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诗词歌曲
诗经
乐府
古体诗
唐诗
宋词
元曲
其他诗词
古体诗词创作
现代诗词创作
歌词歌谣
散文随笔
古典散文
现代散文
名家散文
闲话文史
电影随笔
开卷有得
书序书摘
书评书话
剧本剧作
名言锦句
小说大观
古典长篇小说
古典短篇小说
现代长篇小说
现代中篇小说
现代短篇小说
社会/纪实文学
报告文学
文学常识
认识文学
诗词常识
文法修辞
应用文类
外国文学
外国诗歌
外国散文
外国古典长篇
外国现代长篇
外国短篇小说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文学世界
文学赏析
唐诗
唐诗
【品读唐诗】跟着白居易 赏初春西湖之美
你去过西湖吗?你知道游览西湖的最佳视角和路线吗?中唐时期的大诗人白居易,送来了一份来自一千多年前的游湖攻略。
品读唐诗
白居易
西湖
钱塘湖春行
2023年3月29日 9:00 AM
不爱名利爱吟诗
唐代诗人司空图,是一位看淡名利的隐士。他的这首《山中》活泼有趣。全诗仅仅二十八个字:“凡鸟爱喧人静处,闲云似妒月明时。 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风,时小时大,时缓时急。
唐诗
司空图
2023年3月27日 1:00 AM
【品读唐诗】幽人独往来 归隐山水的孟浩然
开元年间的长安城,突然多了一个大龄书生的新面孔。四十岁的他,一袭白袍朴素无华,凭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在太学赋诗夺魁。一夜之间,孟浩然的大名传遍公卿。
品读唐诗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隐逸文化
山水诗
2023年3月22日 4:36 PM
【品读唐诗】幽草黄鹂 清丽诗风背后的秘密
中唐时期的建中年间,江南的一座偏僻荒芜的古郡,迎来了它的新一任长官。他虽是一郡刺史,也不过是个被朝廷外放的,难有作为的闲散官员。空有治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于是他走进青山绿水,过起了半吏半隐的生活。
品读唐诗
唐诗
滁州西涧
韦应物
山水田园诗
中唐
2023年3月13日 8:45 AM
品读唐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况味
人到中年,人生四季之旅也走到了生命的秋天。在这个象征着收获的年纪,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家庭美满,有的人,还在路上踽踽独行。
品读唐诗
温庭筠
商山早行
羁旅行役
晚唐
2023年3月9日 11:00 AM
【品读唐诗】诗佛王维送别 云无尽处话离情
那是盛唐的某一天,或许在朝雨打湿新柳的客舍前,或许在暮色点染长河的荒城外,或许在行车扬起暮尘的古道边。一对策马并行的好友,终于走到了分别的歧路。他跳下马,递给朋友一杯酒,依依不舍地问道:“你要去哪里呢?”
品读唐诗
王维
送别
盛唐
隐逸
2023年2月28日 9:28 AM
【品读唐诗】被誉为唐人七绝第一的边塞诗
听,苍茫的塞外沙场,又响起了雄壮的战鼓号角。看,遥远的西北边地,又燃起了无尽的烽火狼烟。无数大唐的好男儿,金戈铁马奔赴万里之外的边关,追寻建功立业的理想,实现忠君报国的荣耀。
王昌龄
出塞
边塞诗
七绝
品读唐诗
2023年2月22日 9:27 AM
【品读唐诗】诗仙李白的“寻隐者不遇”
很多人都读过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朝的寻隐诗自成一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诗人,一次次走进山水佳境,踏上寻仙问道之旅。大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诗仙李白,他的寻隐之旅有怎样的玄妙意境呢?
