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新中國》第一章 即興表演 (3)

伊森‧葛特曼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嚴冬過後迎來了一九九九年的早春,王感覺到校園裏瀰漫著越來越緊張的氣氛。天安門大屠殺發生在一九八九年的六月四日。隨著天安門事件十周年日子的來臨,整個城市的電腦螢幕上經常彈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電子郵件,特別是在校園網上。他們稱之為「傳單郵件」,是持不同政見的團體透過中國大陸境外的伺服器發送過來的。也許在網路還不甚發達的中國,這種在網上主動提供資訊的做法對大學生來說是新鮮事。大學生對這種傳單郵件進行了譏諷,王也不例外。這樣的舉動無疑是為了自我保護。但是王還是想知道,這些不同政見人士怎麼會有別人的電子信箱位址呢?

傳來的訊息都是未經中國政府部門審查和過濾的新聞,包括任意抓捕、貪污腐敗和有關領導人的傳言,但是他們也支持中國政府的一些主張。今年的六月四日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遊行示威、非暴力不合作和消極罷工等任何形式都可以,要顯示群眾,特別是大學生,並沒有忘記十年前在大屠殺中犧牲的兄弟姐妹。郵件列舉一切有用的,甚至牽強附會的理由,以煽動性的言語號召人民與政府對抗。例如,當局一而再,再而三禁止大學生舉行示威活動,抗議日本未能就二戰期間入侵中國表示「真誠的」歉意(這是一個長期的、備受學生關注的熱門話題)。在電子郵件中會問:難道學生宣示他們做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表達對過去屈辱歷史的義憤是錯的嗎?

中國領導人也能看到這樣的內容。郵件指出,在即將到來的周年紀念日裏被逮捕人數會飆升,任何當年參加過天安門事件或者從那時起與中國地下民主黨有關係的人都會受到監視。中國共產黨的神經是如此的脆弱,以致他們會反應過度。有一則在外國人中流傳的故事,幾名來自加利佛尼亞大學的留學生在狂飲了一夜的啤酒後,從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宿舍的樓頂上扔下了幾個啤酒瓶子。這本來微不足道,但是由於在漢語裏「小瓶」與鄧小平的名字同音,所以校方認為這預示著一場嚴重的具有政治色彩的示威活動即將開始,因此向中國國家安全部門求助。

為了防止天安門廣場成為遊行集會的地點,一九九八年底,當局藉口對廣場進行翻新,開始沿著廣場的外圍架設障礙物。這些障礙物看起來非常怪異並出奇的高,就像一面迷你的柏林圍牆,工程等於在北京的心臟上開了一個洞,一直到一九九九年六月仍未竣工,中國政府在基建工程上的拖拉真是聞所未聞。有學生認為,這個中國式的地上大圓圈恰恰說明了當局的懼怕和罪惡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家境富裕、可瀏覽著網路、腳穿麥克‧喬丹(MICHAEL JORDAN)球鞋的一九九九年的中國大學生居然認為他們與天安門一代生活在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他們接觸到的所有有關天安門學運的歷史幾乎都是歪曲的。王也包括在內,現在的大學生認為,當年在天安門鬧事的學生太幼稚,玩得過火了,那些學生運動的頭目都是機會主義者,目的是想從美國人的手中撈錢。

有些一九九九年的大學生甚至還帶著刻薄的「倖存者的罪惡感」,給人一種自以為是、不關心政治,只注重個人前途的感覺。

王對上面的各種態度和觀點表示尊重。一個非洲來的交換學生曾經試圖說服他改信基督教。做為一名回教徒,王雖然認為改變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但還是耐心地聽了這名基督徒長達三十天的勸說,非洲學生對宗教篤信的程度深深吸引了他,那是與狹隘、功利的中共黨文化極為不同的價值觀。(王也熱愛根植於美國社會中的同樣的價值觀;無論何時,只要能拿到一本《時代周刊》,他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即使他不能接受一九八九年大學生的天真爛漫,但他還是認為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堅信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正確的。王不打算六月四日那天去示威(他稱之為「反對」),但是不那麼做卻又讓他感到心神不寧。

今天是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當學校的巴士停靠在日壇公園旁的林蔭道時,王的心劇烈地跳動著。「也許今天是一個不同凡響的日子。也許今天他們無法阻擋我們。」

王在周六上午的清晨就知道大使館被炸的事件。他當時正坐在宿舍裏,美國導彈擊中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消息讓他感到非常震驚。隨後,他的思路在這幾個月來第一次變得如此清晰。他不喜歡中國共產黨及其推行的政策;坦白地說,他對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安危也漠不關心。但他想到的不是這些事情,有一種感覺越來越明顯並占據了他的腦海:我們不是美國人的朋友。我們是戰場上的對手。美國人的傲慢無禮使我們的人民受到了屈辱。然而中國政府卻無所作為,因為中國政府在國際關係中總是扮演懦夫的角色,簡直就是外國人的一條哈巴狗。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反對美國。

