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的芬芳:不老部落

文、圖/徐正毅
【字號】    
   標籤: tags:

潘,曾經在台北從事景觀設計,他的妻子是來自宜蘭大同鄉的泰雅族人。

七年前,他們決定從台北回到大同鄉寒溪部落的山地開始他的新生活。經過這些年的努力,這塊約十公頃的山地成為一處有如世外桃源的自然農場。

從寒溪派出所旁的停車場,潘駕著高底盤四輪傳動的吉普車接我們到他的農場,吉普車顛簸地越過乾枯的河床,穿過野草叢生的泥道奔馳而上。

在一處水源地潘要我們稍等一會兒,他下車到水岸旁採些水芹葉的嫩葉,他說那是我們午餐的其中一種菜蔬。

我們終於到達這處農場,農場有著五棟茅草搭建向後傾斜的涼亭和房舍,潘說這是泰雅族祖先的智慧,因為宜蘭多颱風,低矮的方向面對東北可減少東北颱的破壞。高聳的西南向,則可讓陽光灑入而更為明亮。茅舍前是一片開闊的草地,草地上正開滿紫色的小花,四、五隻山羊在草地上悠閒吃草。

潘帶我們參觀他幾年來的工作成果,如不打任何抗生素的雞群,不灑農藥甚至不施任何肥料的小米田和山壁上一大片苧麻林。在附近山凹地,有座染坊和手工織布同樣是茅草屋頂的工作寮。潘的岳母手腳並用苧麻莖抽出纖維,而他的小姨子和女兒在手工紡織機上編織著色彩鮮豔的頭巾和腰帶。

茅舍中有一方型的火爐燃燒著枯木,正好用來燒烤醃過小米酒的豬肉。在厚實原木餐桌,我們一面談天一面用餐和喝小米酒。

潘的兒子在澳洲學過餐飲管理,他把泰雅族原生的菜蔬用所學的技巧,設計出美觀又好吃的午餐。這頓午餐可是吃得很長但欲罷不能,趁著太陽下山前,我們搭著吉普車回到派出所前停車場,才依依不捨的告別。

這個自然農場叫「不老部落」,泰雅族的「不老」——BULAU,BULAU就是到處走走的意思,我們這回的BULAU BULAU可是十分有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入冬以來,這個週末最冷。在蘇澳菜市場喝碗熱騰騰的花生湯,備感溫暖。

    店旁街角,有位農婦,全身穿著禦寒的厚重衣物,擺攤賣些自家農作物。

  • 木柵貓空產鐵觀音茶。鐵觀音茶屬發酵茶,濃郁香醇。在貓空有許多喝茶場所,也有座茶葉展示館。

    來到展示館,一位小女孩為我們泡鐵觀音茶。這位小女孩泡茶手法熟練,待人親切,一邊照顧著生意一邊還在看數學書本。一問之下,才知她是7年級的國中生,下週是期末考,她的父母農忙,假日由她來此銷售自家的茶葉。

  • 黃曆12月16日稱之為尾牙,從事農作者,在一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季節輪替之際,到尾牙就開始準備過年,商家也開始忙於結帳收帳。公司老板舉辦尾牙宴犒賞員工一年辛苦。
  • 從花蓮經花東縱谷走台九線,在光復鄉之前,有處古跡——林田山。林田山是日據時代,日本人在此移民、伐木之處所,如今遺留一排排木造房舍和載運木材之軌道,行走在高聳林間,彷彿時光倒流。
  • 可能是平日上班長期久坐,因此腿部有靜脈曲張的現象,經友人介紹進行雷射手術。

    從未動過手術,此次手術需要全身麻醉。自己明白全身麻醉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帶著緊張的心情上手術台。

  • 利用新年長假,全家搭高鐵到左營,乘著小巴士經過旗山、美濃到六龜。

    5年前,我們曾經拜訪的六龜孤兒院,如今已改名為高雄縣私立基督教山地育幼院。

  • 台灣高鐵開始營運,利用新年長假,一對老友夫婦和我們一家搭高鐵前往高雄,老友的岳母也和我們同行。
  • 一位擔任公司總經理達17年的同學,從職場下來,有了更多空出來的時間,讓他能夠遨遊四海。近日還跟著一位高齡的日本友人,一同長途跋涉到阿根廷,他說,這位日本友人稱這趟長遊恐怕是有生之最後一次了。
  • 鄰家的兩層樓別墅拆成平地,看來是要改建大樓。

    十多年來,每當走過時,能夠聽到的琴聲成為絕響。帶著小禮帽,扶著柺杖的老紳士也搬去別處,優雅的背影還真令人懷念。

  • 本身從事紡織業,因此對於色彩特別的敏銳和喜好,也可能因為對色彩的喜好,才能支持我對這項產業努力不懈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