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與書摘:《賴聲川的創意學》推薦序—創意與智慧

林懷民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讀完這本書,很感動。

聲川花在寫書的時間心血,應該可以讓他創製兩齣戲吧。

《賴聲川的創意學》跟坊間的創意書最大的不同是,作者是重量級的創意人。

他以自己的創作經驗為本,細細探索創作的根源,與讀者分享他多年創作歷程的風景,揭開「創意神秘論」的薄紗。我一路讀來,一路點頭,時時會心,特別爽快。

譬如,他引用當今建築泰斗法蘭克.蓋瑞的話語,說他的創作態度:「我不知道要去哪。如果知道,我不會去。」

很多人以為我編舞是在家裡「寫好」,再去教給舞者。事實上,編舞的過程對我是個冒險,如果知道成品的面貌,我一定不想去編。作品首演後,我對它一點興趣也沒有,只想重新出發,再去探險。

聲川坦述他年輕的時候,因為「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盡情發揮,而後果慘烈。我「小時候」又急又躁,恨不得十八般武藝都在一個小品裡金光閃閃,因此編出不少只活一季的作品。

他引鈴本俊榮的話,說「初學者心中可能性很多;專家心中可能性很少。」

近年來,我創作最大的挑戰正是「找出限制來」,然後專心在限制裡做到圓滿。

累積了經驗之後,聲川知道一場創作中的戲最後會是幾分幾秒,不用碼錶,也知道時間。我常常沒音樂便著手編作,編完一段再配音樂,舞畢音樂也剛好收煞。

聲川談創意的泉源,談觀察、靈感、轉化、結構,從創作的動機到成品,把每個論點闡述得淋漓盡致,而且,深入淺出,讓每個人都讀得下去,讀得明白。

我覺得這是台灣藝術界最重要的基礎書籍之一。

然而,這不是為專業人士寫的書。

聲川說:「人人都有創意的能量。」

創意不是藝術家的專利。企業界,教育界,家庭主婦,政治家,乃至一個準備聯考的學生,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啟發,發揮創意,去完成夢想。

聲川用很簡明的理念來切入主題:「創意就是出一個題目,然後解這個題目。」

「超凡的智慧能夠提出超凡的題目;超凡的方法能夠作出超凡的解法。」

創意可以透過學習來增加功力,「智慧與方法」是訓練的內容。

「智慧要在生活中學習,方法是在藝術中學習。」

說得更淺白一點:如何從生活中有效累積內涵,增強判斷力;如何在實踐中累積經驗與功夫。

與其他創意書另一個不同點:聲川不提供速成的點子,建議讀者如何如何做。因為他明白,創意的勃發與完成來自生活的修為。與自己溝通是培養創意的基本規範。他在每一章節結尾丟出問題,讓讀者檢視自己,從自省中建立見心明性的自覺。

「心不會一宿之間改變,但慢慢訓練,我們的心確實能改變,變得更寧靜,寧靜的心就充滿開放的空間,充滿透視力……能深度觀看問題,然後問題會自我揭露。」

「放下,才看得到。」

聲川建議讀者禪坐。

他甚至認為創作者應有「無我」、「無私」,和「利他」的胸懷。

講創意的書也談靈修?沒錯,佛學的體會正是這本書的重要基礎。但聲川不傳教;他旁徵博引。道家、藝術家、科學家的言行都是他信手捻來的例證。因為有生命體驗和學識的融會貫通,這些舉證不掉書袋,而使論述充滿了人性的溫潤。

大部份談創意的書,多屬功利導向,「點子」是為了致富。這本書讓創意回歸到人的,生命的本位。「創意」是讓人活得更自在,做人做事更圓滿。

「圓滿」就是有好的願景,好的過程,好的結果,像一齣有「好的開頭,好的中間,好的結尾」的好戲。

現在大家常說,社會上許多事物,尤其是政治事件「歹戲拖棚」。創意常常只是包裝的點子。政見只是嘩眾取寵的口水。「要拚才會贏」,「先做了再說」。結果,天災人禍成為台灣的家常便飯,要往前走,寸步難行。期待下一代來扭轉大局時,卻也發現教育也出了問題。

