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之美–自我節制

蔣勳
font print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我常會跟朋友們提到自己記憶裡最美的一次音樂會、或記憶中最美的某一種聲音,感覺聲音可以對人有這麼大的安慰作用,是一種包容,一種擔待。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大概都喜歡聽音樂。我個人聽音樂的歷程是這樣的:小時候在廟口,聽鑼鼓喧天的歌仔戲;中學時因為開始學英文,就愛聽西方的搖滾,那個時候貓王的歌最風行,高中時改聽披頭四。年紀再長一點,慢慢開始接觸所謂的古典音樂,開始喜歡華格納、柴可夫斯基。我當兵的時候,尤其喜歡把音響開得很大聲來聽華格納,覺得裡面有一種華麗、驚人的燦爛,好像生命如此年輕,爆裂出許多的光芒。柴可夫斯基或者拉哈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v,1873-1943),則常給我激情跟浪漫,好像生命也可以驚濤駭浪一般。

包容又簡樸的巴哈

而現在的我,常常喜歡聽巴哈了。那個安靜地不得了、年輕時不容易聽得進去、那種像數學一樣的格律、那種好像無聲之美,一種聲音可以節制到沒有什麼變化感覺的巴哈。很多聽音樂的朋友大概都有共同的感覺,覺得巴哈的曲目其實是最簡單的,簡單到讓你覺得它沒有那麼多繁複或者炫耀的部分,但是很奇怪:為什麼簡單的作品變成最耐聽的曲目?如此單純,在任何心境下聆聽都不覺得衝突。

我覺得巴哈的作品很像一個容器,曲子本身並不那麼要求表現……。

譬如一個插花的容器,如果本身設計太繁複,其實並不適合做容器。我們經常發現很多人將花插在一個甕當中,因為甕最樸素,愈樸素的花器愈能夠呈現出花朵的美感。巴哈的音樂就類似於樸素的容器,它包容,它簡樸,讓我們覺得在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情緒裡去聆聽時,都可以和自己對話。

所以聽覺的美、音樂的美、或者藝術的美,有時候並不完全是自我的表現,反而是一個自我的節制;就是慢慢壓低自我的表現性,而達到非常純淨的境界。

老子曾說過:「五音令人聾」,所謂五音,就是太多的聲音,反而會讓人的耳朵都聽聾了。老子提醒我們,聲音的美應該要有節制;節制,才是感官的美的開始。

勾動回憶的鑰匙

如果我說,聲音就像一把鑰匙,這樣的形容法不知大家可不可以體會?

有時候,我走過一條街道,忽然聽到某一人家中正放著的音樂,例如是披頭四某一首我高中時聽得很熟的歌曲,但我現在甚至已經忘掉它了。可是乍聽到曾經熟悉的曲調,曾經朗朗上口的歌詞,我忽然覺得高中時期所有的回憶都湧上心頭。這樣的聲音是不是就像一把鑰匙,幫我打開了時光之門。

所以聲音的記憶是非常奇特的,在生命某一個階段經常聆聽的音樂,好像就和那個階段的事事物物封存在一起。漫長歲月後忽然聽到那些音樂,似乎就把很多的記憶帶回來。相形之下,聽覺比視覺儲存的記憶容量是更多的。所以老朋友們相聚的時候,往往特別挑選以前某些歌曲放出來一起聽著,大家好像重回了往日時光。這樣說來,音樂對於我們心靈內在封鎖事物的開啟,具有非常強烈的效果。

如果將記憶比喻成一個一個的檔案櫃,開啟這些檔案櫃的鑰匙,都會是聲音。

音樂與記憶之間的關係的確非常複雜,在生命不同階段陪伴自己的不同聲音,也留在我那層層疊疊記憶檔案櫃裡。不過很特別的,到最後會有一個存留很久、陪伴著我的……也許是像巴哈這樣的聲音吧!因為它非常的安靜,就像大提琴無伴奏協奏曲,幾乎變成我生活裡不能缺少的物件,不管我在做什麼事:寫作、畫畫、與朋友聊天,我覺得那個聲音一直陪伴在旁,從不帶來干擾,卻又包含著擔待和包容。

