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釭詩約:紅顏美少年

文/紫真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的古典詩,喜歡論述自然與人生,而拿自然的永恆,與人生的有限,來相互對比。在自然的嬗遞中,人的生命,也不斷的推移。詩人喜歡用自然的美,與自然的變,作為人生的比喻和象徵——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上面這兩句詩,是唐朝劉希夷(651→680?)的七言擬古樂府「代白頭吟」(又名「代悲白頭翁」)中的句子。「白頭吟」是漢樂府相和歌楚調曲舊題。劉希夷這首詩,從女子寫到老翁,詠嘆青春易逝、富貴無常。構思獨創,抒情婉轉,語言優美,音韻和諧。在初唐即受推崇,歷來傳為名篇。劉希夷風流灑脫,頗有酒量,又是琵琶名家。他的舅舅,是著名的詩人宋之問(656?→712?)。

根據《唐才子傳》的記載:宋之問向劉希夷要求上面那一組名句,希望劉希夷讓給他,劉希夷沒有答應,結果這位舅舅命令僕人,用土囊把劉希夷給壓死了。如果這段記載屬實,這可能就是唯一引起殺意的詩了。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
【在洛陽城東的桃花李花,到處四散飄飛,不知會落在誰家院落呢?洛陽的女孩兒家都非常愛美惜花,看到了落花,不禁深深嘆息。(洛陽,在唐代是僅次於長安的大都市。長安稱為西京,洛陽稱為東都。)】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何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洛陽女兒為什麼要嘆息呢?想想:今年花兒飄落的時候,我的容顏已經不如花開時了。明年花兒再盛開的時刻,不知有誰還能健在?世事瞬息萬變,我們不是已經見過松柏被砍成了柴薪,而且還聽說桑田變成了大海嗎?】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昔時在洛陽城東桃李花盛開之地居住的人,如今已不復存在,而現在的人,又沉浸在如往日一樣的風吹落花之中。每年每年,綻放的花兒都一模一樣,但是,每歲每歲,看花的人兒卻不相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我要告訴美貌正值巔峰的年輕人,應當憐憫垂死的白頭老翁。這個白髮的老人實在可憐,他以前和你們一樣,也是位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台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以前這位老人的生活非常的絢爛:常與公子王孫們在花朵盛開的樹下聚會,並且在落花繽紛間清歌妙舞;漢朝光祿勳(官銜)所修築的池台,花團錦簇,豪華至極;漢代大將軍所擁有的樓閣,置身其間,就宛如畫中神仙一般。】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生活如此逍遙的老人,有一天突然臥病在床,舊日的遊伴如今也就形同陌路。到了這種地步,就算是在新春三月,又有誰和他一起行樂呢?粉黛蛾眉,美艷如花的年華,又能維持多久呢?轉瞬間就已經白髮滿頭了。不妨看看,古往今來,多少的歌臺舞榭,到最後,人去樓空,只剩下斷垣殘壁;所聽到的,也只是鳥雀在黃昏之際,所發出的悲鳴之聲而已!】

青春年華,須臾便逝,功名富貴,也有如過眼雲煙,就像劉希夷所留下的名句一樣,「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爭啥?隨其自然,該有的就有,不該有的擠破頭也弄不來,是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朝懷才不遇的詩人高適,在760年代,某年的人日,於落魄的旅次,寫了一首七言古詩給杜甫,詩題是「人日寄杜二拾遺」,其中有兩句,非常著名: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 上元又叫元宵。這一天處處張燈結彩,詩人則在晚上作詩歌詠。蘇軾也曾在元宵夜寫了一首七言絕句...

  •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 溪水清漣樹老蒼,行穿溪樹踏春陽。
    溪深樹密無人處,惟有幽花渡水香。
  • 唐詩有許多出色的思鄉之作。悠悠鄉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觸發;又往往進一步發展成為悠悠歸夢。武元衡這首「春興」,就是春景、鄉思、歸夢三位一體的佳作。「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這是兩個出語平易自然,而想像卻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詩句。
  • 以前的朝廷小官,待遇微薄,宋詩常將箇中苦況表露出來。例如:陸游「假中,閉戶終日,偶得絕句」中「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經常欠書店的債,又沒有酒錢。這即使是詩的誇張,想必與實情也相去不遠。
  • 宋‧陸游《楚城》:「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古代名家的作品能跨越時空,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一千五百年間事」,物亦非,人亦非,「只有灘聲似舊時」。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 古代詩人常借月光來表達對親友的思念。李白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因為月亮的清輝是兩地共有的,所以這裡作者要贈送的是思念之情;因為相隔兩地,不能將這濃濃的思念親手送給你,那我們還是期待在夢中相見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