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宁:家乡之旅(一)

子宁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5月2日讯】我并不了解我的家乡。尤其是最近十年,只偶尔回到家里停留几天,来去匆匆。这一次,一停就是三个星期,父亲病了,病得很重。

在医院陪护的日子里,认识了许多人,听到了他们的许多故事。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下岗”。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对下岗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这个词后面的故事,却让人感到如此无奈甚至悲凉。我们,对此了解吗?

来到这个医院就医的,大多是重症患者。这里天天发生的故事是,当送来的病人被诊断为重症的时候,许多家庭选择抬回家,等死。我们无法指责这些家庭对亲人太冷酷,普通农民和下岗工人的家庭,确实无法承受几万元的治疗费用,倾家荡产也不够的。

终于抽出两天时间回到距医院40公里的家乡。当面包车吃力地爬上一个坡,进入我长大的厂区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已经在彩云河河谷行走了几公里。彩云河,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曾经是河水清澈,波光闪动。两岸的白杨林里,隐藏着无数的鸟儿和小动物。小的时候,这里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游泳和追逐鸟儿的天堂。几十年后,当我再次进入这个河谷的时候,我居然没能辨认出这个曾经美丽多姿的儿时的天堂。河水在哪里?鱼儿在哪里?白杨林在哪里?鸟儿在哪里?绿在哪里?彩云河,已经不再是那个美丽少女,而是一个面目狰狞,浑身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坑。河岸上乱蓬蓬的小工厂取代了过去的白杨林和绿色的田野;以往整齐漂亮的职工住宅变得破旧不堪,垃圾遍地。

下岗,像一场瘟疫,横扫了这个曾经生机勃勃的工厂以及生活在这个厂区的几万老少。在这个工厂工作生活的几代人,从职工到孩子,曾因自己是这个工厂的一员而颇感自豪,如今随处可见的,是目光呆滞,步履蹒跚的人,分不清年龄。

在父母居住的老式住宅楼边,遇到了小时的一个伙伴,在摆摊卖手机卡。我和他闲聊大约半小时的时间里,来了一个电话,让他代交100元的手机费。他高兴地告诉我:“你看,一个电话,我就赚了一元钱!”。他对我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赚一笔钱,够孩子上大学就行了。“我儿子成绩不错!”,他告诉我。他和他妻子与这里大部分人一样,下岗了。他们唯一的收入就是在楼头摆个地摊,卖各种不同的小东西。他问了我很多问题,包括哪个地方生意好做一些,比如在新疆卖手机卡是不是竞争没这里激烈。可惜的是,我从没注意过这种事,帮不上他。只能告诉他,新疆很远,民族矛盾激化,可能会有人身安全问题。

这个工厂,在张作霖时代就存在了。五十年代的时候,这里成了中国同行业中的第二大厂家。当然了,那时是“中直企业”,换句话说,这工厂的管理和当地省,市政府没什么关系,利税也和省,市没多大关系。这个工厂的名字是–冶金工业部XXX厂。

改革春风一吹,这个厂子着实红火了一阵子。后来,没那么火了,然后是越来越凉了,再然后,这厂子归了辽宁省。最后,职工下岗了,由省,市政府每个月发二三百元的生活费。按薄熙来的话–辽宁省背负着其它省市无法相比的沉重的下岗和退休工人的负担。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中,有两个相关的公式。公式一:一个企业在其盈利期,归中央政府管,称为“中直企业”;当这个企业过了盈利期的时候,它归地方政府管,称为“省直”或“市直”。公式二:中直企业的利税百分之九十以上交到中央政府,零头归省市两级政府。

