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袋戏打造台湾版的迪士尼(七)

社会行销的必要性
子盈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若要以布袋戏作为台湾文化产业的主轴之一进行推广,不可避免地、必须克服“品质”的问题。若将布袋戏表演视为一项产品,则“品质”的概念则涉及了生产此一产品的各项环节,包括制偶、编剧、操偶、口白、声光操作、配乐编曲、美术设计、场景制作、商业经营等方面。

台湾的布袋戏偶之所以无法站上国际舞台,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能将布袋戏推上国际舞台的人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现今布袋戏的经营者仍是以本土化的思考角度在经营布袋戏。因此,上述各项环节若能有具有国际观的人才投入,将能大大改变布袋戏的经营生态。

然而,就现今年轻人的就业取向来看,好的人才多希望进入外商公司、金融界、科技产业、国内具知名度的公司等等;虽有不少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为爱好布袋戏的族群,但在面临终身的生涯发展及家人可能会有的压力之下,少有人会认真将投入此一产业作为职涯考量,毕竟他们会认为“热情”、“理想”是填不饱肚子的。面对社会长久一来对布袋戏的“偏见”,导致布袋戏产业常有会有人才招募上的困境,进而导致“产能有限”、“品质良莠不齐”等问题,无法扩大布袋戏的经营范畴。为了实现笔者之前提及的将布袋戏多角化延伸到国外去的几个作法,在此,笔者认为应透过社会行销,从改变国人的想法、观念开始,让有志投身布袋戏产业的年轻族群,不致于面临太大的社会压力、或亲友的不谅解。

中国人一向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这种根深蒂固的概念让社会的创造能力、多元化发展的能力降低,也容易扼杀年轻人的梦想。虽然“与其有高学历、不如有一技之长”的概念已推行多年,中国人的父母仍希望孩子会念书、有高学历。然而,现今有高学历的失业人口已逐渐上升,年轻人的自立能力越来越低,Cheers杂志提及“青年回巢族”的概念,都显示现今我们社会的年轻人缺乏有胆有识者。越是具有高知识者,越容易囿于知识的限制,无法创新突破。

另外,在对学历过分重视下所衍生出的社会问题不止创造能力降低一项,失学者容易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在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及有一段时间内社会上不恰当地鼓吹高学历的误导,使许多人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导致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政策偏颇地转向“高学历化”的方向发展;对那些学业无法取得好成绩者,似乎都成为学校教育的“边缘人”,更糟的是,现今的教育制度过度重视大学文凭、轻视技职教育,让那些无法在学校成绩取得成就的青少年、亦失去另一个发展个人专长与特色的机会。不幸的是,有些辍学后的学生从此成为社会的边缘人,成为社会的隐忧,这几年来,中辍学生的犯罪行为越趋频繁,而有些犯案手段残忍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反观许多发展成功的国家,他们十分理解任何国家的人才结构都是金字塔形,真正有能力进行发明创造的是少数人,而要将发明创造透过生产和流通转化为社会需要,则需要多数人参与。例如,瑞典资源并不丰富,其所以那么富裕,靠的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尤其是该国职业教育,培育了许多能工巧匠。在瑞士,学生完成9年义务教育,即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分流,其中,约有70%的毕业生走进职业学校;瑞士人认为,孩子上职业学校,只要符合他的爱好和实情,照样有出息。再看国人熟悉的日本,许多具有一技之长的人,皆被尊称为“达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甚至还有像电视冠军之类的节目,作为他们表现的舞台。

综合上面的讨论,笔者以为,台湾若要长久发展文化工作产业,首先必须透过社会行销,让社会大众接受多元化的人生发展,而非一迳地往大学窄门中钻。根据Kotler and Zaltman(1971) 的定义,所谓的社会行销(social marketing)乃是利用行销的手段与方式向社会大众进行某种交换,其交换的内容并非传统的服务或产品,而是一种社会的善因概念。Kotler, Roberto and Lee(2002) 则进一步地说明社会行销是用行销的原则与技巧去影响某些目标阅听者(target audience),促使其“自发性”地为了个人、群体或整个社会的福祉,去接受、拒绝、调整或是放弃某些行为。因此如果要利用社会行销之理念与方法协助政府推展改变国人对布袋戏的固有看法,则必然要将政策本身视作是一种可供市场交换的“产品”,如同一般商业市场一样分析环境、区隔市场与选定目标市场、拟订适当的行销组合策略、搭配有系统的评估与监控系统以了解政策执行效果。

