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戏布袋人生

王小米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爱看戏的民族

大部分的台湾人都有一个看布袋戏长大的童年,或许看戏的地点不同,故事不同,庙会野台、戏院、或电视。看戏的时间不同,主角也不一样,但布袋戏的魅力,一直历久未衰。‘搬戏空,看戏憨。’一座野台,几十张板凳,便是一个露天剧场,锣鼓喧天,布袋戏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一口能道千古事,双手操演百万兵。’小小舞台,搬演人生百态。

幻梦传说

布袋戏可能源自魁儡戏,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台湾民间最普遍的偶戏剧种,根据民间传说,布袋戏创于民末,落第书生梁炳麟或孙巧仁,据传落第秀才因怀才不遇,乃边演戏剧嘲讽朝政,为免惹祸上身,而以木偶代言。
另一说法为落第书生流落街头以说书维生,因顾及颜面,不愿抛头露面,而隔布廉讲古,又因垂帘说故事过于单调,于是操弄木偶叙事。其中最普遍的传说是明末泉州书生梁炳麟,屡试不中,一年应试之前,与友人至九鲤湖,夜里梦见一白法老翁于其手掌题‘功名利录归掌上,荣华富贵在眼前’以为是佳兆,不料,那年依然名落孙山,失意之下,便借木偶解闷,由于言词博雅,技艺精巧,岁轰动于泉州一带,一些失意书生竞相仿效,使得掌中戏成为知识份子的娱乐。有一次他正搬演文状元角色时,往日梦中的签诗,不知不觉顺口而出,当下领悟原来富贵荣华、功名利录就在眼前的掌中世界。

民间流传

清嘉庆以后,此种轻便灵活,小巧细腻的偶戏,因规模小,戏金便宜,表演技术高妙,风靡闽南一带。
台湾的布袋戏,是在清朝末叶,从泉州、漳州、潮州等地传入,很快在台湾普及。二百多年来,布袋戏以不是泉州布袋戏,而是独具风格的‘台湾布袋戏’。
在民间,布袋戏与民俗信仰结合,传统上布袋戏的演出是以庙会为基础,酬答谢神,并以联系地方上的情感。而布袋戏绝不会消失,只是表演形式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有了不同的面貌。

锣鼓、金光

现在有人把台湾布袋戏分为传统(古典)布袋戏和金光戏两类,前者以锣鼓为后场,使用小型典型戏偶,能演出南管或北管古典戏为代表﹔后者以西乐后场,使用新造型较大戏偶,演出新编武侠戏为特征,以及民国59年以后的电视布袋戏。无论是古典布袋戏或金光布袋戏,都随着时代背景变化,求新求变。

外台戏、内台戏与皇民化运动

戏院演出的内台戏,开始于中日战争期间。民国26年,中日战争爆发,日本政府实施‘禁鼓乐’,禁止台湾传统民间戏曲的演出,布袋戏外台戏几乎销声匿迹,不久之后,台湾的总督府极力推行‘皇民化运动’,企图将台湾传统民间戏曲全盘日本化,成立由官方控制的‘台湾演剧协会’准许台湾七班布袋戏在戏院上演,并在‘皇民奉公会本部’策划之下,创造了带有浓厚日本色彩的内台布袋戏。演出时禁止使用锣鼓管弦,伴奏一率采用西乐或留声片,服装则采中日式并用,口白可以使用台语,但必须参用日常用的日语,或用日语说明,企图改变传统的表演形式。
到了台湾光复以后,虽然日本风格的布袋戏已成过眼云烟,但是这段时间开始采用的大型舞台布景,西洋音乐伴奏,以及新剧场观念的介入,造成了光复后内台戏逐渐在表演形式上求新求变的因素之一。

由没落走入极盛

民国34年台湾光复,各地庙会活动重新兴盛起来,民间请戏日日不断,再争中蛰居的各地布袋戏纷纷复班演出,新的戏班也陆续涌现。正值壮年的布袋戏名师,如李天录、黄海岱、钟任祥、黄添泉等领戏界风骚,并大肆编组戏笼,广传门徒接戏演出于各地庙埕,并尝试进入专属戏院,演出长篇戏目。
在一片请戏和看戏的热潮中,布袋戏进入繁华极盛的黄金岁月。
民国38年,国府迁台,为防止匪谍活动,严格限制外台戏的演出,布袋戏趁势转入戏院演出。此时‘五州园’与‘新阁园’二派年轻一辈高手竞起,除承袭师父精湛演技外,并编新剧,且从舞台与后场音乐的更新,成为后来金光戏的风行,并缔造了十数年戏院内台戏的全盛时代。

