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連載:孤島寓言(2)

長風拂淚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三)民間.未斷緣

老智者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已經到了離開的年齡。

人們稍稍表示了一下惋惜,很快便將他忘記了。在這片土地上,人人都在感歎著「難得糊塗」,人們不需要智者的幫助。這兒的人已經養成了一個心理習慣:只有當他用得著你的時候,才會想起你。

沒了智者,人們一樣如同往日的活著,沒了誰地球也照樣自轉。而智者臨終留下預言的事好像也並沒有出現。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ads-->

人們已經習慣了暴王的統治,不再關心他又下什麼命令,轉而埋頭關注自己的生活,想盡辦法讓自己過的好一點,比別人強一點。暴王也希望這樣,沒有人再挑他的毛病(他最害怕這個了)而他又會比別人過得都好。

孤島漸漸繁華起來,不管是粉飾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反正這裏的花花東西多了,人們生活中的事情也多了起來。人們為自己的生活奔忙著。

孤島的東北角是一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那裏有一個熱鬧的街市,買的,賣的,跑腿的,算命的……各行各業的人們在自謀生計。街頭上坐著一個老人,面前擺了一局殘棋。每天他都來,好多年了,人們都認識了他。

棋是祖上傳下的,誰來都給下,輸給了他五角錢。

「若是我贏了呢?」有人問。

「這個你拿去,準虧不了你。」他指指身邊的一個小紅木盒子。顏色一看就是祖傳的古物寶貝。

但這些年來,從來沒有人能贏過他,他也就以此作了生計。還有有心人就不信破不了這局棋,把殘棋的佈局畫下來,拿回去專門一招一招地試,結果將所有的招術都試了一遍,也沒有找到贏他的棋路。但仍然不斷地有人來他這兒下這局棋。

兩個人下棋,一群人觀棋。

不知什麼時候,觀棋的人群中多了一個年輕人。他只是靜靜的看,從早看到晚,這樣過了好多天。有人看他貌相中透著精明,便請他跟老人下一局,但他微笑著拒絕了。「不下那你天天來幹嘛。」那人不高興了。年輕人微微一笑什麼也沒有說,他還是天天來看棋。

終於有一天,他突然要求與象棋老人下了這一局。人們都熱心地來這兒圍著觀看。

「紅先,紅先。」老人開場白總是這一句,這是下這場殘棋的慣例。

日頭從東方轉向了南方,晌午了,有人給幫忙送來吃的,邊吃著邊看棋。山裏小鎮的這個角落,今天變的很安靜,每個人都在深思。

不知不覺日頭已經轉向了西方,快要沉到山那邊去了。

年輕人並沒有吃老人幾個棋子,但老人的黑棋子卻被紅子團團圍住了。老人沉思了很久很久。

突然年輕人流出了眼淚,接著哭出了聲:「黑子苦啊,黑子苦啊……」

老人也喃喃地說:「就這麼破了,祖上傳下的迷就這麼破了啊,祖上說了,只有大慈大悲的人才能破了這迷啊,終於破了……」兩人相對而坐感歎不已。

圍觀的人們聽不明白兩人說些什麼,就說:「哦,他們瘋了……」

老人把那個紅木盒子放在年輕人手裏,要他一定回到家再打開看。

第二天,象棋老人沒有再來,其實從那天之後,他再也沒有來過。誰也不知道他家在哪裏。
等待觀棋的人看老人不來了,剛剛想散去,那個年輕人急匆匆地趕來,問象棋老人去了哪兒了?

人們說他沒有來,大概以後也不會再來了。

年輕人自語說:「那麼珍貴的東西,我不能要啊……」邊說邊離開人群遠去了。

這是我小時候看到的一個故事,當時只是匆匆地看過一遍,但覺得很震撼,而這麼多年了,還忘不掉,尤其那「大慈大悲」四個字,覺得意味是那麼的深長。這樣傳奇般的故事,在民間很多地方都有流傳。在這裏先借用了這一個故事。

後來,人們說那個象棋老人便是老智者的後代,又有人說這個年輕人必將會是一個全島皆知的法力極高的大人物。

又有幾年過去了,老人再也沒有出現,年輕人也沒有出現。人們又沉浸在自己的生活與奔忙之中,也沒有人去思考那個「大慈大悲」背後是什麼內涵。@*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的心臟膨脹成了一座山,它不但沒有變硬,反而撫育了生命。一群小綿羊與山羊在我的心山的一邊朝聖。一座住著善良居民的小村莊在靠近山腳的地方出現了。白天,陽光照耀著村莊。夜晚,月亮穿過薄霧和雲層在天空盤旋。 在看守們毆打我時,我注意著這座小村莊,見證了村民們的行為善良。
  • 歷史長河中英雄人物層出不窮,故事亦盪氣迴腸千古流芳,然而在當今這樣一個魚龍混雜、是非顛倒的時代,我戀戀於那些平凡人物的故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很短卻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各位看官且斟一杯清茶聽我娓娓道來。
  • 友人說以往都要下幾場雪,前一場沒化,後一場又來了,所以林區的雪常要沒膝,那景致是格外美麗的。為了等到幾場雪,我住了下來。那天,友人家來了一位特殊的親戚。
  • 長安,十三朝古都,勝跡星羅棋布,繁華似錦,人傑地靈。中唐大才子白居易有《登觀音臺望城》詩為證:百千家似圍棊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時值宋仁宗慶曆年間,位於長安的一個里坊,生出一件轟動一時的神仙眷侶的故事。
  • 街邊的一家糕餅店,門面很小,裝修老式,昏暗的環境似乎與陽光隔絕。但糕點的味道不錯,量瓷實,價格也實惠,過去我常常光顧。
  • 大牆國甄虛大學母語係高才生修業期滿,以優異成績拿到學位證書,被分配到一所重點中學擔任初中畢業班的語文課。他志得意滿,登上講台。掃視了全班一眼後便非常自信地向他的弟子們介紹自己,述說他在大學如何受領導器重,老師稱讚,同學們羨慕的經歷和榮光。
  • 上海疫情封控快兩個月,因為中共極端清零政策,上海很多小區處於開封的拉鋸戰,民眾譏諷稱上海變「開封」,上海新聞發佈會變成造詞大會,連漢字發明者倉頡都要為之點贊。((Qilai She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凌亂的房間,每走一步都可以感覺到消殺的痕跡。光正不住地在廳裡踱步,恐懼是他唯一留存的感覺。恐懼一些不該恐懼的事,說話、放音樂、上網留言、吃飯…
  • 一個居委會的通告在手機上顯示:「本樓洞昨日新增一例確診陽性個案,現按上海衛健委新規定,本樓洞所有居民需統一隔離。另需把各家鑰匙留在門上,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消殺人員將對各單位進行入戶消殺
  • 時間並沒有像居委會說的那麽晚,十點多一點,大白配合著醫護人員便來敲門,說是做核酸,三個人都要做。
  • 下午三點,光正在廚房準備晚飯。按光正的體面說法,全域靜態管理將近一個月了,平時三頓現在就變成早午兩頓,三天前送來的菜已經不多了,配合那些肥奶肉,隨便炒炒也就對付一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