事,幫不上他。只能告訴他,新疆很遠,民族矛盾激化,可能會有人身安全問題。

這個工廠,在張作霖時代就存在了。五十年代的時候,這裡成了中國同行業中的第二大廠家。當然了,那時是「中直企業」,換句話說,這工廠的管理和當地省,市政府沒甚麼關係,利稅也和省,市沒多大關係。這個工廠的名字是–冶金工業部XXX廠。

改革春風一吹,這個廠子著實紅火了一陣子。後來,沒那麼火了,然後是越來越涼了,再然後,這廠子歸了遼寧省。最後,職工下崗了,由省,市政府每個月發二三百元的生活費。按薄熙來的話–遼寧省揹負著其它省市無法相比的沉重的下崗和退休工人的負擔。

在中國的經濟體制中,有兩個相關的公式。公式一:一個企業在其盈利期,歸中央政府管,稱為「中直企業」;當這個企業過了盈利期的時候,它歸地方政府管,稱為「省直」或「市直」。公式二:中直企業的利稅百分之九十以上交到中央政府,零頭歸省市兩級政府。

這兩個公式合併,就成是中國經濟生活中天天上演的荒唐劇–一個企業盈利的時候,歸中央,錢也交到中央,和省市兩級政府沒甚麼關係;當這個企業不行了的時候,就歸省市政府了。當然了,下崗職工的生活費以及退休工人的退休金,只好由地方政府管,和中央沒甚麼關係了。賺錢歸中央,賠錢歸地方。(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正當筆者準備接力絕食之際,接友人嚴正學電話:近日,他必須趕回老家處置急事,因而他的接力絕食,可能要抵達家鄉之後進行。我知道,他所說的「急事」,一定是替弱勢的受害者(如楊春紅等)作義務代理人,上法庭應訴之類的維權舉措。若這樣,他為應訴的同時,還要進行接力絕食,顯然將會增加難度。所以,我告誡他應隨機而變,注意安全。
  • 發覺今年高雄的雨水格外多,不知是離開家鄉太久,忘記這個城市下雨的頻率與時節,還是,我的知覺沒來得及追上天候的變化。離鄉求學或工作,偶爾週末回家歇息,發覺家鄉的陽光總是比外地來得明亮些,於是,連回憶都帶著溫度,可以回想起被炙熱的陽光曬得暖暖的好心情。
  • 勝利油田是中國第二大油田,也是大型國營企業,有職工二十餘萬人。2005年11月30日,勝利油田暴發了大規模下崗職工維權抗爭活動。上萬名下崗職工自發組織起來,打著「要生存」,「要吃飯」等橫幅口號,聚集在管理局機關大院內外,要求和管理局對話,落實解決他們的生活出路問題。部分下崗職工進入了管理局「一號樓」,「二號樓」,在樓道裡安營紮寨,但沒有進入任何辦公室。白天在樓道裡靜坐,晚上在樓道裡打地鋪休息,自帶炊具在樓內做飯。下崗職工還組織了糾察隊,維持秩序,接管了原來由警察把守的大門,檢查人員和車輛出入。他們還在樓頂安放了高音喇叭,播放歌曲、聲明、倡議書,以及告油田同胞書等。當時管理局主樓前後排列了數百名警察,手持警棍、盾牌等器械,和下崗工人對峙,阻止下崗職工進入主樓。這次維權活動持續了約有一周,被有關當局定性為11.30 事件,在國內外影響很大,國外許多媒體也都有過相關報道。也驚動了最高當局,據說胡錦濤還針對此事作過什麼批示,當然是根據有關部門匯報的一面之辭。
  • 【大紀元4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日本池袋二十三日電)高雄市代理市長葉菊蘭今天於「二零零六客屬日本聯合年會及四十屆會員懇親大會」提倡「客家公民運動」,希望所有客家鄉親都本著「日久他鄉即故鄉」的觀念,對當地社會做正面的貢獻,尤其歡迎旅居全世界的客僑都到高雄市做客,感受高雄市的熱情與陽光。
  • 2006年4月20日上午,約500名下崗失業老職工齊聚煙台市委、市政府門前上訪,要求市委、市政府懲治貪官、腐敗,給下崗失業老職工上崗解困、發放生活費和養老金。
  • 今年是世界莫札特年,和世界同步慶祝莫札特生日,國家交響樂團NSO最近邀請來自莫札特家鄉、﹝維也納愛樂管樂獨奏家樂團﹞來台,將帶來多首原汁原味的莫札特音樂。特別的是,儘管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不過這個樂團仍然堅持使用百年傳承的樂器和技法,可以讓人更貼近莫札特的時代。兩場演出都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羅皓恩報導)
  • 中海石油渤海公司原公安處警察楊鮮才,因迫害法輪功學員賣力,被「提拔」到公司「610」辦公室專職迫害勾當。目前楊雖已到退休年齡,卻依然為要持續迫害法輪功而不肯下崗。
  • 澳大利亞第一位在伊拉克傷亡的大兵寇夫可(Jake Kovco)之遺孀雪莉(Shelley),和他的兩個年幼的孩子,日前參加了位於寇夫可墨爾本家鄉的Briagolong鎮,所舉辦的澳新軍人節活動。
  • 中國媒體報導,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至少有 2,000萬「留守兒童」,即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鄉,由祖父母或親友照顧。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院長葉敬忠不久前主持的一項對中西部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顯示,「留守兒童」在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面臨的種種問題,究竟是由父母外出打工、還是由其它原素引起的,目前沒有定論。
  • 【大紀元4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二十八日電)李安今年勇奪奧斯卡最佳導演,今天衣錦還鄉,台南市政府將四月二十八日訂為「李安日」,李安說,住在台南市是很幸福的,家鄉給他的感覺很溫暖,回家感覺比較紮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