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者,德之光華

作者: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2069
【字號】    
   標籤: tags: ,

《禮記•樂記》中說「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是指德是人的天性,樂是德之光華。音樂具備修身養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義。因此古人非常注重音樂對人心的影響,以樂輔禮,以樂施政,「寓教於樂」的道德教化功能成為音樂的主要功用。

孔子尤其看重音樂實施的道德含義,說道:「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治民安上,莫善於禮。」認為音樂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是「善」和「美」。樂之所以能為教,是因為樂的形式最為人民喜聞樂見。樂有音調,有節奏,有強烈的感染力,聞聲而心從,潤物細無聲。談樂不可能不涉及禮,樂是德之音,禮規範著人的思想行為。傳統文化中把樂和禮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禮樂文化體系。禮樂充盈於天地,合於陰陽,通於鬼神,極其高遠深厚,規範著人類社會的一切。使人心向善,純化社會風氣,從而求得長治久安。

樂音種類很多,有不同的層次,只有合於道的音,才能稱為樂。悖逆天道原則的低級樂音,對人性的宣洩毫無節制,會引導人走向頹靡或暴戾的極端,最終毀滅人性,是亡國之音。而高層次的樂音是天道的體現,使人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道德的薰陶,涵養心性,是入德之門。

春秋時,魏文侯問子夏說:「古樂和今樂有甚麼不同呢?」子夏回答:「古樂是黃帝、堯舜以來,聖賢相傳的雅樂,如黃帝之樂《咸池》,堯之樂《大章》、舜之樂《韶》,禹之樂《夏》等,節奏平和而莊重,富有寓意。君子聆聽到此,可以說出古樂的義理,以德敬天,思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的今樂,有些只能稱之為溺音。表演時行伍雜亂,奸聲濫溺,表現出滿足種種物慾的狂熱,使人聽後意志頹廢或驕橫,毫無內涵可言。多是昏君亂臣的作品,完全悖逆了德治的精神,有害於德,不能稱為樂。」

音樂中所蘊含的道德內涵,遠超音樂的本身,也是一個社會應具有的文化內涵。音樂的高雅低俗品位關乎時代風氣,反映著社會道德水準的高低和政治清明昏暗的程度。以君子之道作為主導的音樂,宣道治世,使人注重修身和促進社會繁榮。盛世之樂寬廣而祥和,使人們感受到社會的安定和諧。如上古時期的「堯舜之治」,周朝的文武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人心的回歸向善,是眾生之福。

音樂的內容內涵是主要的,技能是次要的,演奏者的道德修養是首要的。自古以來的傑出音樂家都有較高的修養。如春秋時的師曠,不僅音樂造詣高深,而且品行高潔,被後人尊為「樂聖」。他創作了《陽春》、《白雪》等清逸脫俗、曲高和寡的雅樂。《白雪》其調屬商,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瑯之音;《陽春》其調屬宮,取萬物之春,和風淡盪之意。表達了君子的潔身自愛,胸無塵渣,追求美好理想的崇高品格和志向。諸侯們紛紛請他到各地演奏。師曠每次撫琴都儀表端莊,以合乎禮節;用正心、正念以達到寧靜致遠,心身和一,與天地相和的境界。使人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受到善的感化,思想境界得到昇華。

藝術的意境和境界,在於使人的思想受到感染而產生共鳴,以正確的審美觀和道德水準,領悟蘊含和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及宇宙意義的更高境界,從而實現對天道的領悟而把握永恆。真正的藝術源於偉大的神傳文化。

──轉自《明慧網》(有刪節)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們常說聖人之心光照日月,是因為聖人之德與天相配,證悟到宇宙之真理,濟天下蒼生,積善行仁,德風仰止!
  • 話說五臺山這個智真長老,原來是故宋時一個當世的活佛,知得過去未來之事。數載之前,已知魯智深是個了身達命之人,只是俗緣未盡,要還殺生之債,因此教他來塵世中走這一遭。本人宿根,還有道心,今日起這個念頭,要來參禪投禮本師。宋公明亦是素有善心,因此要同魯智深來參智真長老。
  • 每天都能在行為中表現出九德中的三德,早晚恭敬努力的去實行,就可以做卿大夫。每天都能莊重恭敬的實行九德中的六德,就可以協助天子處理政務而成為諸侯。天子修德不懈,方可成為聖賢,才能施恩於人民。
  • 師曠指出音樂的善化功能對民風有著潛移默化的引導涵養作用,使德行的光輝照耀到更廣闊遙遠的地方。
  • 6月17日晚上七點半,來自北加州舊金山灣區的晶晶青少年合唱團在經過達拉斯、奧斯汀兩地的演出後,來到德州的最後一站休斯頓,在僑教中心大禮堂做一場盛大的演出,並由臺北經文處陳方正處長及金城銀行副董事長楊明耕致歡迎詞及頒發紀念獎給團長張智真。
  • 古代的禮和樂都離不開鼓,周代時,制定了一套鼓樂的制度。鼓為八音之首,在音樂演奏中居於指揮地位。鼓與舞關係密切,語言學把舞蹈解釋為:「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
  • 《禮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禮是天之經,地之義,是天地間最重要的秩序和儀則;樂是天地間的美妙聲音,是道德的彰顯,禮序乾坤,樂和天地,氣魄何等宏大!
  • 顏回,春秋末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子淵,一作顏淵。十三歲從學於孔子,畢生力行師教,據《論語》中記載,顏回敏而好學、德行出眾、志向遠大、尊師重道, 真正能夠做到「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多次受到孔子的讚許,被後世稱為「復聖」。
  • 昔日大戰十萬天兵,悟空都沒有掉過眼淚。這次,悟空為保唐僧,打殺了毛賊,唐僧憤怒地再次驅逐悟空。悟空飛到落伽山,在菩薩面前失聲痛哭。
  • 孔子的一生就是對「仁」、「義」、「知天命」等思想的實踐。他生活在一個社會大變動、政治大動盪的時期,禮崩樂壞。孔子周遊列國,像蘇格拉底一樣逢人必談,他希望君臣父子都能過上有道德的生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