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宋 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

歐陽修
font print 人氣: 189
【字號】    
   標籤: tags: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蓋士方窮時,困阨(1)閭里,庸人孺子,皆得易(2)而侮之。若季子(3)不禮於其嫂,買臣(4)見棄於其妻。一旦高車駟馬,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後,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迹(5),瞻望咨嗟(6);而所謂庸夫愚婦者,奔走駭汗(7),羞愧俯伏,以自侮罪於車塵馬足之間。此一介之士,得志於當時,而意氣之盛,昔人比之衣錦之榮者也(8)。

惟大丞相魏國公(9)則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為世名卿。自公少時,已擢高科,登顯仕;海內之士,聞下風而望餘光(10),蓋亦有年(11)矣。所謂將相而富貴,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窮阨之人,僥倖得志於一時,出於庸夫愚婦之不意,以驚駭而夸(12)耀之也。然則高牙大纛(音:到)(13),不足為公榮;桓圭袞冕(音:滾免)(14),不足為公貴;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15),播之聲詩,以耀後世而垂無窮;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於公也,豈止夸一時而榮一鄉哉!

公在至和(16)中,嘗以武康之節(17),來治於相。乃作晝錦之堂於後圃;既又刻詩於石,以遺(18)相人。其言以快恩讎、矜名譽為可薄(19)。蓋不以昔人所夸(20)者為榮,而以為戒。於此見公之視富貴為如何,而其志豈易量哉!故能出入將相,勤勞王家,而夷險一節(21)。至於臨大事,決大議,垂紳(22正笏(音:戶)(23),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彝鼎(24)而被絃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也。余雖不獲登公之堂,幸嘗竊誦公之詩,樂公之志有成,而喜為天下道也。於是乎書。

尚書吏部侍郎、參知政事歐陽修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釋】

晝錦:據《漢書.項籍傳》載,項羽曾云:“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後以衣錦還鄉為榮耀的事情。韓琦以武康軍節度使身份兼相州知州,因相州是他的故鄉,所以取項羽的話改“夜”為“晝”命名廳堂,以示榮耀。晝錦堂位於古城內東南營街。是宋代三朝宰相韓琦任相州知州時,在州署後院修建的一座堂舍。

1.困阨:窮困不得志。
2.易:輕視
3.季子:蘇秦,洛陽人,戰國時縱橫家,說秦惠王以連橫之策,惠王不用,金盡裘敝,去秦而歸,嫂不為之炊。
4.買臣:朱買臣,字翁子,西漢會稽吳人。家貧好學,以賣薪自給,妻羞之,改適他人,後買臣顯貴,婦慚,自縊而死。
5.駢肩累迹:駢肩,肩相並也。累迹,腳印相疊。形容人多擁擠。
6.咨嗟:嘆息聲。此為讚嘆之意。
7.駭汗:驚駭而出汗。
8.衣錦之榮:比喻富貴榮歸故里。
9.魏國公:韓琦,字稚圭,宋安陽人。仁宗時,西夏反,率兵拒戰,名重當時,為相十年,為朝廷所倚重,後封為魏國公,卒諡忠獻。
10.聞下風而望餘光者:謂聞高風而下拜與瞻仰其風采者。
11.有年:多年。
12.夸:誇。
13.高牙大纛:居高位者的儀杖旗幟。形容聲勢顯赫。高牙,大而高揚的牙旗;纛,以氂牛尾或雉尾為裝飾的大旗,古時多用在喪葬大事及顯貴人家。
14.桓圭袞冕:桓圭,三公所執之命圭;袞冕:三公所服之禮服。言富貴之至也。
15.金石:金,鐘鼎彝器。石,碑碣石刻。金石指用以頌揚功德的箴銘。
16.至和:宋仁宗年號。
17.武康之節:韓琦於仁宗慶曆末年,任武康軍節度使,治理并州,至和二年,治理相州。
18.遺:贈送。
19.薄:鄙視。
20.昔人所夸:指項羽所言: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
21.夷險一節:太平及動亂時代,都節操如一。
22.垂紳:古代官員束在腰間的大帶子。
23.笏:古代大臣朝見君主時所執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製成。
24.銘彝鼎:銘,刻記;彝,酒器;鼎,食器。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 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其患不見於今,將見於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秋冬之隙(1),致民田獵以講武,教之以進退坐作之方(2),使其耳目習於鐘鼓旌旗之間而不亂,使其心志安於斬刈(音:意)殺伐(3)之際而不懾。是以雖有盜賊之變,而民不至於驚潰。
  • 生而眇(音:秒)(1)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2)。」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音:月)(3),以為日也。
  • 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受宮聲(1)數引(2),久而樂之,不知疾之在其體也。
  • 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1)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勢,古今之通義,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興,昏亂之世雖有之亦不興,蓋用之與不用之謂矣。有賢而用,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商之興也有仲虺(音:悔)(2)、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3)。 周之興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謀父、內史過。兩漢之興也有蕭、曹、寇、鄧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陳蕃、李固之眾。晉而下,至於李唐,不可遍舉,然其間興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觀之,有賢而用之者,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可不慎歟?
  • 野芳(1)發(2)而幽香(3),佳木秀(4)而繁陰(5),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6)也。(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 鹿畏貙(音:出)(1),貙畏虎,虎畏羆(音:皮)(2)。羆之狀,被髮人立,絕(3)有力而甚害人焉。
  • 關中風土完厚,人質直而尚義;風聲習氣,歌謠慷慨,且有秦漢之舊。至於山川之勝,遊觀之富,天下莫與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樂居焉。
  • 扶風馬孺子言:年十五六時,在澤州,與群兒戲郊亭下。頃然,有奇女墜地,有光曄(音:業)然,被緅(音:鄒)裘,白紋之裏,首步搖之冠。貴游少年駭且悅之,稍狎焉。奇女頩(音:乒)爾怒曰:「不可。吾故居鈞天帝宮,下上星辰,呼噓陰陽,薄蓬來、羞崑崙而不即者。帝以吾心侈大,怒而謫來,七日當復。今吾雖辱塵土中,非若儷也。吾復且害若。」眾恐而退。遂入居佛寺講室焉。及期,進取杯水飲之,噓成雲氣,五色脩脩(音:修)也。因取裘反之,化為白龍,徊翔登天,莫知其所終。亦甚怪矣。
  • 麟(1)之為靈,昭昭(2)也。詠於詩(3),書於春秋(4),雜出於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然麟之為物,不畜於家,不恆有於天下。其為形也不類(5),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角者吾知其為牛也,鬣(6)者吾知其為馬。犬、豕、豺、狼、麋(7)、鹿,吾知其為犬、豕、豺、狼、麋、鹿。為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雖然,麟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麟為聖人出也。聖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為不祥也。又曰: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8)。若麟之出不待聖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