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乐舞传乡情

台湾屏东客家乐舞团费城演出
font print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肖捷费城报导)2005年8月14日下午3点来自台湾屏东的“客家乐舞团”在费城西郊罗斯蒙学院表演中心演出一系列的客家乐舞,这是继在纽约和德拉华演出之后,在北美巡回公演的最后一场,约三百五十多位观众到场欣赏这难得一见的客家传统歌舞演出。
  
“客家乐舞团”是个业余的演艺团队,以延续客家文化为使命的一个特殊团体。其成员大部分是学校老师,约半数为教授音乐,舞蹈,表演方面课程之教师,其中有数位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大学院校的老师,素质高而且整齐。据演员邱真如介绍说:“台湾虽然有很多歌舞团,但专门演唱客家歌曲的很少。因为我们觉得客家音乐比较特殊,山歌高亢,所以就于三年前成立了屏东客家乐舞团。”
  
此次演出以男女舞者头戴斗笠,带着竹篮,穿着传统的服装以一首“茶山情歌”为背景的舞剧拉开了序幕。接下来全体团员合唱“大家都是一家人”等三首客家歌曲。客家歌谣纯朴亲切,把观众的思绪引入古朴的客家乡情中。节目精彩丰富,其中的传统歌舞剧“公背婆”和“鹬蚌相争”等表演得维妙维肖,形象逼真有趣,令人赞叹不已。
  
成立于1999年的大费城台湾客家同乡会是这次演出主办单位之一。大费城台湾客家同乡会会长邱云顺教授说﹕客家人的最大特点是“硬颈”本色,非常坚韧勤劳。他们为这次演出筹划了很久,他觉得演出很成功。
  
观众大部分是客家人,也有西方人。有位姜女士上周六在纽约刚看过客家演出,她觉得很好,这次又兴致勃勃地来了。来自宾州州立大学的叶友炎教授说:“我觉得非常精彩。他们从我的家乡来,我感到非常亲切,我生在屏东长在屏东。其中那首“怀念个地方”,里面的歌词讲的都是我们小时候的故事,钓蛤蟆,捉萤火虫……”叶教授说客家人最大的特点在今天的表演中都表现了出来,就是求“勤俭”两个字,描写出客家人的最大特性。“刚才表演说找媳妇要找客家姑娘,就是根据这个传统来的。”
  
叶教授回忆说﹕客家历史久远,客家是400多年前从广东移民到台湾来的,最初来的居住在南部六堆。后来又有到北部的,所以又叫北部客和南部客。客家人最早是在大约1500年前五胡乱华时,从中原地带河南南阳地带南迁下来。从小听说客家人非常忠于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不愿委屈在胡人匈奴统治下而南迁。听老辈人传说为什么客家妇女这么勤俭勤劳,要做户内户外的事呢?是因为当时官方要抓客家男人,客家男人都藏在家里。为了生活,妇女家内家外的活儿都要做。
  
叶教授认为客家文化比较保守,不容易被外界改变。但目前客家文化遭遇到危机,不被重视,尤其现在年轻人,即使是客家人他不会讲客家话,有的会讲也不想讲。像这种艺术团替客家文化到处宣扬推广,客家文化才能保存,我觉得对整个社会对台湾文化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据悉现在世界上有一亿多客家人(包括中国大陆)。
  
台湾屏东客家乐舞团团长蓝群杰感谢这次演出的联系人李彦辉博士为了这次北美公演,特意到台湾屏东来联系,并为此作了新歌“美国,我的新家乡”。歌里唱道“我们有毅力,我们有恒心,我们要苦干,我们要奋斗。民主的美国,是我们的新天地,我们要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66年,一群“破四旧”的红卫兵来到法门寺,先是捣毁了佛殿内的铜像,又试图挖开真身宝塔。住持良卿法师上前喝阻,被打得头破血流。法师随后披全身浇满煤油,在宝塔前自焚。
  • 《可爱的牧羊女》展现了莫扎特在音乐创作各方面崭露头角的才华。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歌剧样式,加入通俗的曲调,同时表现出对音乐风格及其语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风格和古典风格的交汇点上谱写了一部作品,开创了一种新类型歌剧──后来成为18世纪古典主义风格,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 就像学习西方经典一样,东方的传统戏曲也值得我们认识。“你会唱一段昆曲,你就懂得欣赏《游园惊梦》,你会唱一段《苏三起解》你就会爱上《四郎探母》。”陈金次说:“我们从小不让小朋友喝茶,他长大后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传统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学法国的简秀珍体悟到,法国的艺术当然很棒,大家随口就可以说出莫内、梵谷……这些艺术大师,然而,这些所谓的“大师”能够广为人知,是因为有非常多人在帮他们写诠释、写介绍,人们才知道怎么去欣赏,知道他们好在哪里。
  • 陈冠霖给自己的“终极目标”是“把李天禄演过的戏演过一遍”。这个目标并不意味着把前辈演师留下的剧本原封不动的重现。“基本上要抓住观众,剧情、音乐、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应该就是要让观众看得懂,觉得音乐好听,剧情合理精彩。”陈冠霖说。
  • 加官进禄、长命百岁、金榜题名、家庭团圆,都是人们对幸福的想望,但看了戏就能得到吗?非也。天官出场时的定场诗讲得清楚:“瑞霭祥光紫雾腾,人间福主庆长生。欣看四海升平日,共沐恩波享太平。”
  • 七年出国三十多次,足迹几乎踏遍全球之后,陈锡煌不免感慨,懂得文化的外国人,愿意千里迢迢来看戏,但传统戏剧在台湾却非常弱势。凭着一股“艺术的东西不能给外国人看不起”的志气,2009年,陈锡煌以自己的名字成立“陈锡煌传统掌中剧团”。
  • 大幕拉开,雄浑的圆号响起,气氛凝重。只见江水滔滔,雾气弥漫,一艘艘战船正在行进。诸葛亮一袭白衣,羽扇轻摇。面对沉沉夜色,他胸有成竹。兵士们奋力摇桨,向曹营进发。接近对方水寨时,诸葛亮命士兵擂鼓呐喊,鼓声引来曹军箭如飞蝗,射中船上绑扎的草人。很快,孔明收箭十万余支,满载而归。
  • 皑皑白雪,连绵青山,芳草萋萋,悠扬的笛声缓缓而出。随之,乐曲节奏转而明快昂扬,一群藏族少年们跃然而至。他们挥舞着的雪白长袖飘曳在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下,纯洁无瑕。这是神韵作品的早期节目《为神欢歌》的开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