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德以遗子孙 处世持家治业之道

郑孝祺
font print 人气: 123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12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郑孝祺综合报导)《易•家人》中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意思是父子兄弟夫妇各守其位,各尽其责,是治家之正道。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更是古代士大夫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的参考。正因如此,重德修身的古代家训才能在后世子孙中绵绵传承和发扬。

北齐士族颜之推,为了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同时也希望子弟能将士族门风维系不坠,于是写下洋洋洒洒二十篇,约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这本家训在其后的1千多年间传诵不息,被后世尊为家训之祖。颜之推的苦心没有白费,他的孙子颜师古是唐朝注《汉书》的大学问家,五世孙又出了誉满书林的颜真卿和名政治家颜杲卿。其家业和门风,辉煌了三个世纪。

《命子迁》:此孝之大者

司马谈学富五车,担任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网络图片)

历代家训中讲孝道的内容很多,家训中一再训诫,取得功名的子孙要分外谦卑感恩,感念祖先德泽庇荫;多做善事,则是“积德以遗子孙”。

司马谈学富五车,担任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司马谈临死时,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他感到自孔子死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惶惧不安。所以他热切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勤俭持家

“勤俭”也在历代家训中被屡屡提及,宋朝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就是一篇经典名作,其中,司马光强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怎么幸运的家族,都不可能每一世都做大官,何况落拓不羁的世家子最容易败坏先人家业,因此骄奢习气绝对要不得。

贤母敬姜的《论劳逸》是春秋战国时期家训的代表作。敬姜是鲁国大夫公文伯的母亲,一天,公文伯朝见鲁君后回家,看到母亲正在绩麻,就对母亲说: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您还要绩麻,季孙看了会生气的,以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训诫道:“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她认为,上自天子、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须勤劳,或劳心、或劳力,才能政清人和、国泰民安。

唐太宗在《诫皇属》中,告诫“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属克制自己,珍惜财物,不可奢侈;“每餐一食,则念耕夫”,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蚕妇农夫的辛勤。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传诵很广的两句话,全篇训诫的也是“勤俭”二字。

遗子黄金满籯 不如一经

家训中强调“勤俭”的内容虽多,但并不赞成“遗厚财给后世子孙”。相反,古人认为这样有害无益,因为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意思是子孙如果贤能,留给他钱财反而折损了他们的志气。如果子孙无能,留给他们钱财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堕落。司马光说:“难道圣人就不管子孙的贫困了吗?过去那些圣贤留给子孙的是廉洁、俭朴的优良品德。”

南北朝时期贤相徐勉一生为官清廉,他留给儿孙的是两袖清风的为官志节,和勤奋读书的乐学精神。徐勉说,自古以来,很多父母为了能使孩子生活安逸幸福都拚命聚敛财富,看似爱子,实则害之,最终只能使子女由于过分依仗父母之家资,而丧失独立创业的志气、胆量和能力,坐吃山空。这种父母是愚蠢的、不明智的。

徐勉认为,“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做一个合格的父亲,留给子孙的不应是物质财富,而应是乐善向学的人格风范。

恭默

周公教育儿子要具备谦虚谨慎的美德。(大纪元)

“恭默”即谨言慎行,宽厚忍让,谦卑不躁,这种训诫在古代家训中多有提及。

诸葛亮家训《诫子书》是写给儿子诸葛瞻的,流光溢彩,堪称杰作。诸葛亮强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精简的字句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戒子伯禽》里,周公殷殷告诫代其治理封地鲁国的儿子伯禽说:“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又身兼辅佐皇上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轻贱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

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最让人戒慎恐惧的是子孙骄傲怠慢,好勇斗狠,结果招人嫉恨,罪殃家门。恭默的德性,还可以表现在慎交朋友上,不要和奸佞之人、刻薄之人、行为怪诞之人交往等等。

玉不琢 不成器

欧阳修在教导二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诲学说》。(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他在教导二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意思是: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东西,它固有好的本质,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也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会从品德高尚的君子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苏洵在《安乐铭》中劝诫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努力上进。他说:“趁着年轻才壮,不可虚度光阴。”“受得苦中之苦,方为人上之人。世上岂有难事,都缘人不专心。”“凡事莫推明日,明日最误人。一年几个明日?三百六十有零。”

