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三缄其口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475
【字号】    
   标签: tags:

孔子曾经前往周朝首都,参观周王的祖庙。在祖庙右边的台阶前,立了一个铜像,铜像的嘴被重重封住,背上还刻了一段文字:“这是古代一位慎于言语的人。小心啊!小心啊!不要多说话,说多了话,必然有闪失;不要多事,多事必有灾祸。平安快乐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做使自己后悔的事情。不要以为没有危险,祸患将随之到来;不要以为没有人知道,天灾正在那里等待着对恶人的惩罚。小的火苗不扑灭,烈焰冲天便无可奈何;小的水流不堵住,奔流成河便一筹莫展。如果出言不慎,就会埋下祸根。强横的人不会正常死亡,好胜的人一定会遇到敌手。

君子知道天下不可以一手遮天,所以就对人退让一点、谦卑一点,使人亲慕自己。持一种谦卑、退让的态度,就不会有人能与自己争衡。人们趋向那边,我独坚守此处;众人心智迷乱,我独思想坚定。把智慧深藏心底,不与人争技艺短长。这样做,即使我地位高贵,也不会受到危害。江河之所以成为江河,是因为它卑下。上天没有特别厚爱的人,但是他一定佑助善者。小心啊!小心啊!”

孔子就转过身告诫弟子说:“记住这铭文。这些话虽然鄙俗,但切中要害。诗经中讲:‘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能够照这样立身处世,怎么会因为口舌而招致灾祸呢!”后来“三缄其口”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说话谨慎或不说话。

--摘编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在各道场所讲述的佛理精要,从来不曾想过要把这些言论收集记录,汇编成书。
  • 程颢和亲友、门人数十年相处,不曾对人有过严厉的言行。
  • 西汉刘向所撰《说苑》一书,记录轶闻琐事,杂以议论,以儒家思想为指归,阐明国家兴亡、得失之理,以为后世借鉴。
  • 为君之道有三:事亲、任贤、宽民。
  • 亡国之主都是同一道理,虽然时间不同,行事也不同,但亡国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拿不适合义理的事来当作娱乐。
  • 齐王不但不给,还把他怒骂一顿。
  • 张龙湖是位理学家,所写文章大多谈原命与原性,他认为前人的论述都不深入,而能透彻精论者,只有自己和李开先二人。
  • 与朱子同时的学者对文中子贬多于褒,朱子却说:“他虽有不好处,也有好处。”
  • 邱福来到营中,拜见父亲,邱瑞连忙问道:“你不是已经被抓,为何又来这里?”
  • “零落”一词出现的时代很早,原指草木凋落,如战国楚•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