品读唐诗
李白
寻隐诗
唐朝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2023年2月6日 8:48 AM
【品读唐诗】那一场旷世绝艳的盛唐剑舞
当大唐进入鼎盛阶段,乐舞艺术也达到了中华历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给大诗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经过五十年之久,他永远铭记着观者如山、一舞动四方的盛况。
杜甫
中国传统舞蹈
公孙大娘
剑器舞
品读唐诗
2023年1月14日 9:27 AM
寻隐不遇:唐诗里美好的憾事
青松岭下,是我寻寻觅觅、徘徊又伫立的背影。白云深处,是你潇潇洒洒、超然而飘渺的风姿。隐者,是一个愈是努力深藏行迹,愈是让人不辞辛劳地追寻的神秘名字。
寻隐诗
贾岛
品读唐诗
隐士
2022年9月3日 8:06 PM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之《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朝诗人的这首《滁州西涧》被认为是非常有意境的一首风景诗。读起来确实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唐诗
《滁州西涧》
韦应物
寄情山水
2022年7月12日 12:13 AM
唐诗欣赏: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这首诗是为了唱和元稹的“霓裳羽衣”诗写的,但元稹的这首诗已失传。霓裳羽衣舞是唐朝最著名的宫廷舞之一,它融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
霓裳羽衣曲
唐诗欣赏
白居易
2022年6月6日 1:09 AM
【唐诗漫谈】祖席离歌 江河碧空
白居易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作为中国文化顶峰之上的明珠,唐诗当然就是这样的“好诗”。那么,唐诗怎么“会”“天意”呢?一言以蔽之,表现“真正的人类文化”,写尽人性之真、之善、之美。
唐诗漫谈
唐诗
2022年4月26日 10:10 AM
雪夜访戴 诗画风流
东晋时期的一场雪,因浸着那个时代的风流气韵,显得格外晶莹澄澈。那场雪降临在山阴,让出身世家大族的王子猷,蓦然生出了吟诗之兴和访友之心。
雪夜访戴
王子猷
李白
剡溪
黄公望
2022年3月29日 11:10 AM
读诗词:渔父之意不在鱼
他一蓑烟雨,一杆风月,与桃花为邻,以鸥鸟为侣。摇橹清歌,他自沉醉青山绿水,任南北东西逍遥游赏。
品读唐诗
大唐诗人
渔父
张志和
船子和尚
2022年3月23日 11:00 AM
读诗词:欲话去年今日事
犹记得去年的一个春日,桃花开得灼灼,他邂逅了树下的陌生少女。女子巧笑倩兮,花面相映,而他凝眸端视,心驰神摇。不知是桃花映红了美人的面容,还是姣好的容颜照亮了繁盛的花树?
品读唐诗
品读宋词
崔护
欧阳修
去年今日
2022年3月16日 6:49 PM
【唐诗漫谈】骨肉别离难 亲人天一方
古代别离诗多写友人之别。清人《唐诗三百首》中,别离诗占十分之一,写骨肉之别者仅一首,即韦应物《送杨氏女》…
唐诗漫谈
别离
渭阳之思
思无邪
2022年3月14日 11:00 AM
【唐诗漫谈】白云无尽送归人
隐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于政治、文化都有影响。什么是隐士呢?就是一些有道德、有才干的人,由于某些原因没有进入官场,或者做了官后又离去归隐。
唐诗漫谈
隐逸
唐诗
2022年2月8日 11:22 AM
【唐诗漫谈】离别时的豪爽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扫送别诗中的悲怆之气和悲苦之态,使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跃然纸上……
唐诗漫谈
离别
王勃
李白
唐诗
2022年1月27日 2:00 PM
李白咏月藏玄机 你看出来了吗?