王開始自己製作標語,這是傳統的中國抗議方式。他的標語大意是:中國人是不可戰勝的,中國是不會屈服的。他想,也許我是中國第一個提出這個口號的人,所以,他在標語底下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但是憂慮也隨之而來,他公開的、未經審查的帶有政治色彩的行為有可能導致他學習和職業生涯的結束,甚至給他帶來肉體上的折磨和牢獄之災。這並不是憑空臆想,當其他學生受到王的啟發也開始製作標語時,一位教授看到了王的作品。教授喜愛王這個學生,所以他很著急,試圖用一張紙來蓋住王的簽名。王對教授的舉動表示感激,但認為其他的同學已經看到自己的署名,現在去掉它會顯得自己膽小懦弱。所以,署名保留了下來。

(待續)

轉自【博大出版社】
更多訊息……(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 中國再度成為「冒險家的樂園」

    在世界上,曾兩度成為「冒險家的樂園」的國土不多,中國卻有此罕見幸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前,中國的上海曾有幾十年黃金歲月,那黃金歲月就是上海成為「冒險家樂園」的時期,至今那段時期形成的文化已經化為上海人永恆的家園之夢。

  • 三、中國:外國商人事業的墳墓

    簡言之,外國商人挾資來中國,有如拎著滿口袋的金錢來到拉斯維加斯賭博。但是否能夠賺錢,卻不取決於他們在本國練就的經商能力,而是要依靠他們到中國後的「悟性」──能否盡快悟出結交中國政府官員的門道,如果自己不能,就將這類事務交給「公共關係公司」去打理。公共關係公司的職員人手一本《遊說者手冊》。

  • 在這個號稱「資訊爆炸」的時代,威脅要以「非和平手段」對付台灣的那個自稱「和平崛起」的中國,卻以舉國之力「封鎖資訊」,讓人性貪、惡的一面在黑暗中得到滋養與掩護,產生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新」中國。
  • 在這本書中您或許會發現有些詞句、想法及一些作業上的假定是非常美國式的。那是難免的,因為我是美國人而且待在中國的時間不夠久,無法改變這個基本的事實。但同時我也是故意這麼寫的。
  • 一九九八年的感恩節,寒風掠過大西洋沿岸,但是在南安普頓(Southampton)海邊的房子裏,卻是溫暖而明亮的。我與泰瑞.哈爾塞(Terry Halsey)一家人在一起,傳統時刻已經來臨,桌子上擺著一隻巨大的火雞,泰瑞的母親在旁邊看著;身穿白襯衫、打著領結的男孩子都爭先恐後地搶占有利位置。他們站在桌子的周圍,面龐泛出馬提尼酒的紅暈。到了晚上,我們還要舉行一場閉著眼睛品嚐美酒的派對,作為慈善的叔輩,我還要為孩子們辦一場品嚐佳得樂(GATORADE)飲料的競賽。我們陶醉在歡樂之中,這時泰瑞示意我低下頭,他想對我說一些悄悄話。
  • 如果不是妻子堅持的話,我真的沒心思去參加這個被稱為「即興表演」的現代藝術展。我們倆騎上自行車,妻子說,藝術館座落在紫禁城正西一個不顯眼的庭院裏。我們並排騎著車,我很認真地問她「你覺得我們過得開心嗎?」她給了我一個肯定的回答,眼神裏帶著微笑,春天的空氣裏似乎充滿了兩個外國人在一種陌生的文化中獲得的滿足感。
  • 我開始意識到應該做些什麼,我催促妻子趕緊與其他來賓打招呼和交換名片。然後我們和那名南斯拉夫記者一起出發,騎著自行車朝東直奔美國大使館而去。路上我們向一名叫湯迪的中國朋友打招呼,她當時正要去做按摩。現在想起當時的情景就像夢境一樣,途中我們幾乎改變主意到書市去,但就在那時,南斯拉夫記者的手機響了起來,他被告知,大使館附近確實有事情正在發生。
  • 劉佳聽到「為它賣命,能好嗎?」這句話,感覺自己從牢籠裡跳出來似的,大聲說:不好,當然不好,我就是被這個邪黨害苦了!從小到大聽它的話,結果怎麼樣?拚命工作,剛到中年還被一腳踢開!讓多生孩子,生了養不起了,還不是自己的孩子受罪!它哪個政策是為老百姓著想?瘟疫來了,全國封控,控制不住了又全面放開,拿民生當兒戲。
  • 茂利一邊裝菜,一邊對大車司機說:這岔路口把兩塊地分開,東邊的老地用老法子種,菜好看還好吃,我們西邊的差點誤入歧途,我就是聽了好人言,三退了,得到神保佑了。人活著啊,走什麼路,選哪邊太重要了,你選正的神就保佑你,你給壞的邪的站隊,就沒個好。遇到岔路口,可得好好想想走哪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