“断机教子”讲述的是孟母教子的故事。孟轲小时读书不用功,且不以为然。孟母将孟轲叫到跟前,断然操刀割断织机上纺了一半的布匹,母亲的举动使孟轲迷惑不解,他“惧而问其故”,母亲回答:“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丝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跟织布为生有什么不同?如果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有粮食吃呢?女人如果荒废了生产家里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不做强盗小偷就只能做奴隶劳役了!”孟子吓了一跳,自此,孟子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有学问的人。

虽然在家训中,古人教育子孙要勤勉读书,但在古人理念中,读圣贤书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并非是为了做官富贵。颜之推在《教子》篇里提到,齐朝有一个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孩子讲鲜卑语和弹琵琶,还很得意孩子能“伏事公卿,无不宠爱”,颜之推对此表示深恶痛绝。

清朝石成金写的《传家宝全集》也说到,如果把子孙教成“希图前程,指望富贵”的人,结果当了官贪赃坏法,弄到家破身亡,遗累父祖,这不是子孙不肖,而是父母当初教得差了。

历史上帝王将相,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都留有家训。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中,中国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通过家训传授给后世子孙。中国古代家训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都不具备的。

责任编辑:尤思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行政院体育委员会委员会议今天通过“行政法人国家运动训练中心设置条例草案”,计划九月中报行政院汇整核定后送立法院审议。 体委会主任秘书林正仪表示,为了使台湾运动培训机制及早与国际趋势接轨,并考量组织营运的专业及效能,体委会依照政府组织改造推展法人化的策略,将属于国家任务而性质上不适宜由行政机关实施的国家运动训练中心,朝公法性质的法人方向推动。
  • 行书金石垂家训五律条幅
  • 马来西亚国家服务训练营日前传出营内有二十多名学员“撞鬼”的事情,据说,全部吓得出现歇斯底里状况,只好送医院治疗,当局遂请来“驱魔”法师到场起坛作法,驱走幽灵。
  • 大纪元记者泽霖报导/8月31日,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进入第二天,第一夫人劳拉 布希的演讲格外引人注目。劳拉从妻子的独特角度,采用非正式的演讲风格力挺夫君。布希的双胞胎女儿上台介绍她们的总统爸爸之后,然后布希通过远端连线,在少年的棒球赛场外介绍第一夫人劳拉上台讲话。
  • 【大纪元5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震南台北二十二日电)漫画家也可以由学校授课正规培训!台湾地区首创试办、私立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承办的职业漫画家训练班第一期结业学生,今天在台北市忠孝敦化捷运站地下广场展开一整天的成果发表。
  • (亚洲时报记者林绮慧8月11日撰文 吴敏仪摄影)香港---近日,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以1,450万元公帑进行官邸装潢,其处事作风再次惹来批评。批评者指曾涉嫌“利用条例漏洞避过立法会监察”。姑勿论批评者的说法是否成立,曾荫权在此事上表现,似乎是不太明白其祖宗家训:“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等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
  • 清朝石成金写的《传家宝全集》也说到,如果把子孙教成“希图前程,指望富贵”的人,结果当了官贪赃坏法,弄到家破身亡,遗累父祖,这可不是子孙不肖,而是父母当初教得差了。
  • 继萧蔷、蔡依林等“前辈”引经据典闹笑话后,新一代可爱教主杨丞琳也步上后尘,昨天她把自己偏爱“多毛男”,归因于妈妈告诉她:“‘腿’上无毛,办事不牢!”听得大家一头雾水。
  • 李氏公所在25日晚假龙凤大酒楼举办中国新年联欢及敬老餐会,一千二百多位乡亲及多位社区贵宾参加喜庆热闹的春宴。晚会由前任会长李奇舜主持﹐李发新主席及李启才主席分别向宗亲父老拜年,恭祝身体健康、狗年行大运。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杨国栋处长为李氏公所新旧任主席主持交接﹐并颁奖状给侨务顾问李寿泮、前主席李奇舜、新任主席李发新、李启才﹐表扬他们为侨社服务的辛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