这两个公式合并,就成是中国经济生活中天天上演的荒唐剧–一个企业盈利的时候,归中央,钱也交到中央,和省市两级政府没什么关系;当这个企业不行了的时候,就归省市政府了。当然了,下岗职工的生活费以及退休工人的退休金,只好由地方政府管,和中央没什么关系了。赚钱归中央,赔钱归地方。(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正当笔者准备接力绝食之际,接友人严正学电话:近日,他必须赶回老家处置急事,因而他的接力绝食,可能要抵达家乡之后进行。我知道,他所说的“急事”,一定是替弱势的受害者(如杨春红等)作义务代理人,上法庭应诉之类的维权举措。若这样,他为应诉的同时,还要进行接力绝食,显然将会增加难度。所以,我告诫他应随机而变,注意安全。
  • 发觉今年高雄的雨水格外多,不知是离开家乡太久,忘记这个城市下雨的频率与时节,还是,我的知觉没来得及追上天候的变化。离乡求学或工作,偶尔周末回家歇息,发觉家乡的阳光总是比外地来得明亮些,于是,连回忆都带着温度,可以回想起被炙热的阳光晒得暖暖的好心情。
  • 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油田,也是大型国营企业,有职工二十余万人。2005年11月30日,胜利油田暴发了大规模下岗职工维权抗争活动。上万名下岗职工自发组织起来,打着“要生存”,“要吃饭”等横幅口号,聚集在管理局机关大院内外,要求和管理局对话,落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问题。部分下岗职工进入了管理局“一号楼”,“二号楼”,在楼道里安营扎寨,但没有进入任何办公室。白天在楼道里静坐,晚上在楼道里打地铺休息,自带炊具在楼内做饭。下岗职工还组织了纠察队,维持秩序,接管了原来由警察把守的大门,检查人员和车辆出入。他们还在楼顶安放了高音喇叭,播放歌曲、声明、倡议书,以及告油田同胞书等。当时管理局主楼前后排列了数百名警察,手持警棍、盾牌等器械,和下岗工人对峙,阻止下岗职工进入主楼。这次维权活动持续了约有一周,被有关当局定性为11.30 事件,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国外许多媒体也都有过相关报道。也惊动了最高当局,据说胡锦涛还针对此事作过什么批示,当然是根据有关部门汇报的一面之辞。
  • 【大纪元4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王淑芬日本池袋二十三日电)高雄市代理市长叶菊兰今天于“二零零六客属日本联合年会及四十届会员恳亲大会”提倡“客家公民运动”,希望所有客家乡亲都本着“日久他乡即故乡”的观念,对当地社会做正面的贡献,尤其欢迎旅居全世界的客侨都到高雄市做客,感受高雄市的热情与阳光。
  • 2006年4月20日上午,约500名下岗失业老职工齐聚烟台市委、市政府门前上访,要求市委、市政府惩治贪官、腐败,给下岗失业老职工上岗解困、发放生活费和养老金。
  • 今年是世界莫札特年,和世界同步庆祝莫札特生日,国家交响乐团NSO最近邀请来自莫札特家乡、﹝维也纳爱乐管乐独奏家乐团﹞来台,将带来多首原汁原味的莫札特音乐。特别的是,尽管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不过这个乐团仍然坚持使用百年传承的乐器和技法,可以让人更贴近莫札特的时代。两场演出都在台北国家音乐厅。(罗皓恩报导)
  • 中海石油渤海公司原公安处警察杨鲜才,因迫害法轮功学员卖力,被“提拔”到公司“610”办公室专职迫害勾当。目前杨虽已到退休年龄,却依然为要持续迫害法轮功而不肯下岗。
  • 澳大利亚第一位在伊拉克伤亡的大兵寇夫可(Jake Kovco)之遗孀雪莉(Shelley),和他的两个年幼的孩子,日前参加了位于寇夫可墨尔本家乡的Briagolong镇,所举办的澳新军人节活动。
  • 中国媒体报导,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 2,000万“留守儿童”,即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乡,由祖父母或亲友照顾。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叶敬忠不久前主持的一项对中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面临的种种问题,究竟是由父母外出打工、还是由其它原素引起的,目前没有定论。
  • 【大纪元4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市二十八日电)李安今年勇夺奥斯卡最佳导演,今天衣锦还乡,台南市政府将四月二十八日订为“李安日”,李安说,住在台南市是很幸福的,家乡给他的感觉很温暖,回家感觉比较扎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