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連載: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家族史(29)

國亞 / 網名:雅科夫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六、偷聽敵台
  
    到了一九七五年,由於父母辛苦的勞作和省吃儉用,漸漸地家裡稍微寬鬆了一點,買了一輛「飛鴿」牌自行車,還買了一台「春蕾」牌收音機,用來偷聽莫斯科電台的華語廣播。此前,家裡只有一個有線廣播,外表是個木頭四方盒子,中間畫著個五角星,父母叫它「話匣子」。話匣子是每家每戶必須安裝的,每天到了中午和晚飯的廣播時間,「話匣子」都會廣播統治者灌輸的各種謊言。後來我讀奧威爾的《一九八四》,裡面提到了一種叫「電幕」的東西。幸虧當時中國技術和財力達不到,否則家裡所裝的,就不是只能哇啦哇啦造謠的「話匣子」,而是無所不能的「電幕」了。

    由於「收聽敵台」在當時是能夠嚇死人的彌天大罪,因此我父親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才抱著個收音機搜索;還要躲在被窩裡嚴嚴實實地捂起來,以防隔牆有耳;聽完之後,趕緊把收音機調到別的頻段,防止萬一不慎被人發覺。當時的統治者雖然用盡一切辦法把老百姓與世界孤立開來,但還是百密一疏,給老百姓留下了這個瞭解世界的小小縫隙。現在,朝鮮的「老大哥」金氏父子顯然吸取了經驗教訓,把所有的收音機都弄成只能接收一個頻段。

    有一次莫斯科電台播放了常香玉的豫劇《花木蘭》,播音員說:「親愛的中國同志們,我們知道,你們被剝奪了享受藝術的權利……」除了莫斯科台,當時父親還無意中搜索到了一個叫做「火花」的廣播電台,每次廣播都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開頭,然後就對偉大領袖和「四人幫」進行討伐。這個「火花」電台究竟是何方神聖,父親一直也沒弄明白,文革結束後也沒有任何材料對這個神秘電台做介紹。我父親猜測,這個神秘的「火花」大概是一個有解放軍背景的秘密電台,地點肯定在國內,因為它每次廣播時間都很短,幾分鐘念完一篇文章馬上靜默,播出時間也不確定。

    那麼,我們的「喉舌」究竟在幹什麼呢?當時我國正在「批林批孔」,於是國內的廣播內容全部都是「批林批孔」的: 「文藝欄目」廣播文藝戰線批林批孔,「農村節目」廣播貧下中農批林批孔,「軍事節目」廣播解放軍指戰員批林批孔,甚至連「少兒節目」也居然是「紅小兵批林批孔」,正可謂「無所不至,無『孔』不入」。一位「紅小兵」在廣播中煞有介事地念叨:「聽到林彪宣揚克己復禮,我們紅小兵的肺都氣炸了!」我父親後來嘲諷說:那還穿著開襠褲的紅小兵們,明白什麼叫「克己復禮」嗎?

    當時的各種報紙,也是「滿紙荒唐言」,成天除了什麼「儒家」「法家」以外,就是諸如「拉美一位農民說:毛澤東思想鼓舞著我們進行鬥爭」、「非洲一位工人在得到記者贈予的毛主席像章後,激動得熱淚盈眶,由於當時沒有穿上衣,這位工人把毛主席像章別在自己的肉裡。記者問他疼不疼,這位工人流著眼淚說:只想到毛主席的溫暖」這一類的「新聞」。下面,我隨手摘錄兩則當時報紙上的「新聞」,以饗讀者:

    「新聞」一:【國際消息】英國人民對《毛主席語錄》十分喜愛,有一次,牛津到了四千冊《毛主席語錄》立即搶購一空。一位退休的大學教授感慨地說:「我教了四十年的哲學,現在才知道,自己受騙了,而且又騙別人。現在我要學習毛主席的紅本本,改過來。」

    「新聞」二:【國際消息】在一次抗擊美國空中強盜轟炸中,一位青年老撾解放軍戰士不幸被美國飛賊的槍彈擊中了。當生命垂危之際,他意識到自己已經不行了,便用盡全力,從懷中掏出他那本已經被鮮血染得通紅的《毛澤東選集》,遞給身旁的一位戰友,他一字一句懇切地囑咐戰友說:「一定要好好地讀。」說完便英勇地犧牲了。

    天天如此,不是「非洲的一位工人」,「拉美的一位農民」,就是「英國的一位教授」,「老撾的一位戰士」。莫斯科電台對此揶揄道:「這種只敢說『拉美一位農民』之類的『新聞』,無名無姓,地址只能精確到一個大洲,讓人們連最起碼的核實都不可能做到,這樣的『新聞』根本就沒有任何價值。可以斷定,這樣的『新聞』本身就是造謠。」(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