千百年来,月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有多少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令人向往,有多少关于月亮的诗、词、歌、赋让人传颂,咏月佳句,意象丰富,内涵深广,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尽的韵味。
李白
诗仙李白
明月
咏月
故乡
返本归真
明慧之窗
2022年1月16日 11:46 AM
【古韵流芳】 依依似君子 刘禹锡的归真之路
“牡丹真国色”、“依依似君子”出自大唐诗人刘禹锡(772年-842年)的诗,虽然这两句一个咏牡丹,一个咏青竹;一个象征繁华富丽,一个象征守节清虚,二者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却在诗人的一生中,竟也相得益彰。
古韵流芳
刘禹锡
诗人
唐朝
牡丹
修炼
2021年10月29日 11:15 PM
【古韵流芳】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人遇见的月光
无论从政治还是文学方面,张九龄都可称得上是“岭南第一人”了。他去世后,安史之乱也很快爆发了,他成了盛唐最后一位名相,被人追忆;而他笔下的明月光,也定格成盛唐别具一格的壮美画面,被后人永远铭记。
古韵流芳
唐诗
诗歌
明月
相思
唐朝
张九龄
2021年8月19日 4:22 AM
【古韵流芳】生死劫后淡功名 贺知章的仙缘
贺知章年轻时就以诗文扬名,是少数仕途顺遂的大诗人,但是到了老年,他突然决定辞官回乡。贺知章传世的诗歌不多,但是他的代表作,几乎是人人都能背诵的经典,比如写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咏柳》,还有就是他晚年所作的两首《回乡偶书》
古韵流芳
贺知章
李白
唐诗
诗歌
传统文化
《咏柳》
《回乡偶书》
2021年8月11日 11:47 PM
【唐诗漫谈】人世多神仙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以为是个神话。不过,八仙之中的张果老可是正史有录,如《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全唐诗》载张果老《题登真洞》诗一首,修成金骨炼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 野草谩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
唐诗漫谈
唐诗
张果老
吕洞宾
2021年8月8日 6:28 PM
【古韵流芳】白居易《观刈麦》叹民间疾苦
白居易不仅是一位有责任感的诗人,也是尽忠职守的官员。他主要生活在唐宪宗时代,宪宗是盛唐之后很有作为的皇帝,曾大力征讨藩镇,让唐朝再次出现统一的中兴局面,史称“元和中兴”。白居易一生中,既有《观刈麦》这样的讽喻诗,也有《琵琶行》这样的抒情叙事诗。
古韵流芳
唐诗
白居易
诗歌
传统文化
2021年8月7日 9:16 AM
【古韵流芳】创清新诗风 贾岛“推敲”造新词
盛唐过后,雄浑昂扬的诗歌气象有所减弱,一批崇尚清新奇僻诗风的诗人出现了,“诗僧”贾岛就是这类诗人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题李凝幽居》。
古韵流芳
唐诗
贾岛
《题李凝幽居》
诗歌
传统文化
2021年8月5日 12:24 AM
【品读唐诗】久别故乡 他却只问梅花开未
思乡之情,人皆有之。久在异乡的游子每当与故人重逢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激动不已,然而唐代大诗人王维只是“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家乡窗前的那一株梅花开了吗?
唐诗
品读唐诗
王维
故乡
2021年8月3日 5:08 PM
【古韵流芳】刘禹锡越挫越勇 诗文尽显豪气
公元826年,在刘禹锡五十多岁的时候,他结束了长达二十三年的贬官生涯。在一次宴会上,刘禹锡对好友倾吐了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他说,自己在偏远的巴山楚水谪居多年,感觉自己像被世界抛弃一样。他的心情是悲凉的吗?当然不是,他认为自己就像是沉船,旁边却有千帆行驶的忙碌风景;也像是病树,周围却有万木争春的繁荣景象。而今天他又能和好友叙旧赋诗,不也是一桩令人精神大振的乐事吗?
古韵流芳
唐诗
刘禹锡
诗歌
传统文化
古诗
2021年7月31日 4:38 AM
【唐诗漫谈】桃花为何红?
唐诗中,于桃花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当属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诗
唐诗漫谈
桃花源
2021年7月30日 12:00 PM
【古韵流芳】李商隐《锦瑟》美在解与不解之间
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了什么情怀呢?是悼念亡妻,还是感时伤世,还是对国家政事的忧虑?或许这些感悟都包含在诗中。诗人正是想告诉大家:无论是儿女情长还是仕途功名,人生的际遇都是相似的,当你回顾它们的时候,既美好又遥远,连同自己的青春都将消逝在回不去的时光里。古人说,诗无达诂。正因为这首诗解读的多样性,每个人都能在诗中找到自己的回忆,这也就是《锦瑟》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古韵流芳
唐诗
李商隐
《锦瑟》
传统文化
诗歌
2021年7月29日 2:31 AM
1
2
3
...
下一页
共有约 416 条记录
【经典小说选登】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上)
五律:一梦
桂枝香‧寄易安
微不足道的小善利己利人 让自己更幸福
学会放下,幸福就来了!
花若盛开 蝴蝶自来
才能出众护国大将军 因一句话遭现世报而绝嗣
一代圣主康熙皇帝至孝之至 数十年如一日
【爱读唐诗】杜甫《春望》意在言外 道不尽家国深情
我们使用cookies来了解您如何使用我们的网站并改善您的用户体验。这包括个性化的内容和广告。若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条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