金光戏的凌驾

大约再光复的十年间,中南部的锣鼓布袋戏逐渐被金光布袋戏取代。自光复以来,陆续由中南部到台北地区来打天下的金光布袋戏不在少数,但起初并不受台北人的欢迎,更是远比不上台北地区精湛演技的锣鼓布袋戏,但是在金光布袋戏的许多新其招数表演,和削价求售的情况之下,锣鼓布袋戏终于在民国50年前后走入衰途,在民国60年前后,金光布袋戏已凌驾古典布袋戏之上,成为布袋戏主流。

电视布袋戏

电视布袋戏的盛逛,是出现在59年‘真五洲’黄俊雄先生在电视演出的‘云洲大儒侠史艳文’,原定播出三个月,谁知播出之后,观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联演五百八十三集而风靡全台,使得布袋戏再现生机。
自台湾有电视节目以来,大概没有一个节目如‘史艳文’一般,每到中午,百业自动停止,只为一看今天的史艳文如何去面对万恶魔魁藏镜人的挑战。
这股狂热的收视潮因有关单位以‘影响民间作息’而消失萤光幕上,那种万民轰动的盛况,今后也不可能再发生。以后,虽然在被允许上电视,但再也无法创造当年盛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说起端午节的民俗,你的脑海中想到什么呢?应该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说粽子起源于纪念、奠祭战国时代楚国的爱国大夫屈原,可是真是这样吗?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就从“粽”的文字内涵与相关文化民俗来探寻追索吧。
  • 黄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节。除了大家普遍关注的粽子口味,古来还有更被关心的要点,那是什么呢?古人重视养生,协和阴阳,在端午节也不例外。有什么具体作法表现在民俗中呢?
  • 过去重门深锁的上水乡应龙廖公家塾(又名显承堂),有186年的历史,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举行竣工开光礼仪暨例行春祭,首度开放予公众参观。未来祠堂都会定期开放,公众终于有机会一窥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传裔孙、显承堂修葺委员会主席廖崇兴接受本报专访,讲述家族百年往事。原来,在显承堂诞生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廖氏族人为早逝才子圆梦的感人故事。
  • 竹枝词谱写的秋歌多采多姿,词情贴近人心,直写人生,抒发心情,描绘人生风尘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心情,一些未能安放的追忆,或许得到慰藉,得到净化升华!
  • 元宵花灯诗情画意,人间与天上相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般殊胜出尘的元宵花灯的节俗,起于何时呢?在中华文化中象征什么精神内涵呢?
  • 端午节一到,“门挂艾旗驱百病,户悬蒲剑斩千邪”成了一种招牌节景,带有驱逐瘟疫、防治百病的象征意义。那为何古人选用艾草、菖蒲这两种植物来悬挂在门户上呢?
  • 中国古代有一种神奇的铜镜,乍看之下与一般镜子无异,但当它反射光线到墙壁上时,光亮区域会出现镜子背面上的图案或文字,仿佛是透过来的,故称之为透光镜。古籍中有关这种镜子的制作方法据说已经亡佚,现代学者仍无法确认其真正原理为何。
  • 你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种类的粽子吗?从魏晋到南北朝时代的粽子不但继承了纪念屈原的筒粽,以及古代角黍的风俗,而且还有巧丽的新貌和多样的口味,形形色色精彩纷呈。
  • 扇子相传源起于尧舜时期,晋朝崔豹的《古今注》说,舜为了求贤自辅,曾制作五明扇。刚开始是长柄扇,又称为估翣、障扇或掌扇,用为障尘蔽日,象征权威。后来演变为短柄扇,又名为箑,用来引风纳凉。稍后的纨扇、团扇更以绘画来装饰于扇面上。直到北宋初年所发展出的折扇,因状如半圆,携带方便,而广为流传,因此成为扇子的典型代表。一般说来,扇可分为以下四种:
  • 手鞠的起源是“蹴鞠”。蹴,踢的意思,鞠,就是皮制的球,蹴鞠是一种以脚踢球的活动,也称蹋鞠,早期的“鞠”,以动物皮毛、谷物及碎布等简易材料填充缝合而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