我們需要沈穩下來,安頓身心,發揮創意。書寫台灣新劇本,開創爬出谷底的新局面。

「賴聲川的創意學」像一棵枝葉繁茂的樹,煥發著文學,美學,哲學,宗教與心理學的光芒,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得到不同的啟發。

我高度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人,特別是教育界的朋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5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三日電)雲門舞集2明天在台北新舞台演出編舞家羅曼菲遺作「尋夢」、布拉瑞揚「將盡」、和鄭宗龍「莊嚴的笑話」;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指出,雲門舞集2是羅曼菲一手帶大的,她創造出的光和熱,醞釀這些好的人才及舞作,舞團將繼續替羅曼菲活出生命。
  • 【大紀元5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一日電)延續舞蹈家羅曼菲生前對舞蹈熱情,羅曼菲的家人捐款成立「羅曼菲舞蹈獎助金」,並請羅曼菲的二姐羅蘇菲出任代表,好友徐璐、林懷民為委員,共同監督獎助金執行;獎助金七月一日開始接受申請,凡三十五歲以下,從事舞蹈之專業人才及具舞蹈潛力學生,都可申請。 羅曼菲多年來極力協助有才華的青年,對於新生代舞蹈表演與編舞後進,總是慷慨給予嘗試與發表的機會,因而培育出台灣新一代嶄露頭角的年輕編舞家及舞者,包括伍國柱、布拉瑞揚、何曉玫、鄭宗龍等。
  • 【大紀元5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一日電)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畫」今年開始接受申請收件;雲門藝術總監林懷民獲行政院文化獎,捐出獎金創立「流浪者計畫」,先後獲得智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夫婦及各界的響應,一起為有夢的藝術青年完成充電理想。今天有四位獲補助的藝術青年分享流浪成果和故事。
  • 【大紀元6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九日電)國際演藝協會宣佈本年度的得獎名單,台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獲頒發「卓越藝術家獎」。
  • 事情開始於一年多前的一個晚上,我開車上建國高架橋,收音機裡,廣播節目女DJ剛好在談一個中學資優生自殺。

    她憐惜孩子的遭遇,但話鋒一轉,她把所有人都痛罵一頓。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媒體、以及在訪談節目發表高論的專家。正是這些人聯合失職,才逼一個年輕的學生走上絕路,這些人早該閉嘴幹活,否則誰知道往下還會有多少學生跳樓……

  • 【大紀元7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三日電)「年輕的流浪是一生的養分」,為鼓勵年輕藝文工作者到海外旅行,增廣創作視野,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創立「流浪者計畫」,獎助台灣藝術人才赴海外進行「貧窮旅行」,學習從海外看台灣、看自己。這項計劃申請到二十日截止,三十歲以下或四十五歲以下藝文工作者都可申請。
  • 這是一本有別於坊間談性、談兩性溝通的書;而是一本以男性觀點,赤裸揭露兩性問題及男性內在的私密對話。以男性的觀點來看問題,是要讓男性了解自己內在的苦悶;也讓女性了解男人的傷。無須改變或對抗,只要能接受和了解,女人就能成為智者,引領男人一起成長。
  • 今天早上接受中廣吳瑞文訪問的時候,他在節目中問我要選播的二首歌曲,為什麼要選「感恩的心」與「奪標」(My Way)?
    我當時回答說,回想這一生,我真的好感恩。
  • 近一兩年,偶有朋友留意到聯合副刊上有一個新的文學專欄,叫《半月文學史》。有一位跟我提到時還加一句:作者叫個怪名字,沒聽說過。我暗叫聲慚愧。因為以往沒用過筆名,要招認都有些心虛,彷彿做了什麼盜名欺世的事。
  • 印度人一向認為凡是兩河交會點一定是聖地。

    我想,思想的交會也是神聖的。

    每當一個觀念或一種生命態度觸動了我,我總會驚起,恭恭敬敬的接受這種心領神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