也許我們可以重新思考聲音在我們生命裡面所扮演的角色。到最後,聲音會不會是一個從聽覺走向心靈的過程?當它走向心靈以後,所有的繁華褪盡,所有的雜質去盡,它反而變成一個非常純淨,非常純粹的終結點。

摘自《美的覺醒》 遠流出版社 提供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一日電)資訊安全廠商趨勢科技從純科技融合藝文後,出版一系列叢書和舞台表演,預計三月份將由美學大師蔣勳從一幅幅畫作裡所隱藏的禁忌手勢與謎樣微笑中,破解瑰麗神秘的「達文西密碼」,並從歷史與科學、理性與感性等不同面向,引導大眾深入探索。 
  • 自由時報◎蔣勳編輯室報告: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畫家達文西,留給我們珍貴的藝術寶礦;美國作家丹.布朗則藉著達文西的畫,寫出浪漫驚悚的推理小說。今日刊出〈破解達文西密碼〉,作家蔣勳以其深厚的西洋藝術史背景為底,深入淺出講解達文西畫作《最後的晚餐》與《維特魯維亞人體比例圖》,更深一層點出在小說版本的《達文西密碼》中丹.布朗書寫運籌時的迷思,充滿雙重破解的趣味。
  • 一身黑色長衣,風度翩翩,脖子上則定要圍上一條紅色圍巾,美學演說家蔣勳現在到處演講,五百大企業對美學知識求知若渴不說,就連總統官邸也邀約蔣勳演講,曾被雜誌喻為台灣除了鴻海企業創辦人郭台銘之外「最忙碌的兩個人之一」,蔣勳昨天謙虛否認:「我跟郭台銘先生不能比的,我還是盡量保有從容的生活。」
  • 由14%博士、57%碩士共計約260位理科背景組成的工研院量測中心, 5日歡慶「工研院量測中心及國家度量橫標準實驗室十九週年慶」。當天除了頒獎給工作表現傑出者外,更邀請藝術美學大師蔣勳,以美學為科技人解釋度量衡科學,同時解讀度量衡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 【大紀元12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一日電)作家蔣勳又出書了,這次是他生活美學系列的第二本「美的覺醒」;蔣勳說,這是本「救贖的書」,三十多年來這個島嶼上的人迷信知性教育,感覺卻流失了,這種情形應儘快矯正,如果沒有感覺的教育,也就沒有了創意。
  • 談到聽覺,希望大家不要認為聽覺指的只是美好的音樂,日常生活中,我們用語言與他人溝通,我們身體一行動就會有聲音出來,這些講話、行動的聲音,其實反而是生活裡最應該要去整頓的,可以形成聽覺之美。我們不要讓這個社會的噪音多過於順耳之音。
  • 高智晟承傳了母親的善良、勤勞和堅忍。他做律師,常常是免費為最底層窮人打官司。他走在燈火輝煌的大街上,心想著那些還在苦難中掙扎的人們,所以他告訴妻子,「我覺得我跟這個社會是隔開的,我融入不到這個社會當中。因為我掙的錢越多,我的當事人的苦難越多。」
  • 爸,書終於要出版了,我花了好多時間重新認識您,拼湊您,書寫與刻劃您,您又重新活過來了,活在我們的心裡,活在臺灣的歷史與未來裡…
  • 話說唐憲宗皇帝元和十三年,裴度領兵削平了淮西反賊吳元濟,還朝拜為首相,進爵晉國公。又有兩處積久負固的藩鎮,都懼怕裴度威名,上表獻地贖罪:恆冀節度使王承宗願獻德、隸二州;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願獻沂、密、海三州。
  • 惠琴最不想去的就是那個地方──鬼仔山。 但她不得不去。 半年的颱風帶來了不少山上的斷木,那一陣子總有人爭先恐後到海坪上搬回濕漉漉的漂流木。惠琴也跟去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