事实上,任何政策的制度都如同产品行销一般,从一开始的环境分析、市场区隔与选择目标市场、到目标拟定、行销组合要素的设计、乃至于最终的评估与考核,都是彼此环环相扣且有条不紊的系统性思考;将布袋戏视为台湾文化根本的人,不应仅以单纯的社会现象或单一的地方性活动看待现今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布袋戏,应考虑到之前曾提过的所有相关的产销环节。文化创新需要不同环节的配合,不是文建会单方面的推动,利用社会行销建立国人的参与感及认同感或许更是百年大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2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褚卢生洛杉矶三日专电)享誉宝岛的“霹雳系列布袋戏”,将于明晚首次搬上美国有线电视。美国卡通频道(Cartoon Network)今天在节目预告中指出,首集将播出“霹雳英雄榜之争王记”。
  • 〔自由时报记者李静芳、林国贤、石芳绫/综合报导〕美国卡通电视网(CartoonNetwork)的“Toonami”周末动画剧场,美国东岸时间4日晚间八点(台湾时间今天上午九点)将紧接着日本卡通“七龙珠”后,播出台湾本土霹雳电视布袋戏“争王记”,创下台湾自制偶戏攻进美国市场的新纪录,后继的玩偶与商品市场备受看好。
  • 自由时报记者蓝祖蔚、李静芳/专访“在卡通频道播出只是霹雳的第一步,”霹雳国际多媒体董事长黄强华信心满满地说:“因为‘争王记’是我们五年前的作品,如今的拍摄技术更精进了,只要美国代理商站稳了第一步,后继片种一定会更受美国小朋友欢迎的。”
  • 高雄县政府黄历新年期间举办的﹁偶艺嘉年华﹂吸引三十万人次,县长杨秋兴今天在县府主管会报中表示,霹雳布袋戏已打入美国市场,未来还要讲日语,偶艺嘉年华明年继续举办,希望能逐渐走上国际化。
  • 行政院新闻局推出“台湾意象票选”,让本土布袋戏和台湾第一高峰的战火,在网路上延烧,目前于双方竞争激烈,互有领先,而整个活动将在这个月的十五号结束,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也积极发动山友上网投票,希望能为“玉山”带来最后的胜利。
  • 近十年来,许多布袋戏的剧团为了避免让布袋戏流于“文化界的古董”、“少数族群的民粹文化”,纷纷试图找出新的经营手法,以求注入新一代的观众、扩大市场基础。然而,行销学中有一句话叫“开发一个新顾客所花的成本是留住一个老顾客所花之成本的五倍”,显见留住既有顾客群的重要,因此在开发新顾客群之外,最好还能牢牢抓住既有观众群的心,而不是让这些既有观众群随着时间流逝而失去对布袋戏的兴趣。许多人喜欢迪士尼人物、Hello Kitty家族、多啦A梦,都是从小喜欢的,这些人长大后,不但具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也对这些代表其童年梦想的人物念念不忘。因此,若能从小就培养对布袋戏人物的认同与喜好,等这些族群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后,他们会成为台湾布袋戏推广的中坚的份子。而这种留住老顾客的效应,已在近几年兴起的“怀旧风”中可以窥见端倪。
  • 霹雳国际多媒体总经理黄文择,号称“八音才子”,承袭布袋戏一人口白的传统,走过野台戏、史艳文时期到素还真时期,霹雳布袋戏所有的角色都是由他一人发声,最高纪录,一场戏里,可同时讲十几个不同的角色声音。
  • 布袋戏、皮影戏、老艺师的剪纸……神乎其技!这些都是台湾人旧时或儿时回忆中,动人而重要的画面。元宵节之后,新年年味虽已完全结束,充满着传统艺术气息的“文化台湾特展”,还热闹地在总统府展出,让人回味逐渐失传的珍贵台湾民艺。
  • 【大纪元2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县十六日电)嘉义县民陈明山从事布袋戏、歌仔戏、醮坛、艺阁等彩绘工作四十年,由于手艺好、画工精细,因此生意已排到明年中旬,但因学习画传统民俗戏剧布景的人愈来愈少,也令他忧心后继无人。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评论